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壘山古名“湔山”,漢晉史料於都安(今都江堰市)條下記湔山,於綿魘(今阿壩州汶川縣)條下記玉壘山。都江堰市區西玉壘關建成後,李吉甫在《元和郡縣誌》導江縣條下記“灌口鎮在治西二十六里”,“玉壘山在縣西北二十九里”,“李冰祠在縣西三十三里”,明顯地誤關為山。此後,湔山遂有“玉壘”之名。
玉壘山綠樹陰濃,是歷代不斷培植的結果。清乾隆《灌縣誌》卷十一載:“道者王來通”“植杉樹八萬四千本(株),臘樹六萬四千本於(二王)廟旁之隙地。”民國時期,經四川省政府批准,四川大學在城西北竹林寺建立了實習林場。1949年後,人民政府採取分區劃片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的辦法,開展保護風景林區和植樹造林活動。1956年綠化了西門至玉壘關一帶近七十餘公頃山地。1958年又在紅塔子四周及大佛寺等處栽植了成片的楠木林和香樟林。政府每年春季組織機關、廠礦、學校、部隊到景區植樹造林,栽空補缺,使景區得到較好保護和發展。1984年,經灌縣人民政府討論決定,並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將縣城西諸山開闢為“玉壘山公園”,公園1985年建成。園中有西門城樓、古城牆、玉壘關、鬥犀臺等古蹟,有西瞻亭、斗犀亭、懷古亭等亭閣,有城隍廟等古建築,有擂鼓坪、奎星閣等勝跡。入口處是高大壯觀的牌樓,上有張愛萍將軍題寫的園名,照壁上有趙蘊玉先生題寫的“勝地尋蹤”四個大字。
都江堰市區西,城門雄偉,城堞從江邊沿山脊直上,這就是古城遺蹟西門城樓和古城牆。前人“壓堞山光繞半城”的詩句,讚美的就是古城垣形成的勝景。
這裡宋代以前沒有城垣。城區東邊只到今百貨公司附近,“歲配鹿角為寨”。宋元祜(公元1 0 8 6~1 0 9 4年)間,劉隨任永康軍(今城區宋代為永康軍治所)判官,他見“軍無城堞,每伐巨木為柵,壞輒以他木易之,頗用民力”,就動員全城百姓“環植楊柳數十萬株,使相連屬,以為限界,民得不困。”(《宋史•劉隨傳》)劉隨構築的楊柳城,西至白沙,東至今百貨公司附近。今白沙鄉楊柳坪和城區楊柳河都是劉隨當年“環植楊柳”留下的遺蹟。明洪武(公元1 3 6 8~l 3 9 8年)時,“緣山傍水,築土為牆”,作為城垣。明弘治(公元l 4 8 8~l 5 0 5年)中期,知縣胡光在土牆上“包砌以石,高一丈六尺,周八里,計一千四百十丈。置門四、樓四:東宣化門、省耕樓;南導江門、閱清樓;西宣威門、懷遠樓;北鎮安門、拱極樓”(清光緒《增修灌縣誌•建置志》)。至此,都江堰市才有像樣的古城垣。清代對城垣進行了多次維修。清康熙五年(公元1 666年),知縣馬璣補修城垣。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 763年),知縣家慶“奉文請領帑銀二萬九十兩八錢七厘,於是年七月初五日興工,經理至三十年告竣。”補修後的城牆“周六里九厘,計一千九十六丈四尺五寸,垛口共一千四百四十個,東門、南門炮台各一座,北門至西門炮台共三座。”