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及其防治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及其防治

本書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的專家編寫。內容分別講述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發生與危害,病原菌的生物學特性,流行特點以及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及其防治》作者通過對病原分離和研究,提出綜台防治方法,降低損失。玉米的大斑瞞和小斑病發生最為普通,而且危害重、蔓延迅速、根治困難。

內容簡介

該書研究深入、講解透徹,實用性強,適合專業技術人員參考閱讀,同時也適合廣大玉米種植戶使用。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玉米大斑病
第一章 大斑病的發生與危害
一、大斑病的發病過程與症狀
(一)病害的發生和侵染過程
(二)病害症狀類型
二、大斑病的分布
(一)大斑病分布的特點
(二)大斑病在我國的分布
(三)大斑病的世界分布
三、病害的生產損失
(一)病害對植株生長的影響
(二)病害對籽粒產量和質量的影響
第二章 病原菌生物學特性
一、病菌的一般特徵
(一)病菌的形態學特徵
(二)病菌的培養特徵
(三)病菌的交配型
二、病菌的致病性
(一)病菌的生理小種
(二)生理小種與特異性毒素
(三)病菌生理小種的歷史演變
三、病菌的遺傳變異與致病基因
(一)病菌的表型變異和遺傳變異
(二)病菌變異的因素
(三)病菌的遺傳多樣性
(四)病菌致病相關基因研究
第三章 大斑病的流行特點
一、病害的傳播與侵染循環
(一)初侵染
(二)病害傳播
(三)侵入與發病
(四)再侵染
二、病害的流行
(一)病原因素
(二)寄主因素
(三)環境因素
(四)栽培因素
第四章 大斑病防治策略和套用
一、大斑病的防治原則
(一)根據玉米生產特點確定防治方法
(二)根據病害發生特點確定防治方法
(三)根據品種特點確定防治方法
二、品種抗病性的利用
(一)玉米抗大斑病基因
(二)大斑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標記
(三)大斑病抗性相關的其他基因研究
(四)大斑病抗性相關機制
(五)環境對抗大斑病基因表達的影響
三、我國玉米對大斑病的抗性
(一)玉米選育品種對大斑病的抗性
(二)玉米種質資源對大斑病的抗性
(三)玉米主要自交系對大斑病的抗性
(四)玉米抗大斑病鑑定技術
(五)抗大斑病基因型研究
(六)必須套用抗大斑病品種的地區
四、農業措施的防病作用
(一)利用調節種植方式減輕病害
(二)利用栽培技術提高抗性
(三)利用田間作物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減輕病害
五、大斑病的藥劑防治
(一)控制大斑病藥劑種類
(二)制種田的大斑病控制技術
六、大斑病的綜合防治
(一)品種抗性合理利用:綜合防治的基礎
(二)栽培措施:提高植株抗性的手段
(三)殺菌劑:大斑病突發時的控制措施
(四)大斑病的田間防治
七、大斑病的其他防治技術研究
(一)生物防治技術研究
(二)誘導抗性利用的可能
(三)外源基因利用的可能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篇 玉米小斑病
第一章 小斑病的發生與危害
一、小斑病的發病過程與症狀
(一)病害的發生與侵染過程
(二)病害症狀類型
二、小斑病的分布
(一)小斑病分布的特點
(二)大斑病在我國的分布
(三)小斑病的世界分布
三、病害的生產損失
(一)病害對植株生長的影響
(二)病害對籽粒產量和質量的影響
第二章 病原菌生物學特性
一、病菌的一般特徵
(一)病菌的形態學特徵
(二)病菌的培養特徵
(三)病菌的其他特徵
二、病菌的致病性
(一)病菌的生理小種
(二)生理小種與特異性毒素
(三)病菌生理小種的歷史演變
(四)病菌生理小種的分布
三、病菌的變異和致病基因
(一)病菌的遺傳變異
(二)病菌致病相關基因研究
第三章 小斑病的流行特點
一、病害的傳播與侵染循環
二、病害的流行
(一)寄主因素
(二)病原因素
(三)環境因素
(四)栽培因素
第四章 小斑病防治策略和套用
一、小斑病的防治原則
二、品種的抗病性利用
(一)玉米抗小斑病基因
(二)小斑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標記
三、我國玉米對小斑病的抗性
(一)玉米選育品種對小斑病的抗性
(二)玉米種質資源對小斑病的抗性
(三)玉米主要自交系對小斑病的抗性
(四)玉米抗小斑病鑑定技術
(五)必須套用抗小斑病品種的地區
四、農業措施的防病作用
(一)利用調節種植方式減輕病害
(二)利用栽培技術提高抗性
(三)利用田間作物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減輕病害
五、藥劑防治
(一)控制小斑病藥劑種類
(二)制種田小斑病控制技術
六、小斑病的綜合防治
(一)品種抗性合理利用:綜合防治的基礎
(二)栽培措施:提高植株抗性的手段
(三)殺菌劑:小斑病突發時的控制措施
(四)小斑病的田間防治
七、小斑病的其他防治技術研究
(一)生物防治技術研究
(二)誘導抗性利用的可能
主要參考文獻

