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西的偏好誤識分權論

特里西的偏好誤識分權論簡介

美國經濟學家特里西RICARD W·Tresch)在1981年出版的《公共財政學》("Pbulic Finance",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1981)中指出: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品的過程中可能回失誤。因此地方政府的存在是合理的。

特里西針對以往分權理論中的疏漏,提出了“偏好誤識”的分權理論。特里西認為,以往的分權理論都把中央政府構想為全知全能的賢人政府,他們具有所有適當的政策工具,對於全體公民的消費偏好的認識和了解都是準確無誤的。尤其是,這些理論還假定,中央政府是了解社會福利函式的偏好序列的,因此,當地區之間發生衝突時,中央政府出面調停地區衝突和收入在不同地區之間的分配問題是適宜的。如果這樣,那么地方政府就沒有分權的必要了,它們只須按照中央政府的旨意辦事,就能實現公共產品提供的最優了。

由此看來,以往的分權理論由於把中央政府放在最優的環境下來進行分析,而沒有考慮到中央政府有可能錯誤地認識社會偏好,從而錯誤地把自己的偏好強加於全民頭上的可能性。“偏好誤識”問題的提出,對於中央政府對全民偏好的認識的準確性,從而其有無代表性提出了質疑。特里西通過數學模型證明,如果一個社會能夠獲得完全的信息,並且經濟活動也是完全確定的,那么,由中央政府還是由地方政府來對社會公眾提供公共產品都是無差異的。但是,社會在經濟活動中並不是完全具有確定性的。假定地方政府相當了解本地區居民的偏好,它能以完全的確定性確知公眾的個人偏好中的邊際消費替代率,而中央政府則對全體公眾的偏好了解得不甚清楚,那么,中央政府在確定公眾的邊際消費替代率時是帶有隨機性的,因此它在提供公共產品的過程中就會發生偏差,公共產品不是提供過多,就是提供不足。在此情況下,迴避風險的社會就會偏向於讓地方政府來提供公共產品。

關於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的不確定性更小的假定是否得當呢?應該說,在公共產品與居民偏好的關係上,這一假定是有根據的。這是因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所管轄的居民之間隔距甚遠,這種距離對於信息的傳遞是有著相反的效應的。因此,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產品過程中會面臨一些不確定性。如果不確定性是距離遠近的一個函式,那么,只要這類不確定性存在,理論上就應當要求地方自治來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由此看來,特里西是從信息傳遞存在著距離阻隔,從而使中央政府在了解公眾的邊際消費替代率時帶有隨機傾向,即帶有偏好誤識這個方面提出了地方自治的必要性。偏好誤識理論所揭示的不確定性,是地方分權主義的一種更為有力的理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