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墓群

王吉墓群

王吉墓群是漢代昌邑王中尉王吉的家族墓地,位於即墨市溫泉鎮西皋虞村西北處。此地原是一座古城,膠東康王的兒子劉建被封為皋虞侯,在這裡修築都城,其子孫一直沿襲了6代,後改為皋虞縣,隋朝時併入即墨縣,現古城不存,遺址尚可辨認。王吉墓群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500餘米,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墓群中央曾建有一座王公廟,內祀漢代王吉、王駿、王崇的牌位,今廟已廢祀,基址尚存。

基本信息

遺址結構

王吉墓群王吉墓群
漢墓群坐落於溫泉鎮西皋虞村西北的小山坡上,占地約50萬平方米,為西漢諫大夫王吉、御史大夫丞相王駿、大司空扶平侯王崇及其子孫之墓。

原有墓冢26座,現只存18堆封土,排列順序已無法辨認。整個墓群只有一座墓冢保存尚完整,其餘均被開掘過。從被開掘的一座可以看到墓室有正房、廂房、天井等建築,規模宏闊,結構完整。里曾出土過銅錢、銅勺、銅盆、銅鐘、鐵盂和陶罐等。

墓前舊有王公廟一座,1946年拆除。

漢代王吉墓群地處溫泉鎮西皋虞村西北1500餘米處,三面環山,南朝大海,自北向南順勢低緩,為漢代王吉家族墓地。

1982年,王吉墓群被青島市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墓主簡介

王吉,字子陽,漢代琅琊皋虞人。官至博士、諫大夫,為一代名宦,被後人譽為即墨九賢之一。

王吉公元前49年葬此之後,其子丞相王俊、孫大司空王崇等數十後人均葬於此。

考古發掘

1982年考古發掘古墓,墓室內有正房、廂房、庭院等建築,規模宏闊,結構完整,工藝精細。墓室東西長5米,南北寬3米,高2米,均用花紋磚砌成,墓地底面用方磚鋪地,磚底靠土處鋪有約1厘米厚的木炭,用以吸潮。是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將王吉墓群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史料記載

據《漢書》記載:王吉,字子陽,皋虞人,漢昭帝時曾為昌邑王中尉,漢宣帝時,被征為諫大夫。其子王駿,官御史大夫、丞相。其孫王崇,官至大司空扶平侯。祖孫三代死後,均葬於此地。墓群以王吉墓為中心,共有大土冢27座,墓群土冢高約5米,直徑20餘米。

王吉為人剛正不阿,與安平君田單、齊王田橫、御史大夫王駿、膠東相王成、不其令童恢及即墨三大夫,被後人譽為即墨九賢,建有九賢祠。建國後,曾對該古墓群多次考察,出土編鐘、釉陶壺、銅盆、五銖錢及各種陶器、漢磚等文物。

被盜事件

金縷玉衣金縷玉衣
2008年11月26日,參與一年前漢代王吉古墓群盜墓案中的兩人已經被警方抓獲。據盜墓者稱,在古墓里發現了“金縷玉衣”的玉片。當地許多村民曾在古墓被盜後撿到一些玉片和漢代錢幣。警方正在全力追捕另外幾名盜墓者,文物部門也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

幾名村民將撿到的玉片和五珠幣拿了出來。長約4公分、寬3公分的長方形玉片與眾不同,玉的兩端分別有二到三個小孔,大小和顏色分別呈白、綠色。
村民撿到的玉片有梯形的,也有長方形的,還有正方形的,形狀各不相同,很可能就是從金縷玉衣上掉下來的。

2015年5月份,臨沂市蘭陵縣人陸某某與朋友門某某喝酒閒聊,幾兩白酒後,兩人決定冒險去盜掘王吉墓葬群。陸某某又找來了劉某某等人,五個人帶上工具,摸黑竄至即墨溫泉街道王吉墓葬群,然後甩開膀子輪流挖掘。為避免一次挖土太多被人發現,陸某某等人每次都挖到凌晨2點左右便停工。當他們第四次來到墓葬群,剛挖出10多桶土時,便被巡邏民警發現。據辦案檢察官介紹,被抓獲時,陸某某等人還沒有進入古墓,未曾有“收穫”。

2016年10月16日,犯罪嫌疑人陸某某和朋友門某某在酒後決定去盜墓。墨檢察院已以涉嫌“盜掘古墓葬”罪提起公訴。檢察官提醒,盜掘省級以上古文化遺址的,無論有無“收穫”,都將面臨10年以上牢獄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