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學淵源
![1](/img/b/98b/nBnauM3X2UDNzgzN4MDM1gzN2MTM3MzNygTM1QDNwAzMxAzLzA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隨著時代進步,與時俱進,玄真子和他的榔梅道教得助於信息科技的發展,將世界空間距離拉近,面向世界網路傳播中華榔梅道教文化,開創了一個入世散居民間道人的行道、宏道、傳道、護道的豐碑典範,為道教建設發展迎來一個全新時代,作出了輝煌貢獻。
主要經歷
多次成功規划過大型地產樓盤開發,高檔別墅小區,企事業廠房選址,辦公寫字樓等住家商用環境風水布局。足跡遍布:先後赴廣東,廣西,四川,河南,陝西,上海,山東以及江浙等地調整陰陽環境風水。深得客戶和業界推崇。
玄真子和他的學府
![2](/img/6/ddd/nBnauM3X2gDO4cDMxQDM1gzN2MTM3MzNygTM1QDNwAzMxAzL0A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2
集地產開發風水,園林風水,城市風水開發,辦公風水,家居樓盤風水,尋龍造葬風水,風水專業培訓教學於一體專業風水堂館。風水手筆遍及大江南北,有[寅葬卯發]成功風水手筆留存千古。深得客戶口碑及業界推崇。在學術上我堂以專、精、深著稱,並有深厚風水實踐淵源,古法傳承活用今用。多次成功規劃大型地產樓盤開發、別墅小區環境風水、現代城市公墓風水、風水竟爭鬥法等。曾先後遠赴廣東、廣西、四川、河南、陝西、湖南、上海、江浙等各地調整陰陽環境風水,留下手筆,無一不起到良好效果。將傳統風水易經文化與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服務於社會,造福於民生。
出版著作
![3](/img/6/c09/nBnauM3X2EDO4YDOyQDM1gzN2MTM3MzNygTM1QDNwAzMxAzL0A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港颱風水雜誌發表文章期刊
《鳳凰廣場環境風水譚》《丹鳳朝陽臥虎藏龍——林彪故鄉及祖墓實地堪輿錄》《郭璞神奇風水術》《風水源脈錯綜辨偽雜考》《地產開發的風水指導原則》《龍脈山水在城市建設中的運用》《樓盤風水與龍脈》《城市沙盤巨觀布局與風水》《生態水景在樓盤中運用》等等
專業內部風水著作
《陽宅基礎學》乾部《三合地理風水學》坤部(中、高級)《淨陰淨陽九星地理學》《湘楚玄空學》《風水擇日套用學》《風水高層尋龍點穴》《風水高層尋龍點穴經部》《乘氣密旨》《龍虎三十六格》《點穴秘旨》《尋龍正門》《風水古傳清規醮科》等。
玄真子和他的榔梅道派
![4](/img/5/395/nBnauM3XzEjNxQDM1cjMzIDN5ITM2YjM2UDMxADMwAzM5EzL3I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據明《大岳太和山志》載,孫碧雲幼年天資聰穎,有慕道之志。遂出家於西嶽華山投拜名師高道,得授黃老、《周易》秘傳。又研究儒釋諸家理論,莫不得其旨奧。又據《武當道教史略》引《華州志》雲,華山之半截山,有孫碧雲道庵,庵下溪中有巨石大窩,世傳張三豐曾於此授孫碧雲之道術。由是觀之,孫碧雲十三歲入華山所拜明師,或者就是雲遊於此的張三豐。
孫碧雲在華山修道有年,道德聲望日高。洪武初歸道武當,從師張三豐。因師喜雲遊,孫即固侍香火,精務修煉。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朱元璋因夢兆不明,特遣張武等人至武當請孫碧雲入京。是年十二月,於京數次詔見孫碧雲。問及三教優劣,孫碧雲以“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之“門分三教,理歸一貫”的道理闡述回答,結合政治闡發了師門的大道理法。朱元璋對孫碧雲的演講佩服得五體投地,竟給予“朕便是軒轅,爾便是廣成”的高度讚譽。孫碧雲離京時,朱元璋親自在奉天殿設宴餞行,贈禮甚厚,並賜居朝天宮。第二年又賜返游華山。(《武當道教史略》又說,次年正月,孫碧雲遷居蘭州金天觀)。 永樂十年(公元1412),永樂皇帝朱棣敕書孫碧雲,賜封其為道錄司右正一之職,特準任游於四海之內。同年,因大興武當宮觀事又敕書孫碧雲,讓他負責遇真、五龍、南岩、紫霄、玉虛諸大宮宇的選址和總體設計。特準孫碧雲在南岩修行,任住持,並不準任何人打擾他。永樂皇帝此間贈有給孫碧雲的賜詩,賜號虛玄子。遇真宮建成後,永樂皇帝朱棣一度命孫碧雲在此侍奉香火,以待張三豐還山後,由孫轉達朱棣的渴見之心,借孫碧雲與張三豐的師徒之情,以敦請張三豐入京。張三豐知情後避而不歸。
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武當宮觀基本建成。一日,孫碧雲告訴門徒說:“如今我武當教門已經大興,我可放心去了。”次日沐浴更衣、焚香禮拜後端坐而逝。駙馬都尉沐昕等督建武當宮觀諸朝臣聞訊,無不哀悼,以重禮葬於檜林庵。 孫碧雲約生於元朝中期,享年八十有餘。羽化後,武當道士太易子先生蒐集其遺作,編成《碧雲集》刊行於世。 另據北京白雲觀《諸真宗派宗譜》記載:“碧雲祖師,姓孫名碧岩,終南(今陝西大荔縣)人,留傳榔梅派,即武當山本山派。譜曰:碧山傳日月,守道合自然,性理通玄得,清微古太元。真靜常悠久,宗教福壽長,慶雲沖霄漢,永遠大吉昌。” 今據流傳在武漢地區的武當榔梅派魚門拳的宗派源流介紹得知,孫碧雲在武當山開創的榔梅派,還是張三豐拳功的一個重要分支。孫碧雲的榔梅派是其在南岩宮正式開創留傳,其拳法當時僅在道門秘傳。 明朝末年,有柯、韓、董、趙、薛、宋六儒士,赴京趕考未獲功名,遂冷仕途,相攜雲遊。至湖北武當山,見有道人練拳,遂拜師學藝,方知為孫碧雲所傳榔梅派拳法。六儒士在武當出家多年,直到清初才辭師下山,分別隱入湖北武昌、葛店(今鄂州市)、山坡、鹹寧等地傳藝。因其拳法理源太極陰陽魚,行拳猶魚龍飄遊,故更名為榔梅派魚門拳。今已廣為傳播於武漢地區。
榔梅真人李素希
![5](/img/d/aa7/nBnauM3XxQjN4gzN3IDM2EjNxMTM0EjMzgTMwADMwAjM2EzLyA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