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現場[美劇]

犯罪現場[美劇]
犯罪現場[美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犯罪現場》(CSI: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簡稱CSI,中國大陸譯作《犯罪現場調查》,台灣譯作《CSI犯罪現場》,港澳譯作《滅罪鑑證科》),是一部受歡迎的美國刑事系列電視劇,內容是描述一組刑事鑑識科學家的故事。

犯罪現場

1.犯罪現場

crime scene
犯罪分子作案的地點和遺留有犯罪痕跡、犯罪物品的場
所。
犯罪現場有多種分類。根據現場有無破壞,可分為原始
現場和變動現場。前者指偵查人員到達時沒有遭到改變和破
壞的現場。它能真實、客觀地反映犯罪分子作案的過程、手
段以及其他有關情況,便於發現和提取犯罪遺留的痕跡、物
證,有利於正確分析案情。後者指偵查人員到達時已發生部
分或全部改變的現場。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是颳風、下雨等
自然現象,也可能是人為的因素。現場的改變會給偵查工作
帶來不便。根據現場有無偽裝,分為真實現場和偽裝現場 。
前者指犯罪分子作案時未加以掩飾和偽造的現場。它能直接
反映犯罪分子的犯罪動機、目的和犯罪過程,準確地收集物
證,判斷案情。後者指犯罪分子作案時,對其犯罪行為和目
的故意加以掩飾的現場。它會給偵查工作增加一定的困難 。
此外,當一起案件有幾個現場時,按照犯罪分子活動的先後
順序,分為第一現場、第二現場,甚至第三、第四現場。根
據案件性質又可分為殺人現場、盜竊現場、強姦現場等。
一旦發現犯罪現場,應立即採取現場保護措施,保持案
件發生或發現時的原始狀態,使犯罪痕跡、物證免遭破壞 ,
以利進行現場勘查。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
保護犯罪現場。而基層的公安保衛人員和治安保衛人員負有
保護現場的職責。具體保護措施是:劃定保護範圍,布置警
戒,維持秩序,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區,對露天現場的屍
體、罪犯遺留的足跡和其他物證加以覆蓋,防止日曬雨淋 ;
急救人命,排除險情,扭送和追緝人犯;訪問事主、發現人
和現場周圍民眾,了解案情等。
2.圍繞在形同長輩的組長格里森(威廉-彼特森飾)周圍的,是由幾個偵探專家組成的拉斯維加斯犯罪現場調查小組,他們的主要日常任務是研究犯罪現場,發現的蛛絲馬跡,以追蹤罪犯。影片往往從最初犯罪現場的一幅幅靜態畫面開始,伴隨著調查層層深入,困惑和混亂也隨之而來。直到所有線條一一理開,這幅靜態的畫面再次出現,人們對其中的暗示才恍然大悟,一個故事也即告終結。為了達到這一微妙效果,劇中的每個細節都非常重要:一隻鞋或是耳朵的紋印,一絲頭髮或者衣服上的一縷纖維;受害者或嫌疑人身上的一點化學物品痕跡……在第一季中,格里森說:“昆蟲學是我們的朋友”(從死者身上找到的昆蟲,他可以斷定死亡的時間或者他的最後用餐時間)。這句話想要強調的是:正是通過那些無窮小的事物,那些低於人類的生命,他們找到了辦案線索。
在美國,《犯罪現場》是最近五年系列劇最普遍的形式(打破它的是《24》),是它將《急診室的故事》從電視台收視率的榜首上拉下來,和《老友記》、《欲望城市》、《人在江湖》、《24》一起,成為過去的10年間最引人注目的系列劇。《犯罪現場》的製片公司是“JERRY BRUCKEIMER”(《珍珠港》,《壯志凌雲》的同一製片公司),編劇兼導演是安東尼-朱克,製片人則是大名鼎鼎的布魯克-海默。
這部系列劇的劇情結構比較單一,每集都以罪案發現開場,很快再和另一起或兩起案件交織在一起。作為一部篇幅龐大的現代系列劇,影片採用隨時間推進逐漸深入案件的方式,用一種及其接近案件本身的獨特視角來拍攝,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帶領觀眾,一起走進偵破過程,這相當過癮。另外,劇中主人公的言行舉止,往往是一種冷漠、客觀、純科學的態度,對個別觀眾來說,比如迷戀《老友記》和《欲望城市》的朋友,這種缺乏人物性格刻畫的方式可能就顯得令人難以接受,但這和整齣戲的基調相當吻合。
 

《電影手冊》評價

90年代的美國系列劇基本在兩種比鄰的觀點中搖擺,一種是“真理在別處”,譬如系列劇《X檔案》及完全仿真的以法律調查為主題的系列片《PRACTICE》;另一類,就是系列劇《犯罪現場》。就象出乎人們想像的德.帕爾馬的《蛇眼》、《blowout》和Kurosawa的《Rashomon》,劇作隱藏的深層含義是:“真理是恐懼的,但它就在這裡。”這部電視劇可謂是一個真理的總結,精益求精的圖象和合成使得本片成果斐然,在系列劇的探索中該片已經穿過了一條神奇的現代之路。

其它

文化藝術,生活娛樂,人物百科,社會人文,中外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