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祭[漢語詞語]

獺祭[漢語詞語]

獺祭,又叫作獺祭魚,最早出現於《禮記·月令》:「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獺是一種哺乳動物,喜歡吃魚,經常將所捕到的排列在岸上,從古代中國人的眼裡,這情形很象是陳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稱之為獺祭魚或獺祭。

基本信息

節氣

獺祭魚被作為一種季候現象來描述節氣,是雨水的第一候。據說在這幾天裡,蟄伏了一冬的獺開始出來活動。《周書·時訓篇》有「雨水之日,獺祭魚;後五日,鴻雁來;後五日,草木萌動。」的說法。

引申

獺擺放魚的現象,含有堆砌的意思。所以後來就有人用獺祭魚來形容文學上喜歡多用典故的現象。比如宋代的筆記《楊文公談苑》中,就提到唐朝詩人李商隱寫作詩文時,為了使用典故,常常要查閱許多書本。這些書攤在屋子裡,就象獺擺放魚的樣子,因此被人取了一個「獺祭魚」的外號。

這個詞雖然是嘲諷,但意味並非很尖刻,常常被人用來自嘲 。

幾種不同的說法

獺祭魚

文/初國卿

簡述

據說獺常捕魚排在水邊,如同陳列供品祭祀。我沒有見到過這種情景,但早年讀義山詩,卻得知義山有一個“獺祭魚”的外號,當時頗覺起外號這個人不簡單,將義山作詩羅列故實、堆砌成文的特點形象地刻劃了出來。

稱義山為“獺祭魚”,大約是宋人的傑作,因為宋初有一批人學義山詩,號“西崑體”,足見義山的影響和被人注意。據我所知,最早稱義山為“獺祭魚”的是宋人吳炯,他在《五總志》中說:“唐李商隱為文,多檢閱書史,鱗次堆集左右,時謂為獺祭魚。”後來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傳》中進一步發揮說:“商隱工詩,為文瑰邁奇古,辭隱事難。及從楚學,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每屬綴,多檢閱書冊,左右鱗次,號‘獺祭魚’”。 這是對義山詩在肯定的基礎上又有微詞。其實“獺祭”的工夫與趣味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它別具天地,自有一番價值。宋人說李商隱“獺祭”,但看看他們自己,又何嘗不是“獺祭”呢?像《涑水紀事》、《聞見後錄》、《都城紀勝》、《武林舊事》、《西湖老人繁勝錄》、《唐語林》、《夷堅志》等書,大都是用筆抄下來的,但這絲毫不影響它們的文化價值,並成為後人研究當時歷史的必讀之書。清人錢謙益在《〈藝林匯考〉序》中說:“勤學有食跖之能,臨文無祭獺之瘁。”那倒是另外一種境界了。

功用

郁達夫先生曾經肯定過“獺祭”的功用,他本人也曾在抗戰軍興之前,讀書之暇摘錄過許多筆記,原稿一半在杭州,一半在福州,後來都散失了。他在《獺祭的功用》這篇文章中說:“前人說富貴詩,總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或‘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罷桃花扇底風’為例,我則最賞識唐李德裕的‘內宮傳詔問戎機,載筆金鑾夜始歸,萬戶千門皆寂寂,月中清露點朝衣’和宋周必大的‘綠槐夾道雜昏鴉,敕使傳宣坐賜茶。歸到玉堂清不寐,月鉤初上紫薇花’的兩絕,以其融融清雅,有古大臣的風度。”可見郁達夫對獺祭的功用很有自己的見解。

自然中獺祭魚

以上說的是獺祭為文,大自然中的獺祭魚是什麼情形呢?要弄清這件事,還須先“獺祭”一番,我見到的最早記載這件事的典籍是《禮記·月令》,其上說:“〈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後來,《呂氏春秋·孟春》也說:“魚上冰,獺祭魚。”高誘注曰:“獺 ,水禽也。取鯉魚置水邊,四面陳之,世謂之祭。”從這裡看,獺祭魚倒給人一個虔誠的感覺,所以宋人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史越王青詞》說:“反本狐邱,寓誠獺祭。”清人孫枝蔚也在《老妻病癒設餅祭神》詩中道:“一點虔誠意,惟同獺祭魚。”然而獺真像古人說的那么斯文和虔誠嗎?其實遠不是這回事。實際情形是獺食魚時必殘殺和吃剩許多魚擺在那裡,而這種貪心和浪費卻被世人誤為“祭魚”,真是天大的不公!陸宗達、王寧《古漢語詞義答問·說“祭”字》曾有這樣的解釋:“‘祭’的本義應是‘殘殺’,《大戴禮記·夏小正》、《禮記·月令》皆曰‘獺祭魚’……獺性殘,食魚往往只吃一兩口就拋掉,捕魚能力又強,所以每食必拋掉許多吃剩的魚。人們稱堆積故實為獺祭,即取堆積殘餘之意。”噢,原來是這么回事!

