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王國偉從小深受工藝美術師的家父薰陶,耳濡目染中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99年在昆明世博園看到有民間藝人在葫蘆上烙畫,讓他怦然心動。這樣別致卻極富藝術氣息的葫蘆烙畫作品,還是第一次目睹。因此在昆明世博園內便開始向老藝人請教葫蘆烙畫工藝。紮實的繪畫功底,和對藝術獨特的審美觀,讓他在葫蘆烙畫藝術上日漸成熟起來,同時也開始了葫蘆雕刻藝術的道路。
他曾拜著名葫蘆雕刻大師鄭月巴為師,在葫蘆雕刻藝術上的孜孜以求,通過十多年的刻苦學習和專研製作,先後開發十大類近萬個民俗圖案的作品,十大類有:酒具類、茶具類、鏤雕類、古代仕女類、神話人物類、微雕類、京劇臉普類、彩繪套烙畫類、鑲嵌類和景秦藍工藝。其中彩繪套烙畫開創了中國之最。此項工藝運用西藏天然無污染的染料,先把作品的線條烙好,然後再進行反覆潤色,刮制,做好的作品不怕水,不怕刮還不退色,達到了收藏者的永久收藏之目的。他的微雕、刀功自如細膩,線條圓滑流暢,作品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藝術之路
1999年受邀參加昆明世博會,參與繪製十二生肖“葫蘆絲”烙制,作品得到國內外遊客的認可並收藏。
2002年5月,榮獲“瀋陽市青年星火帶頭人標兵”稱號。
2003年至今,先後接受過中央電視台7套、10套節目、遼寧、山東、北京等電視台,《遼寧日報》、《遼瀋晚報》、《鐵嶺日報》等新聞媒體的多次採訪和報導。
2006年被邀請到“瀋陽世界園藝博覽會”進行現場製作表演。
2008年11月,作品在中國第九屆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展出,受到國內外客商的好評。
2009年9月,被評為“遼寧省工藝美術大師”。
2010年,王國偉的烙畫葫蘆被市旅遊局評定為十佳旅遊商品之首。
2010年-2012年連續2年獲得鐵嶺市人民政府先進個人,單位獲得先進單位。
2011年7月,作品《鐵嶺4張名片》被“中國(深圳)第八屆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組委會永久收藏。
2011年9月,在第四屆中國東北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其作品獲優秀參展產品獎(最高獎)。鐵嶺市工業美術行業協會獲最佳支持單位獎。
2011年.鐵嶺市寶葫蘆工藝策劃工作室被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工作室”掛牌單位。
2012年6月19日至23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遼寧省人民政府,遼寧省文聯,中波友好文化年,遼寧民俗代表團在波蘭開展民俗活動。期間,王國偉的烙畫葫蘆“八駿圖”被波蘭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2年12月,《蟹簍》《八駿圖》《富貴牡丹圖》等作品,在中集郵公司、中國郵幣卡線上,聯合電信和郵政等國家權威部門,特發起出版的“和諧中華——中華文化名家藝術成就專題系列郵票電話卡紀念珍藏冊”收錄珍藏。
2013年,由王國偉先生親筆雕刻的連像葫蘆像,滿載著兩岸的友誼,飄洋過海贈送給連戰先生。
榮譽成就
2006年3月,在鐵嶺市首屆農業交易會上獲得“新農村、新產業”優秀作品獎。
2008年9月,葫蘆作品《四海升騰》在迎奧運遼寧省第二屆“紅山杯”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中榮獎銅獎。
2009年5月,在“興隆端午民俗節”活動中,葫蘆作品獲得民俗風最佳作品獎。
2009年8月,作品《十八羅漢針雕葫蘆》在“中國聯通”葫蘆島第三屆國際葫蘆文化節,葫蘆工藝品評比中榮獲“優秀作品獎”。
2010年1月,竹簡《鐵嶺賦》在鐵嶺首屆優秀旅遊商品博覽會上,被評為“優秀旅遊商品”。
2010年6月,《壽星圖》在中國農民藝術節參展,並被專家組評為“金獎”。
2010年8月,《葫蘆茶具一套》在遼寧省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第三屆“紅山文化杯”評比中,榮獲“銅獎”。
2011年1月,《烙葫蘆關公》在首屆冰雪旅遊節工藝品大賽中獲得“金獎”。
2011年6月,作品《端午葫蘆》在遼寧省“感悟端午”主題文化活動中,榮獲飾品大賽二等獎。
2012年9月,作品《葫蘆蟹簍》在第二屆東北亞美術精品博覽會“紅山文化杯”工藝美術精品大獎賽中,榮獲“銅獎”。並且在第十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儒仕儒家·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中,榮獲“銅獎”。
2013年,作品《十八羅漢》在第48界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上,獲得2013年“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銅獎”。
2013年,榮獲第五屆中國東北文化產品博覽交易會“優秀參展產品獎”最高獎。
其他
社會公益
從2008開始,每年都配合市婦聯、市經濟信息委員會和市勞動就業局開展普惠制,培訓教學。每年培訓下崗失業人員、農村留守婦女和應界畢業生約400多人,為社會分擔責任。隨著葫蘆烙畫知名度的提高,規模逐漸擴大,不僅帶動了會員創作加工的積極性,還安排了80多名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葫蘆效益
受葫蘆使用功能的限制,很難得到有力的經濟效益保障。王國偉大師在個人葫蘆烙畫事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也與當地的十多家農戶簽訂了葫蘆種植回收契約,按時回收成熟葫蘆。充分促進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再創業項目,也使這些葫蘆種植戶的收益得到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