清嘉慶八年(公元l 8 0 3年),知縣吳升“補修七十六丈”。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 8 0 7年),知縣朱振源“補修二十九丈”。清嘉慶十五年(公元1 8 l 0年),知縣邵良“改修四門城樓。因縣城西面依山勢高,南下,東北尤下。舊制四門城樓通高一丈八尺八寸,東北勢下,為西南所壓,酌將東樓增高六尺四寸,北樓增高二
尺八寸,南樓仍舊,西樓減低四尺二寸。四城雖有參差,按諸地勢尤為高下適勻。”清成豐十年(公元l 8 6 0年),知縣英啟又在聖塔寺和校場壩各增設炮台一座,用條石堅砌,並培修附近子城。清同治八年(公元l 8 6 9年),知縣柳宗芳“補修東、南、西三面(城牆),總計八十丈有奇,兼修西門外玉壘關。”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 8 7 4年)知縣胡圻“補修三十丈有奇”。清光緒十年(公元l 8 8 4年),知縣孫紹龍“補修西面二段,總計四丈有奇,餘三面零星修補,不計丈尺多寡。”(清光緒《增修灌縣誌》)
民國以後,古城垣漸遭破壞。l 9 4 9年以後,隨著城市的發展,舊城垣被逐步拆除,只有西門及一段城牆得以保留。l 9 8 6年修復了西門城樓及西門至江邊,西門至大擂鼓坪一段城牆,成了都江堰市區西一處勝景。
鬥犀臺
鬥犀臺在都江堰市舊城西門南二道岩頂,傳為李冰斗殺江神處。《水經注’江水》引《風俗通》:“秦昭王使李冰為蜀守,開成都縣兩江,溉田萬頃。神須取女二人以為婦。冰白以女與神為婚。徑至祠,勸神酒,酒杯恆澹澹。冰厲聲責之,因忽不見。良久,有兩蒼牛斗於江岸。有間輒還,流汗謂官屬日,吾斗疲亟,不當相助矣?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綬也。主簿刺殺北面者,江神遂死。蜀人慕其氣決,凡壯健者因名冰兒也。”鬥犀臺也名鬥雞台,從何得名,不見記載。台下即洪岩,又稱“三道岩”,又名“窪窪渦”,當內江進水口要衝。三道岩石腳斜插江心,支水中流,以固峽口。l 9 8 2年5月列為都江堰文物保護點。
松茂古道起於都江堰市區西,止於松潘,全長3 2 0公里,是古代溝通成都平原和川西北高原物資交流的交通動脈。
松茂古道古稱“冉嚨山道”。李冰創建都江堰時,多得湔氐之力,因而鑿通龍溪、娘子嶺逕通冉瓏的山道。後經許多代人的努力,才形成這條“松茂古道”。古道越山過水,沿途風光綺麗多姿,馬幫商旅絡繹不絕。清末,邑人董湘琴應聘到松潘作夏鎮台幕僚,將沿途所見所感寫成長篇記游詩《松游小唱》,堪稱古代松茂古道的風情畫卷。松茂古道在歷史上發揮過巨大作用。1 9 5 0年後,隨著成阿公路的修通,古道逐步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現存都江堰市區西至二王廟一段,還令人懷想起駝鈴丁當,商旅絡繹的漫漫歲月。沿此道參觀都江堰、二王廟,兩側的名勝古蹟和壯麗風光會給遊人增添無窮樂趣。
一千南本工盆芏問:不右下硎里寸田.
