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改通過
2017年12月2日,美國參議院以51票對49票通過稅改法案。該事件再次吸引了全球關注,其中最有代表性有三種觀點:一是“陰謀論”,認為美國稅改是針對中國的“稅收戰爭”;二是“讚歌論”,認為美國稅改將引發企業回歸,最終稅收不減反增;三是“不負責任論”,認為美國稅改是“美國優先”內顧型政策的突出體現,必將引起全球競相減稅。
此前眾議院已通過眾議院版稅改法案,接下來參眾兩院將就最終版本進行協商。如果此次稅改法案能通過,將成為自里根政府以來最大的稅改法案。此次稅改旨在通過簡化稅法、鼓勵企業增加投資、刺激居民消費,使美國企業稅率與其他國家相比更具競爭力,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在個人所得稅方面,眾議院版本將聯邦個人所得稅率從7檔簡化為4檔,最高聯邦個人所得稅率維持在39.6%不變;參議院版本仍維持聯邦個人所得稅率7檔,但最高聯邦個人所得稅率降至38.5%。二是將企業所得稅從35%大幅降至20%。此外,對跨國企業目前為避稅而囤積在海外的2.6萬億美元利潤,只需一次性繳納14%便可合法匯回美國。三是將目前的全球徵稅體制轉變為屬地徵稅體制,對海外子公司股息所得稅予以豁免。但同時,此次稅改針對跨國企業新增了20%的“執行稅”,以限制這些企業通過和美國以外分支機構的內部交易來避稅。
稅改原因
特朗普政府強調“美國優先”,並且在政治、經濟、國際事務上多重收縮,無不是認為本國的國際絕對影響力和競爭力相對下降後作出的對應。如此,就比較容易理解,特朗普稅改是美國當前進行一系列收縮政策的一部分。
要考慮以美國為首的已開發國家不斷推進收縮政策的背景。所謂“收縮”政策,一種是在降低在國際政治等事務上的干預程度,降低國際公共服務和產品的提供,比如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明確表示不願意在全球環保事業上再做承諾、做貢獻;一種是加大國內經濟、貿易保護力度,加大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往、交易溝壑、壁壘,比如美國號稱要增加貿易關稅,進行“雙反”等調查。這些都是比較負面的“收縮”方式,旨在通過不讓自己的“肥水”流出去,不讓別人對自己“占便宜”,來實現國內經濟的“擠入”效應。相較而言,減稅本身更注重減小政府對企業和居民的干涉,加強對企業的吸引力,增加居民消費能力。
最重要的是,減稅體現了國家對於企業的重視。國家經濟的繁榮,從來離不開企業的繁榮。正是基於這種認識,降低稅率,是為了製造更良好、更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讓企業願意來到此地,願意紮根於此。這不僅是美國的共識,也是全球的共識。
唐納德·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多次提及的大規模稅改計畫,是其經濟政策的核心之一。該稅改計畫涉及在美國的所有企業和個人,減稅規模高達4.4萬億美元,是自里根時代以來最大規模的稅改。
美國貧富差距較大
通常情況下,基尼係數處於0.3—0.4表示收入相對合理,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一般已開發國家的基尼係數在0.24—0.36,相比之下,美國的基尼係數較高,近些年來,維持在0.46之上,表明美國貧富差距較大。
2017年4月,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和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加里·科恩舉行發布會,正式陳述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最新稅改計畫。史蒂文·姆努欽在發布會上表示,特朗普稅改將降低美國家庭尤其是中產家庭的稅收壓力。不過關於這點,市場上還存在一些其他看法。《紐約時報》發表題為《特朗普的稅改計畫將令數萬億美元的財富從美國的保險柜中轉移到富人手上》一文,表示在美國,真正被遺產稅影響的只有金字塔最頂尖的那5000多名巨富,所以廢除遺產稅看似很美好,結果卻是令像特朗普這樣的巨富逃掉了一大筆稅金。同時,文章還分析指出,特朗普除了在個稅上把針對富人的最高檔的稅率下調,還進一步廢除了一種讓富人很頭疼的“替代性最低限額稅”,然而這種稅原本就是為了迫使那些利用稅收優惠政策躲避納稅的高收入者而專門設計的。美國華盛頓布魯金斯學院的經濟學家威廉姆·G·蓋爾估算發現,特朗普減稅計畫中50%的好處,都會流向美國社會階層中那1%的巨富階層。
鼓勵美國企業境外利潤回流
