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使用同一個字作為全篇或一半以上韻腳的詞,叫做“獨木橋體”。黃庭堅、方岳、趙長卿、辛棄疾、劉克莊、元好問等人,都寫有這種格式的詞。如黃庭堅的《阮郎歸》共用八韻,其中四韻都以“山”字為韻,他註明是“效福唐獨木橋體作榮詞”。又如石孝友的《惜奴嬌》,全篇用一個“你”字入韻,辛棄疾的《柳梢青》則全篇押一個“難”字,這都是獨木橋體的作品。獨木橋體詩忌同韻,但曲中有通首隻押一個韻的,稱為"獨木橋體"。宋詞中有一種特殊的體式——福堂獨木橋體,清代沈雄在《古今詞話》中說:“山谷《阮郎歸》全用‘山’字為韻,稼軒《柳梢青》全用‘難’字為韻。注云:福堂體,即獨木橋體也。”福堂體的特徵就是以同一個字為韻腳,像座獨木橋。而最先用獨木橋體寫茶詞的是北宋詩人黃庭堅。南宋詞人辛疾棄也有一首福堂體茶詞《水龍吟·題瓢泉》,但首創是黃庭堅。
作品
沁園春(獨木橋體)
又名《壽星明》。格局開張,宜抒壯闊豪邁情感。蘇辛一派最喜用之。一百十四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亦有於過片處增一暗韻者。第三句系拗句,重在第三字仄,應與上二句有別。接下來,以一字(宜用去聲)領以下四(四一七)。第四、五兩句,八、九兩句均為四字對,結處再以一字(宜用去聲)領以下兩句。後片,次句八字,以一字領下七字。余同前片。金縷曲 家山柳
作者:濯纓軒臨窗而坐,望著江邊柳,忽想起兒時曾經生活的地方有很多柳,用獨木橋體臨屏草草添此闋,懶一回。
坐望江邊柳。
想家山、塔河兩岸,此時紅柳。
應是黃衫都脫去,簇簇新裝偎柳。
似聽見、鶯啼翠柳。
還憶兒時橫青笛,那聲聲、吹老長條柳。
只苦了,門前柳。
戍邊屯墾先栽柳。
那行行、渠堤田,勁楊柔柳。
擋住塵沙綠地,黃雀青鴉棲柳。
人也約、鴛鴦垂柳。
《阮郎歸》哪堪愁更愁
春花春草惹春愁,詩書未解愁。
是非恩怨盡閒愁,
雨悲雲也愁。
今別去,
訴離愁,
天涯各自愁。
問君能有幾多愁,
哪堪愁更愁。
卻道省親歸去後,縱笑談、閒話歪脖柳。
多少事,皆因柳。
《阮郎歸·作茶詞》
黃庭堅烹茶留客駐金鞍。
月斜窗外山。
別郎容易見郎難。
有人思遠山。
歸去後,憶前歡。
畫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殘。
與郎扶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