序言

2007年,全球玉米(包括青貯玉米)的收穫面積達到1.59億公頃,在數量上雖低於小麥(2.17億公頃),卻高於水稻(1.58億公頃),位列第二,但由於玉米的高產特點,總產量達7.85億噸,分別超過小麥總產量和水稻總產量的29.3%和20.4%,成為世界第一大糧食作物(世界糧農組織,2008)。在我國,玉米已穩居第二大糧食作物的地位,2007年收穫面積約為2.81萬公頃,總產量達到近1.52億噸,比2006年增產6.36百萬噸,增產率為4.37%。
玉米的栽培歷史可以上溯到4000~5000年前。我國自16世紀初引入玉米以來,已有近500年的種植歷史,目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都有種植。在我國,玉米又有苞谷、玉蜀黍、苞粟、苞米、棒子、玉茭、玉麥等俗稱。
隨著經濟的發展,玉米已不再是主要的口糧作物,更重要的是作為發展畜牧業的優良飼料(我國玉米總產量的73%轉化為飼料,而世界的比率為789/6),還是輕工業和醫藥工業的重要原料,近年來又成為生物質能源的重要原料。因此,玉米生產不僅影響到農業,而且影響到世界經濟發展的許多方面。在我國2000年以來的糧食產量增長中,玉米的增產更是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不論是種植面積還是總產量,都表現為較穩定的增長,有力地支持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精彩書摘

第一篇 玉米大斑病
第一章 大斑病的發生與危害
玉米大斑病(Nothern corn leaf blight)Y.稱條斑病、煤紋病、枯葉病、葉斑病等,是世界玉米生產中發生普遍和嚴重的一種葉枯性病害,主要分布於較冷涼的玉米種植區,多雨和多露年份常引起病害流行,造成嚴重減產。
玉米大斑病於l876年首次在義大利報導發生(Passeri—ni,1876),美國在1939 1943年和l951~1952年期間以及1961年,曾多次發生大斑病流行,除氣象條件適宜病害流行外,主要原因在於當時推廣的雜交種都屬於高感大斑病類型。另據Ullstrup和Miles(1957)報告,在美國,當種植感病的雜交種並遇上大斑病大發生年,玉米產量損失可以達到30%基至更高,少數嚴重發病的地塊損失接近50%;若侵染髮生在
玉米生育中期,病田減產可達68%。在印度,一些地IX因為大斑病的流行,能引起高達98%的減產(Harlapur et al.,2007)。受病後的植株不僅因籽粒灌漿不足而減產,還會使籽粒乾癟變壞,失去商品價值。
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我國的玉米大斑病僅在少數地區有過較重發生,但總體上未對生產形成重大影響。但隨著雜交種取代農家種進程的加快,病害與品種問的平衡關係逐漸被打破,大斑病的危害開始逐年加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