敬修之治水德政坊
在二王廟東,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建。敬禧,字修之,內蒙古烏蘭察布盟人,清光緒間任成都水利同知時,“察民無力負重,會詳大府,撤銷竹園檔”,竹料改由官方採購,工料費由廳、縣平攤。百姓感戴,為之建“德政坊”。
禹王宮
禹王宮在二王廟與玉壘關間。夏禹曾“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清道光問(公元1 8 2 1~
1 850年)在玉壘關西側約l 00米山麓建禹王宮。後為民居。今恢復為治水先賢紀念地。
明代治水記碑
明代治水記碑(殘),在禹王宮東側岩問。上部刻《治水記》,下部大書“深淘灘,低作堰”六個大字。1 97 8年3月複製立二王廟靈官殿中。
二王廟原是古蜀民紀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北朝齊建武(公元4 9 4~4 9 8年)時,益州刺史劉季連將“望帝祠”遷至郫縣,以原廟改祀李冰,名“崇德廟”。《灌縣鄉土志》:“西路古有望帝祠,舊址在今崇德廟,祀李公,相傳至今。”《岷陽古帝墓祠後志》:“蜀人祀李冰,考其遺蹟,則灌口之李冰廟即杜宇之故址。齊建武中,(望帝祠)自灌徙郫。”北宋時,宋太祖詔修崇德廟,擴大了廟基,增塑了二郎像。五代後蜀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敕封為王,到清初遂更名“二王廟”。
二王廟古名很多:《蜀典》稱“川主廟”;《錄異記》稱“顯英王廟”;《太平寰宇記》稱“李冰祠”;《輿地廣記》稱“廣濟王廟”;《茅亭客話》稱“李公祠”;乾隆《灌縣誌》稱“二郎廟”;《夷堅甲志》稱“靈顯王廟”、“灌口神祠”;《夷堅丙志》稱“灌口廟”、“永康神廟”;《灌縣鄉土志》稱“二王宮”;《灌記初稿》稱“李公廟”。清雍正五年(公元l 7 2 7年),四川巡撫憲德在《稟捐春秋祭典碑》中始稱“二王廟”。今樂樓額為“王廟”、“秦太守李公祠”、“真常道院”。牌樓上隸書“二王廟”額為1 9 3 5年馮玉祥來灌縣時所書。
李冰父子有大功於蜀民,受到歷代王朝的尊崇和褒封。五代後蜀(公元9 3 4~9 6 1年)封“大安王”,又封“應聖威靈王”。宋開寶七年(公元9 7 4年)敕封“廣濟王”,歲一祀。又御製二郎神碑(在平武玉虛觀)。元文宗至順元年(公元1 3 3 0年)加封李冰為“聖德廣裕英惠王”(按:宋代詩人陸游在《伏龍祠觀孫太古畫英惠王像》詩中已有“英惠王”稱謂,可見宋時已有此封號),二郎為“英烈昭惠仁佑王”。清雍正五年(公元1 7 2 7年)敕封李冰為“敷澤興濟通佑王”,二郎為“承績廣惠顯英王”。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 7 5 0年)御製“績垂保障”額頒立於廟。清光緒三年(公元1 877年)川督丁寶楨奏請加號,敕加尊號日“顯惠”,御製“功昭蜀道”額頒立於廟;二郎尊號日“普濟”,御製“錦江普佑”額頒立於廟。清光緒四年(公元l 878年)復請加號,敕加尊號日“襄護”,御製“陸海金堤”額頒立於廟;二郎尊號日“昭福”,御製“安流利濟”額頒立於廟(民國《灌縣誌•掌故》
安瀾索橋古名“珠浦橋”,又名笮橋、繩橋、竹橋、竹藤橋等,是我國古代人民為征服高山峽谷,利用本地資源創建的橋樑形式之一。
