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紅塵妮妮

獨步紅塵妮妮

部落格界都稱之為“妮妮”,實則自稱也。 妮妮者,墨溪也;墨溪者,有責任之心也。 至此,獨步紅塵妮妮,至真至實也。

【著名文化稱謂】

獨步紅塵妮妮
獨步紅塵妮妮,顧名思義,是名文化寫手的名字,也是新浪知名部落格的名稱。博主,筆名“墨溪”也,女,生於1983年,河北邢台人,女學者,新浪網知名文化寫手,博文作家,“中華詩賦革新運動”作家群作家,2010年“部落格文化·高峰訪談”計畫的重要參與者。正如王澤生在《獨步紅塵妮妮賦》中說:“妮妮者,獨步紅塵,蓋為固定名謂也。算而今,悠悠三載,於新浪,或引擎之上,網海之間也。生於斯,長於斯,而今猶居,邢台故地也。回首丁亥,難忘矣,故而為其作傳也。”

【確立電子辭彙依據】

乍看該辭彙“獨步紅塵妮妮”,六字也,焉能作辭彙?然則已然在新浪等各大站流傳開去也,換言之,這個有個性的詞組經過公眾確證,屬於特指一個人的固定稱謂了,具有明確的指代關係,具備了漢語明確的所指的語言內容功能,完全有理由確立為電子辭彙。根據網路語言不斷推陳出新的特點,正如外來語、少數民族譯語那樣,對於一些有文化影響和貢獻的網路文化名家的網名,有必要收錄進電子詞典,以便於網民查閱。此乃創建本詞條之原由也。

【走進“妮妮”】

部落格界都稱之為“妮妮”,實則自稱也。以部落格記錄生活乃其初衷也,她曾引用這句話“千百年來人們試圖揭開生活的神秘面紗,但到今天為止,僅僅揭開了小小的一角”。是的,資訊時代的困惑迷茫叫庸庸碌碌於生活的人麻木也,叫奢欲金錢的人糞土也,網路社會一個小女子能以理性的思考問求生活答案,文字真實純潔而試圖求索,不易也。2007年3月其部落格開篇的《前言》就如此表述也。
閱其博文,印象至深者,當如《糊鍋》一篇也,曰:“早晨端下熬粥的鍋,聞到一股強烈的糊鍋味。趕快切了一截蔥白扔進鍋里,還是不放心,又包了一包大米放進鍋里。盛在碗裡一喝,不錯!沒有一點糊鍋味。鍋里的粥很快被喝光了,鍋里卻沒一點糊鍋的跡象。我正納悶,傳來鄰家小妹的聲音:媽,快來看,咱家的鍋糊漏了!”此段寥寥數語,情趣自出,實為難得佳作也。由此,妮妮之博文多由女性微妙的視角著眼,往往一個細節而論全局也。

【參與的訪談】

妮妮者,墨溪也;墨溪者,有責任之心也。筆者曾前後兩次約其做訪談,皆欣然應邀也。《【新浪專訪】訪作家-獨步紅塵妮妮》(又名《【新浪專訪】——新浪慰藉孤獨的靈魂,助我們騰飛》),其一也;《【國學專訪】品墨子——網路時代的墨子》(又名《【國學專訪】獨步紅塵妮妮:品墨子》),其二也。識之於文化漫談期間,而其不在此論壇也,時值筆者為一小卒助版也,察其眼鏡以外凝神靜氣,思考之勢,故關注之。此處,道來一細節,筆者曰:“訪談妮妮,善之善矣!”某女斑竹說“不可,與之聊,傲氣也,況且不來‘漫談’一次……”,言畢,豈能因言而廢道,獨而尋之,訪焉。由此,妮妮乃是非分明之人也。

【對非物質文化關注】

民謠者《十二個月》也,妮妮從小就生活在民謠的聲音里,所以對於文化的關注,始於民間也。但契合點源於新風霞《報花名》也。這首河北邢台的“每月開什麼花,還可以知道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還可以知道有什麼民俗,有什麼歷史故事”的民謠《十二個月》,附錄於此(為什麼呢?因這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妮妮,正是這歌謠的整理者,當紀之):
正月里急草花萌芽伏土,小孩子耍竹馬福字迎春。
二月里春草花太陽吹散,孟老成放風箏一去無功。
三月里桃杏花書上開敗,劉關張進桃園結拜兄弟。
四月里黃瓜花排成鑾駕,有唐王來進上那就進奉。
五月里麥子黃磨成白面,孟夫子李老君掌就乾坤。
六月里苜蓿花披上綠葉,有呂布戲貂蟬配就姻緣。
七月里黍稷黃磨成細米,有粗糠好酒糟醉死劉伶。
八月里蕎麥花鈴鐺響綴,有薛禮趕跑白袍闖海征東。
九月里香菊花枝上開白,穆連生打黃幡迎接母親。
十月里松柏花冬青長青,韓湘子茅藍度化文公。
十一月是雪花飄飄落地,呂蒙正去趕斎去窯里。
臘月里是燈花家家點起,趙匡胤送京娘天下通行。

【對網路文化的批判】

現在,網路寫手品嚼網路文化的,多哉乎?不多也;不多也?多矣。然則能有自己獨立見解的少之甚少也。對於一個女性而言,能寫辣文雜談者,不多見的,妮妮敢為之,且抒真知灼見也。譬如:《網路將走向何方》中,她說:“人們厭倦了毫無實際內容的噱頭和炒作,芙蓉姐姐自詡為北大才女,可是沒見過她一篇有點力度的文章,文筆之差比不上一個高中生。每天就會扭著中年婦女的身軀發嗲,說著盲目自戀的話。很多所謂的網路女作家,在網路上面大賣隱私。打著文學的旗號,做著不齒的事情。很多網路美女在上面搔首弄姿 ,衣服穿的很少,秀肩膀,秀大腿真的香艷之極。”這即是她對眼球經濟的網路時代文化的思考,也是其所恪守的信條——“‘賣’的是思想而非色相”。至此,獨步紅塵妮妮,至真至實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