王學文[中共地下情報人員]

王學文[中共地下情報人員]

王學文(1895—1985),江蘇徐州人,中共地下情報人員。1910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同文書院。1913年轉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1921年考入京都帝國大學經濟學部,受教於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河上肇。1925年畢業後,入大學部當研究生。1927年夏回國到武漢,在中國國民黨中央海外部任《海外周刊》編輯,不久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6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轉去日本、台灣,進行秘密的革命宣傳活動。1928年回國到上海,加入創造社。先後在法政學院、上海藝術大學、群治大學,暨南大學等校任教,主講政治經濟學。參與發起成立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任執行委員,負責組織工作。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聯盟,參與發起組織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任中共黨團成員。不久發起成立社會科學研究會,任中共黨團書記。在上海的十年時間裡,王學文從事的另一項工作,就是中共地下情報工作。雖然在這一領域裡同樣作出了突出貢獻,但他一直嚴守秘密,默不作聲。1940年調任中共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敵工部部長兼敵軍工作幹部學校校長,並在延安日本工農學校任課。他參與領導對日軍的秘密爭取和對日俘的教育改造,為培養日本進步青年走上光明的道路、成為日中友好人才做出了貢獻。後任陝甘寧邊區銀行顧問,被選為中共七大代表並出席大會。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華北財經學院院長,中共中央財政經濟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馬列學院教授等職。新中國成立後,長期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1985年病逝。

人物經歷

土地革命時期

王學文(1895—1985),江蘇徐州人。1910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同文書院。1913年轉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1921年考入京都帝國大學經濟學部,受教於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河上肇。1925年畢業後,入大學部當研究生。1927年夏回國到武漢,在中國國民黨中央海外部任《海外周刊》編輯,不久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6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轉去日本、台灣,進行秘密的革命宣傳活動。1928年回國到上海,加入創造社。先後在法政學院、上海藝術大學、群治大學,暨南大學等校任教,主講政治經濟學。參與發起成立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任執行委員,負責組織工作。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聯盟,參與發起組織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任中共黨團成員。不久發起成立社會科學研究會,任中共黨團書記。他與馮雪峰主持創辦上海文藝暑假補習班和現代學術研究所,培養具有進步的文藝、理論知識青年和黨團員。他撰寫文章批判“托派”對中國社會性質的錯誤觀點,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積極團結左翼社會科學工作者堅守陣地,同中國國民黨的文化“圍剿”作鬥爭。1932年調到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主管省委機關報《紅旗》,開辦幹部訓練班。1933年後調到中共上海中央執行局工作。1937年春奉調赴延安,任中共中央黨校班主任,不久任教務主任、管理委員會主任,參與領導教學工作併兼課。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初期,擔任中共中央馬列學院副院長兼教務處處長,實際主持院務和日常工作,親自講授政治經濟學,為全黨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理論人才。1940年調任中共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敵工部部長兼敵軍工作幹部學校校長,並在延安日本工農學校任課。他參與領導對日軍的秘密爭取和對日俘的教育改造,為培養日本進步青年走上光明的道路、成為日中友好人才做出了貢獻。後任陝甘寧邊區銀行顧問,被選為中共七大代表並出席大會。

解放戰爭時期

歷任華北財經學院院長,中共中央財政經濟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馬列學院教授等職,培養黨的財經幹部。

新中國成立後

長期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並在中央黨校講授政治經濟學,致力於研究《資本論》和財政經濟問題,撰寫學術論著。任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經濟組專門委員、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政治經濟學教學委員主任委員,新經濟學籌備會常委,中國《資本論》學會理事長等職。他的學術觀點曾受到不公正的批判。1982年5月,首都舉行隆重的祝賀會表彰他從事理論教學與研究55年。1985年2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情報工作

在1928年秋天,王學文與楊春松相見後從台灣回到上海,參加了文化戰線的鬥爭。他參加了郭沫若的創造社,先後在上海藝大、中華藝大、華南大學、群治大學、法政學院講授政治經濟學和經濟思想史。在公開出版的《思想月刊》《新思潮》《讀者》《社會科學講座》等刊物上發表文章,宣傳馬克思主義。1930年,王學文與宋慶齡、魯迅、潘漢年、朱鏡我等發起組織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並擔任執行委員。左翼作家聯盟成立時,他也是發起人之一。隨後他還參與了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的創立,並擔任研究會的第一任黨團書記。1932年冬,王學文任中央文委書記。在這期間,他發表了大量文章,分析中國大陸經濟,研究台灣和香港經濟,剖析1929年至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此時,在中共黨內和共產國際內,圍繞大革命後中國社會的性質進行著一場論戰。大革命失敗後,中國革命陷入低潮,中共國民黨的御用文人大肆宣揚和美化中共國民黨的統治,叫囂共產主義不合中國國情。中共黨內也出現“取消派”,說蔣介石的統治表明中國資產階級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勝利,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經完成,中國社會已成為資本主義占優勢的社會,因此無產階級應該轉入以“國民會議”為中心的合法鬥爭,等待將來時機成熟時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1930年5月,王學文發表《中國資本主義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及其發展前途》一文,通過對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綜合分析,科學論證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有力地回擊了上述謬論。王學文對中國實際問題的論述,得到國內外經濟學界的極大重視,薛暮橋、錢俊瑞、駱耕漠等著文表示支持。他的文章還被譯成日文在日本刊物上轉載。

在上海的十年時間裡,王學文從事的另一項工作,就是中共地下情報工作。雖然在這一領域裡同樣作出了突出貢獻,但他一直嚴守秘密,默不作聲。近年來,隨著一些資料的解密,人們還是從老革命,特別是從國際友人如魯特·維爾納、中西功、西里龍夫、尾崎秀樹(尾崎秀實胞弟)的回憶錄中隱隱約約地了解到當年一些真實情況。

人物成就

王學文是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第一、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二、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主要著作有《社會問題概論》、《中國經濟學概觀》、《政治經濟學研究大綱》、《政治經濟學教程緒論》、《資本論研究文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