安瀾索橋位於都江堰市區西l公里岷江上。《水經注•江水》:“渡江有笮橋。”唐代詩人杜甫《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詩云:“伐竹為橋結構同,褰裳不涉往來通。”簡潔地表述了唐代竹橋的材料、結構和作用。宋淳化元年(公元9 9 0年),大理評事梁楚知永康軍事,重建索橋,百姓感戴,以官名橋,稱“評事橋”。宋淳熙丁酉(公元1l 7 7年),范成大在《吳船錄》中對評事橋作了詳細記載:“繩橋長百二十丈,分為五架。橋之廣十二繩相併排連,上布竹笆。橫立大木數十於江沙之中,輦石以固其根,每數十木作一架。掛橋於半空,大風過之,掀舉幡幡然,大略如漁人曬網,染家晾帛之狀。”范成大還寫了一首《戲題索橋》詩:“織簟勻鋪面,排繩疆架空。染人高曬帛,獵戶遠張墨。薄薄難承雨,翻翻不受風。何時將蜀客,東下看垂虹。”以後,“橋比歲必一作,費以巨萬數,而官吏並緣,騷動井野”,以致“民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成為“廣濟一鄉之大害”。宋嘉定間(公元l 2 0 8~l 2 2 4年),知永康軍事虞剛簡“乃發郡少府錢,召堰匠九十人”修橋,宋人魏了翁有《永康軍評事橋免夫役記》記其事。清嘉慶八年(公元1 8 0 3年),“壽民何先德素行好義,疊呈縣署請修”索橋。“邑侯錢塘吳公乃與邑人捐建。橋長九十四丈,高七丈,寬八尺。緯索十餘系兩岸,旁翼以闌,厥功偉矣”(《新建安瀾橋碑》)。橋成,兩岸行人狂瀾安渡,故更名“安瀾橋”。興建此橋,何先德夫婦出力甚多,故民間又有“夫妻橋”之稱。清道光間(公元l 8 2 1~l 8 5 0年),邑人姚清蘭舉修安瀾橋,並親督加固,邑令蔡公、史公均贈匾嘉獎。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 8 8 7年)初秋,岷江洪水暴漲,索橋被毀。知縣朱錫瑩與水利廳宋兆熊倡捐,重建安瀾橋,“橋長九十丈,高二丈五尺,袤丈余”(《重修安瀾橋碑》)。後毀於水。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 8 8 8年),知縣朱越卿再建素橋時,“柱之小者大之,篾之細者粗之,板之舊者新之,樓之逼者寬之,欄之疏者密之”,比原橋有過之而無不及(《重修安瀾橋記》)。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 8 9 4年)因“野廬漫火”,索橋被毀,知縣吳之英重建。
中國橋樑專家、教育家茅以升先生在《介紹五座古橋》一文中,對安瀾索橋作了詳盡的記載:“以竹絲編成竹纜,粗如碗口,陸續接長,橫跨全江。其兩端繞繫於橫臥大木碾,轉動木碾時拉緊竹繩,以免下垂過度。大木碾安置於木籠內,木籠位於兩岸石岩中所鑿的石室。竹纜十根平列,上鋪木板為橋面,可以行人。兩旁各有較細竹纜六根作為欄桿。由於橋底竹纜太長,下面用木排架八座及石墩一座承托,將橋分為九孔,全長3 2 0米,一孔最大跨度達6 l米。每座木排架用大木五根打入江底,中用橫木連線,下有五塊砌堆。其兩邊木樁較長,形成斜柱。石墩一座,位於江堰的魚嘴上。內有石室,亦有大木碾,可以拉緊竹纜,其作用與兩岸的大木碾相同。”
1 9 5 9年興建魚嘴電站,遂將索橋外江段四孔縮減兩孔,改修電站溢洪道。l 9 6 2年魚嘴電站工程停建,由四川省水電廳撥款,縣人民委員會主持培修,改1 0根竹底繩為6根鋼纜繩,改扶欄竹繩為鐵絲繩,外用竹纜包裹。1 9 6 4年7月山洪暴發,全橋被毀,由四川省林業廳撥款重建。重建時,改木橋樁為混凝土橋樁,扶欄繩仍以竹纜包纏。1 9 7 4年興建外江閘,經國務院批准,將索橋下移1 0 0米。改平房式橋頭堡為大屋頂雙層橋頭堡,改單層金剛亭為藻井挑檐六角亭,增建沙黑河亭。橋長2 6 l米,.金剛亭至西岸長1 4 l米。
l 9 5 0年,安瀾索橋被列為縣級文物,由灌縣工交局設專人管理。l 9 7 6年1 0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l 9 8 2年5月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由都江堰市文物管理部門管理。
相關資料
http://www.gogook.com/sc/cd/djy/qcsdjy_about/16_35_55_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