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飈3
主要技術參數:
旋轉:11
速度:12
控制:11
厚度:2.15/2.20
硬度:39,40,41
尤其在雙方放慢節奏退至中遠台比拼實力時,或在發球搶攻需要“一板過”時,狂飈3的球質更“重”,對方更難防守。
對於近台挑打,“狂飈3”借力較差,遇到力量較小的球時應減小對套膠摩擦的依賴,加強對板的運用。在雙方放慢節奏退至中遠台比拼實力時,“狂飈3”的控制能力得以很好的發揮,吃球吃得透,能獲得更好的手感。
“狂飈”系列比較常見的有“狂飈2”和“狂飈3”。而“狂飈3”又分三種:普狂3,省狂3,國狂3。
國狂3:專供國家隊,質量最好,不允許在市場上流通,但可通過網購等特殊渠道獲得。
省狂3:專供省隊,質量較好,基本不在市場上流通,但可通過網購等特殊渠道獲得。
普狂3:專供業餘愛好者。(適合有一定技術基礎的愛好者)
補充
“狂飈3”在解決40毫米大球所產生的技術影響的同時,特別針對以控制球為主或發力相對較小的運動員而研製。可減少發力時的沉重感,並獲得較長的弧線,有利於對球的控制,在近台即能發揮快攻和弧圈威力。
適合打法:控制/弧圈
備註
40毫米球的重量雖然只是加大了2毫米,但在發球時可以明顯感覺到球感偏重,一般概念上是採取身體素質訓練手段來提高運動員的發球力量,但這種辦法不能作為解決問題的重點手段,而在擊球的加速度、角度等技術手段綜合運用和器材上進行改進才是更為合理的做法。使用“狂飈3”可以明顯減輕發球時的沉重感,原因在於“狂飈3”對球的控制性能出色,在發球過程中選手能很好地藉助膠皮發力,而不是純粹的自身發力。與小球比較,在同樣的擊球力量下,大球的運行速度要慢,弧線相對要短。但使用“狂飈3”,拉出的弧線比較長,在球至底線的同時,能夠保持球在觸台後的高速度和強烈旋轉,使球的速度和旋轉有明顯的延遲性,保持前沖,因此運動員在近台就可以運用快攻和弧圈技術並產生實效。
狂飈系列套膠
狂飈成為中國正手套膠的標桿,並借尼塔庫版狂飈席捲海外,其中藍色包裝尼塔庫狂飆與國內市場版狂飈相同,尼塔庫狂飆PRO相當於“省狂”,另一款尼塔庫狂飆則採用紅雙喜膠皮與日本海綿的組合。此後,還有尤拉版狂飈“戰鼓”出現 。
狂飈2和狂飈3是大球時代的產物,兩者同屬速度型膠皮,狂飈2適合快弧打法,膠粒粗短、粒間距小、形變數小,適合自身力量大的選手,否則難以擊打出中遠台的第二速度和低弧線,狂飈3的適用面更廣,在弧快打法上更勝一籌。
僅就單膠皮而言,狂飈系列較之PF4時期雖有質的突破,但與同時期的729仍難分伯仲。就海綿而言,狂飈時代起用的運海20號海綿,比早期的22號海綿發泡更均勻,手感更柔和,對灌膠更敏感,但也只是漸進,算不上革命。
狂飈的成功,是系統論的成功,它不僅率先改進了膠皮與海綿的貼合,減少了其間膠水層造成的能量損耗和手感阻隔,更是對膠皮海綿進行了“一體化”的設計研發,使整體性能達到最優,也讓中國反膠在中國人的正手重新找回了自信。
此後的紅雙喜套膠,也延續了這種系統論的研發哲學。如G666,專為王皓設計,膠皮保持了超長粘性的特點,但是膠質顯得柔軟,富於彈性,海綿為中高彈性,這樣搭配是為了保持套膠控制的穩定性和摩擦性能。王皓後來改用的天極3,則強調了連續快速擊打的能力,膠皮表面開始變成澀粘結合,增強了韌性,擊球後形變恢復更快,回彈速度快而有威力。
NEO狂飆3
紅雙喜品牌NEO尼傲海綿的獨特技術能夠鎖定海綿能量,使海綿一直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球擊打套膠後,由於NEO尼傲海綿內在勢能的加法作用,賦予桌球充沛動能,從而提高出球速度和力量。
能量充沛的NEO尼傲海綿,與狂飆3膠皮特有的粘性配合,呈現出穩定、高速的弧圈技術,提高了使用者持續相持得分的能力。NEO版狂飆3,出球速度快而沖,具有豐富的弧線變化,旋轉更為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