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狂夫
拼音
kuáng fū
基本解釋
(1)指狂妄無知的人。
(2)古代婦女對人稱自己丈夫的謙詞。《列女傳·楚野辯女》:“既有狂夫昭氏在內矣。”
(3)古代掌驅疫和墓葬時驅鬼的官屬。《周禮·夏官·序官》:“方相氏,狂夫四人。”;《左傳·閔公二年》:“是服也,狂夫阻之。”
引證解釋
1. 無知妄為的人。
《史記·淮陰侯列傳》:“故曰:‘狂夫之言,聖人擇焉。’”
《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飲恨半山堂》:“何物狂夫,敢毀謗朝政如此?”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秦王大怒曰:‘狂夫故犯吾禁!’顧左右:‘炊鑊湯於庭,當生煮之。彼安得全屍闕下,為二十七人滿數乎?’”
2. 用作謙詞。
《後漢書·李固傳》:“固狂夫下愚,不達大體,竊感古人一飯之報,況受顧遇而容不盡乎!”
3.放蕩不羈的人。
《後漢書·獨行傳·譙玄》:“忽有醉酒狂夫,分爭道路,既無尊嚴之儀,豈識上下之別。”
唐杜甫《狂夫》詩:“欲填溝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清孫枝蔚《延令書懷二十二韻》:“小子哀窮叟,狂夫藐達官。”
4. 指悖逆胡為者。
《墨子·非攻下》:“武王乃攻狂夫,反商之周。”
《漢書·息夫躬傳》:“如使狂夫嘄謼於東崖, 匈奴 飲馬於渭水,邊竟雷動,四野風起,京師雖有武蠭精兵,未有能窺左足而先應者也。”
5. 古代婦人自稱其夫的謙詞。
漢劉向《列女傳·楚野辯女》:“大夫曰:‘盍從我於鄭乎?’對曰:‘既有狂夫昭氏在內矣。’遂去。”
唐李白《搗衣篇》:“玉手開緘長嘆息,狂夫猶戍交河北。”
元邊魯《和西湖竹枝詞》:“狂夫歸來未有信,蝴蝶作團飛上城。”
6. 精神病患者。
晉崔豹《古今注·音樂》:“有一白首狂夫,被發提壺,亂流而渡。”
7. 古代掌驅疫和墓葬時驅鬼的人。
《周禮·夏官·序官》:“方相氏,狂夫四人。”
《國語·晉語一》:“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韋昭註:“狂夫,方相氏之士也。”
典故
【原文】
漢韓嬰《韓詩外傳》:孔子南遊,適楚。至於阿谷之隧,有處子佩瑱而浣者。孔子曰:彼婦人其可與言矣乎。抽觴以授子貢,曰:善為之辭,以觀其語。子貢曰:吾北鄙之人也,將南之楚。逢天之暑,思心潭潭。願乞一飲,以表我心。婦人對曰:阿谷之隧,隱曲之氾。其水載清載濁,流而趨海。欲飲則飲,何問婦人乎。受子貢觴,迎流而挹之,奐然而棄之,促流而挹之,奐然而溢之。坐置之沙上,曰:禮,固不親受。子貢以告,孔子曰:丘知之矣。抽琴去其軫,以授子貢,曰:善為之辭,以觀其語。子貢曰:向子之言,穆如清風,不悖我語,和暢我心。於此有琴而無軫,願借子以調其音。婦人對曰:吾野鄙之人也,僻陋而無心,五音不知,安能調琴。子貢以告,孔子曰:丘知之矣。抽絺紘五兩,以授子貢,曰:善為之辭,以觀其語。子貢曰:吾北鄙之人也,將南之楚。於此有絺紘五兩,吾不敢以當子身,敢置之水浦。婦人對曰:客之行,差遲乖人。分其資財,棄之野鄙。吾年甚少,何敢受子。子不早去,今竊有 狂夫守之者矣。詩曰: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謂也。
【注釋】
1. 適,音是,爾雅:適,往也。說文:之也。
2. 瑱,音舔,兩耳旁玉飾。
3. 浣,音換,說文:濯衣垢也。
4. 觴,音傷,酒器。
5. 授,說文:予也。
6. 載清載濁,詩小雅四月之文也。
7. 受,接受。
8. 坐置之沙上,放置於沙上。
9. 不親受,禮記坊記:男女授受不親。按:坊音防。
10.穆如清風,詩大雅烝民之文也。
11. 絺,音吃,細葛也。
12. 紘,音弘,束也。
13. 五兩,周禮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
14. 狂夫,女子謙稱己之丈夫。
15. 南有喬木至不可求思,詩周南漢廣之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