史蒂文·姆努欽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稅改的核心原則是讓企業稅更具競爭力,讓美國企業將境外利潤投資美國創造就業。據瑞銀統計,微軟在境外持有的利潤高達1240億美元,蘋果緊隨其後,為1098億美元。為鼓勵美國公司將境外利潤帶回美國,稅改將徵稅體系由屬人制變為屬地制,這將大幅降低境外利潤回流成本。此外,企業所得稅率的大幅降低,將增加企業盈利,促進企業投資,進而增加就業。
提振美國實體經濟
特朗普2017年8月30日公布其稅收改革的目標,表示希望通過簡化稅法、降低公司稅、為中產階級減稅、鼓勵美國企業將囤積在境外的利潤匯回國內的四大稅改目標來提振美國實體經濟。2016年8月,特朗普在底特律演講時表示:"美國優先’經濟政策的核心就是全面減稅,他將啟動自上世紀80年代羅納德·里根執政以來的最大規模稅改,將聯邦個人收入所得稅簡化為12%、25%和35%。”里根政府的減稅措施主要體現在1981年的《經濟復甦和稅收法案》以及1986年的《稅制改革法案》上。里根任期結束,1989年1月11日在白宮發表告別演說時表示:“常識告訴我們,當你必須為某件商品交納大筆稅款時,人們就會減少生產這種商品。因此,我們削減了國民的稅率,而國民卻比以往生產更多。我國的經濟就像一棵被修剪過的大樹,現在生長得更加迅速,更加根深葉茂了。家庭純收入提高了、貧困率下降了、工商界興旺發達、科研和新技術迅猛發展,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出口更多,因為,美國的企業變得更具競爭力了。”
稅改進程及存在的分歧
美國稅收立法程式需要經歷以下階段:行政部門準備提案;眾議院辯論;參議院辯論;對眾參兩院的協調;總統意見;國會對總統意見的表決。11月17日,眾議院通過了共和黨版本的《減稅和就業法案》。儘管在眾議院成功闖關,但是對共和黨人來說,由於參眾兩院的稅改版本有所不同,因此通關參議院的難度較大。
特朗普的稅改進程
2016年6月24日,保羅·瑞恩和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凱文·布拉迪推出了政綱“更好的道路——更具自信的美國願景”,從六大方面對共和黨的政策藍圖進行了描繪,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全面稅制改革方案藍圖。
2016年9月28日,特朗普宣布大規模的稅收改革計畫。
2017年4月27日,白宮正式公布特朗普此前宣揚的稅改法案。
9月27日,美國政府、眾議院籌款委員會與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發布了稅制改革方案的框架性檔案。
10月5日,眾議院批准2018年預算決議,表明稅改取得首個實質性進展。
10月20日,參議院表決通過了2018財年預算案,這是聯邦稅制改革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0月26日,由於參議院對議案有修正,眾議院再次投票,以216票對212票批准了2018財年預算案,採納參議院通過的預算提案,即允許聯邦政府在未來10年新增1.5萬億美元赤字,真正為稅改的順利通過鋪平道路。
11月2日,眾議院共和黨稅改方案要點發布。
11月9日,參議院共和黨公布稅改計畫,個稅、企業所得稅、遺產稅等方面與眾議院分歧較大。
11月17日,眾議院版本稅改議案獲得通過,投票結果為227票贊成、205票反對。
12月1日,參議院版本稅改議案獲得通過,投票結果為51票贊成、49票反對。
稅改存在的分歧
美國參眾兩院稅改方案存在較大不同,主要的不同之處在於參議院版企業稅率從35%降至20%,推遲到2019年生效,而眾議院希望明年生效;在個稅上,參議院版保留7個級別的稅率,12%的稅率取代目前的15%稅率,最高稅率略有下降,而眾議院希望將稅率由7個級別降至4個;此外,參議院主張將遺產稅的豁免額翻倍,並非消除,而眾議院計畫在6年後廢除遺產稅。
下階段,參議院和眾議院將成立聯合委員會協調,提出兩院均同意的稅改法案修改稿。眾議院和參議院再次表決通過後,將提交總統簽字,法律才可以生效。
稅改影響
美國稅改有沒有“外溢”效應?有。美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經濟、金融等地位決定了其全球影響力,所謂“外溢”是一貫的。而美國對中國的“外溢”影響日漸受到重視,主要原因並非美國的影響力在擴大,而是因為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日益提高,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升,與美國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因此,我們在一些方面與美國的市場競爭更為直接和激烈。基於此,兩國政策變化對對方的影響變得更大,雙方也會對對方的政策變化更為敏感,我們需要適應這一點。