詳細情形

獺祭魚的詳細情形,我想古人一定能經常見到,因為在他們生活的環境裡,自然生態還沒有遭到破壞,誠如唐人孟浩然在《早發漁浦潭》詩中所說:“飲水畏驚猿,祭魚時見獺。”我一向以未能見到獺祭魚的情形而遺,幾年前,曾讀到和國才先生關於“水獺祭天”的一篇文章,他敘述獺祭魚的情形頗為生動:太陽剛從碧羅雪山頂上冒出,怒江峽谷兩岸連山。我們突然發現道路正中放著一條兩三斤重的水淋淋的鮮魚,兩腮張翕不停,尾巴左右搖擺,好似剛從江中躍出。我倆前後左右觀看,未發現任何人影,心裡很覺奇怪, 想弄個水落石出,於是就在大樹後隱蔽窺探。不一會,江水響處,只見一隻渾身長滿深褐色細毛的水獺,嘴裡叼著一條魚游上了岸。它敏捷地把魚叼放在原來那條魚的旁邊,然後,蹲下身來伸頭縮腦地張望一陣,又跳入江里。我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魚是水獺叼上來的。我們不吭聲繼續埋伏觀察。沒多久,只見水獺又躍出水面,把抓到的第三條魚放在路上。我們看著路上一字八擺著的三條魚和水獺那半蹲半立的怪相,便大吼一聲,一躍而起,飛身撲向水獺。那水獺很靈巧,一轉身,“撲通”一聲跳下江去了。那三條魚擺得很整齊,真像人祭祀時的供品,而水獺在魚旁伸頭縮腦的動作,也像人在磕頭祭祀,這可能就是古人所稱的水獺祭天。

和國才先生很幸運,能見到“獺祭魚”這精彩的一幕。然而我也很幸運,雖末親見“獺祭魚”,卻能讀到和先生的這篇文章,寫成本文。不過,讀後你一定會說我也是“獺祭魚”。

附錄

簡述

陸宗達、王寧在《古漢語詞義答問·說“祭”字》中曾有“獺祭魚”即是獺“殺魚”之說,認為:“獺性殘,食魚往往只吃一兩口就拋掉,捕魚能力又強,所以每食必拋掉許多吃剩的魚。人們指堆積故實為‘獺祭’,即取堆積殘餘之意。”對此,錢劍夫先生卻不以為然,他在《“獺祭魚”非獺“殺”魚說》(見1999年9月 4日《文江讀書周報》)一文中認為陸說“甚新,然甚疑之”,並引《大戴禮·夏小正》和《禮記·月令》證明,“皆無釋祭為‘殺’者。則陸所言,於古無證,創說也無可據之理”。

錢劍夫先生雖然否定了陸說,認為“獺祭魚”非獺“殺”魚,但也未能指出“獺祭魚”中的“祭”到底作什麼講。

其實,說“獺祭魚”為獺“殺”魚,是前人早有的意思。不僅有“祭魚”,而且還有“祭鳥”、“祭獸”之說。

祭鳥

什麼是“祭鳥”呢?鷹殺鳥而陳之謂之“祭鳥”。《逸周書·時訓》曰:“處暑之日,鷹乃祭鳥。”朱右曾校釋:“殺鳥而不即食,如祭然。”《禮記·月令》也有這樣的記載:“(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鄭玄註:“鷹祭鳥者,將食之示有先也,既祭之後不必盡食。”孔穎達疏:“謂鷹欲食鳥之時,先殺鳥而不食,與人之祭食相似。猶若供祀先神,不敢即食,故云示有先也。”這種捉到不立即吃掉而是“示有先”的做法,後來運用於戰場上,叫作“圍而不殲”,北周庾信《周柱國大將軍紇乾弘神道碑》上說:“況復高廟上書,小車而對漢王;聊城祭鳥,長兵而驅燕將。”這其中的“祭鳥”就是圍敵而不殲的意思。

祭獸

那么,“祭獸”又怎么講呢?同理,豺殺獸而陳之謂之“祭獸”。《禮記·月令》曰:“鞠有黃華,豺乃祭獸戮禽。”秋天到了,豺開始要殺獸以食了。《逸周書· 時訓》說:“霜降之日,豺乃祭獸。”朱右曾校釋:“豺似狗,高前廣後,黃色群行,其牙如錐,殺獸而陳之若祭。”《呂氏春秋·季秋紀》也說:“豺則祭獸戮禽。”高誘註:“於是月殺獸,四圍陳之,世所謂祭獸。”

由此推之,獺祭魚即是獺殺魚而陳之,這也是古人早已認識到的。《禮記·王制》曾說:“獺取鯉於水裔,四方陳之,進而弗食,世謂之祭魚。”正是基於這種現象,清人俞正燮在《癸巳類稿·非無鬼》中說:“獺也祭魚,豺也祭獸。”而且直到今天,大自然中仍能見到“獺祭魚”的現象。我曾寫有一篇《獺祭魚》的散文(見1999年9月23日《瀋陽日報》),其中引和國才先生寫怒江岸邊“水獺祭天” 的情景。那上說,水獺將魚咬死(殺掉)叨到路上,一條條整齊地擺在一起。從古人的論述和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都可證明陸宗達的觀點沒有錯,“獺祭魚”是獺“殺”魚。

典故和代名詞

至於“獺祭魚”何時變成了羅列或堆砌辭藻的典故和代名詞,據我所知是始於宋代。宋初曾有一大批人學李商隱詩,號“西崑體”,當時人吳炯就在《五總志》中說:“唐李商隱為文,多檢閱書史,鱗次堆集左右,時謂為獺祭魚。”而錢劍夫先生為說明“此為‘獺祭’正解”所引用的《兩般秋雨庵隨筆》中的“毛西河”條,已是清以後的事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