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簡介
特古西加爾巴的市中心是一個大廣場。中央是“莫拉桑公園”,裡面矗立著宏都拉斯民族英雄、中美洲獨立運動時期的傑出活動家弗朗西斯科·莫拉桑的塑像。公園後面是中央政府大廈,左面是聖米格爾大教堂,該教堂建於殖民統治時期,塔頂有一座古老的西班牙鍾。右面是國家博物館,裡面保存著各種歷史文物和動植物標本。喬盧特卡河從特古西加爾巴市區流過,河的右岸是坐落在山麓丘陵上的老城區,為商業、行政中心,周圍是居民區。老城區的街道比較狹窄,建築物色彩柔和,居民的陽台多為懸掛式。河的左岸是新城,地勢平坦,多為現代化高樓大廈,議會大廈、中央銀行、總統府均在這裡。
著名的蘇亞巴聖母院是宏都拉斯的藝術聖地,坐落在市郊的蘇亞巴鎮上,這裡保存著一座大約80厘米高、雕工細膩、價值連城的聖母像,人稱蘇亞巴聖母保護神。此外,這裡還匯集了雕塑、印第安人的手工藝品等宏都拉斯的民族藝術精華。“聯邦”公園坐落在海拔1300米的皮卡喬山上,裡面有一個熱帶植物園,公園內景色優美,樹木繁多。
城市歷史
特古西加爾巴在印第安語中是“銀山”的意思。1550—1560年間,一些西班牙人奉皇家之命來到這裡尋找礦藏,1578年在當地居民的幫助下發現了大銀礦,建立了聖•米格爾•德•特古西加爾巴皇家礦山。當時的檔案沒有記載建礦的日期,但根據西班牙人的習慣,發現一個地方就用這一聖日的聖徒名字命名,聖•米格爾的聖日是9月29日,這一天就成了特古西加爾巴建立的日子。1579年,瓜地馬拉都督府決定在這裡建立政權機構,並派來村長。1762年,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改為鎮。到18世紀中葉,特古西加爾巴成為中美洲最富有的三大城市之一。1821年9月15日,宏都拉斯獨立,1849年特古西加爾巴被定為首都,1880年被定為永久性首都,1938年與科馬亞圭拉合併成宏都拉斯中央區至今。城市交通
由於特古西加爾巴四周群山環抱,地形十分險要,幾次修築鐵路的嘗試都未成功,因此,特古西加爾巴為世界上少數不通鐵路的首都之一。主要由城南的國際機場與國外溝通,也有公路與國內及鄰國相通。
人口情況
特古西加爾巴人口中50%以上為梅茲提索人,其它為印第安人、穆拉托人、桑波人、黑人和白人,絕大多數人信奉天主教,居民講西班牙語。
城市經濟
特古西加爾巴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香蕉、咖啡以及棉花、椰子、菸草、甘蔗等。經濟活動和人口主要集中在特古西加爾巴的中西部,東部人口稀少。工礦業多小型企業,有紡織、菸草、製糖、乳品、木材加工、冶金、化學等。礦業以銀礦開採為主。輸出以香蕉、咖啡為大宗,約占出口總值的一半以上,還有木材、馬尼拉麻和礦產品;進口紡織品、食品、機器設備、石油製品等。主要節日
新年(1月1日)復活節(4月13-16日)巴斯蒂利亞日(4月14日) 勞動節(5月1日)
獨立日(9月15日)莫拉桑日(10月3日)
宏都拉斯發現日(10月12日)建軍節(10月21日)
聖誕節(12月25日)
習俗禮儀
和特古西加爾巴人相處要注意,宏都拉斯與薩爾瓦多不合,說話時應注意。宏都拉斯國人種複雜,人們對於政治興趣高昂。當地商人自尊心很強,所以,生意不好做。一旦有了交情之後,生意就好做了。談判生意,往往需要比較多的時間,盲目從事,往往會致意外的失敗。和特古西加爾巴當地的商人成了至交之後,每有交易時,也都必須訂立契約,並不得疏於資信調查,否則,一旦發生糾紛,就後悔莫及了。至於資信調查,是可以委託律師辦理的,但是,必須找個有實力,而且在政府機構內吃得開的人,才能獲得可的次讎材料。天主教徒忌諱“13”這個數字,尤其13號是星期五,遇上此日子,一般不要舉行活動.
特古西加爾巴人喜歡跳舞,舞會一般都要延續7、8天。參加舞會的人都要穿上華麗的衣服。人們大都穿西裝,尤其在重要的場合,穿西裝的人更多。但平時,一般人穿西裝比較隨便,沒有嚴格的講究。印第安人在重大的節日都穿自己的民族服裝。城市居民主要吃西餐,多吃大米、玉米、豆類,飲料是啤酒、可口可樂、咖啡和玉米釀成的飲料。特古西加爾巴的水果品種較多,有香蕉、芒果等。特古西加爾巴人以過分飲酒為自豪,他們認為最讓人生氣的事是吃過自己酒席的家庭或部落不回請自己。
特古西加爾巴人的禮節與墨西哥等拉美人相似,見面都要行握手禮和親吻禮,互致問候。告別時同樣要握手或親吻。特古西加爾巴人的禁忌與墨西哥等拉美國家相似。
氣候資料
日期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平均最高氣溫(攝氏度) | 1961—1990 | 25.7 | 27.4 | 29.5 | 30.2 | 30.2 | 28.6 | 27.8 | 28.5 | 28.5 | 27.3 | 26.0 | 25.4 |
平均氣溫(攝氏度) | 1961—1990 | 19.5 | 20.4 | 22.1 | 23.4 | 23.6 | 22.6 | 22.1 | 22.4 | 22.2 | 21.5 | 20.4 | 19.7 |
平均最低氣溫(攝氏度) | 1961—1990 | 14.3 | 14.5 | 15.5 | 17.1 | 18.2 | 18.2 | 18.0 | 18.0 | 17.9 | 17.6 | 16.3 | 15.0 |
降雨量(毫米) | 1961—1960 | 5.3 | 4.7 | 9.9 | 42.9 | 143.5 | 158.7 | 82.3 | 88.5 | 177.2 | 108.9 | 39.9 | 9.9 |
降雨日數 | 1960—1990 | 1.0 | 1.0 | 1.0 | 2.0 | 9.0 | 12.0 | 9.0 | 9.0 | 13.0 | 10.0 | 4.0 | 2.0 |
日平均日照(小時) | 1970—1990 | 7.1 | 8.2 | 8.7 | 8.1 | 7.0 | 5.7 | 6.2 | 6.6 | 6.1 | 6.5 | 6.6 |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