從美國稅改方案本身看,其不確定性仍然很強。儘管稅收基金會估計稅改將令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加逾9%,實際薪酬增加8%,還能創造至少200萬份新的永久的全職工作。但美國智庫TPC的最新報告顯示,綜合考慮總需求、勞動力供應、儲蓄和投資等因素後,長期看其對美國經濟成長的影響微乎其微。美國不少經濟學家提出明確的反對意見,認為這有可能誘發更高的通脹。美國稅收政策中心估計,稅改將令美國聯邦收入在2017-2027年減少2.4到2.5萬億美元,在2027-2037年減少3.4萬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局測算,這會在接下來十年中增加美國預算赤字1.5萬億美元。
由此可見,美國稅改即使在短期內成功刺激經濟,吸引全球資本流向美國,使企業更願意在美國投資,對中國造成競爭性“擠出”,長期效果仍然堪憂。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對於吸引企業及投資的態度。這種態度不僅是手段,也是目的。無論在短期或長期,對企業的重視,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環境,增強本國對企業的吸引力,才是增加國家經濟競爭力的核心之一。
美國稅改的影響,主要是在市場中競爭力此消彼長的影響。
美國主要稅種
“美國的聯邦、州、地方三級政府根據權責劃分,對稅收實行徹底的分稅制,因此,總體上美國的稅種分為聯邦稅、州稅和地方稅。聯邦稅以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稅和企業所得稅為主,此外還有消費稅、遺產及贈與稅等;州政府及地方政府徵收州所得稅、特許規費、消費稅、使用稅及財產稅等。下面就介紹下美國三個主要稅種——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稅和企業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聯邦政府稅收的主要來源,占聯邦財政收入近50%。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對象是美國公民和居民來源於全球的所得,非美國居民來源於美國境內的所得。繳付方式主要有四種:夫妻聯合報稅、夫妻分別報稅、以家庭戶主形式報稅和單身個人報稅。美國的個稅稅率採取的是大部分國家通用的累進稅制,根據收入分成10%、15%、25%、28%、33%、35%以及39.6%共7個等級。
社會保險稅
美國聯邦保險稅是作為老年、遺屬、傷殘、醫療保險的資金來源而徵收的一種特殊的稅收,近些年來,社會保險稅占聯邦財政收入的40%左右,它的徵收對象是工薪收入或經營收入,分別由雇員、僱主和自營人員交納。此外,鐵路職工也包括在聯邦社會保障計畫之中,但是有其獨立的一套制度。社會保險稅的徵收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採取源泉扣繳,一種是採取自行申報繳納。
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是聯邦政府繼個稅和社會保險稅之後的第三大聯邦稅進項,該稅採用累進稅率制。近些年來,企業所得稅占聯邦財政收入的10%左右。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為居民公司和非居民公司,居民公司就其來源於全世界的所得納稅,非居民公司僅就其來源於美國境內的所得納稅。上述所得主要包括:經營收入、資本利得、股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勞務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根據企業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美國所得稅稅率分為8個級別,其中,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的總所得減去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稅法允許扣除的各種費用和損失後的餘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