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車
翻車是約公元200多年,魏國(今陝西)馬鈞發明的。馬鈞當時在魏國作一個小官,經常住在京城洛陽,當時在洛陽城裡,有一大塊坡地非常適合種蔬菜,老百姓很想把這塊土地開闢成菜園,可惜因無法引水澆地,一直空閒著。馬鈞看到後,就下決心要解決灌溉上的困難。於是他又在機械上動腦筋。經過反覆研究、試驗,他終於創造出一種翻車,把河裡的水引上了土坡,實現了老百姓的多年願望、馬鈞創適的這種翻車,"其巧百倍於常",用時極其輕便,連小孩也能轉動。它不但能提水,而且還能在雨澇的時候向外排水。可見進步之多,功效之高。這種翻車,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工具之一,從那時起,一直被我國鄉村歷代所沿用,直至實現電動機械提水以前,它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設計原理
踏車
這種水車是在更早以前用來吸水灑路的翻車的基礎原理上,再加以改進制成的。馬鈞設計的翻車結構巧妙,能夠連續不斷地將水提上來。(翻車分為手拉與腳踏兩種,馬鈞 當時設計的依記載為手拉式)。翻車也叫踏車、水車。其結構是以木板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一小輪軸。另一端有一大輪軸,固定於堤岸的木架上。用時踩動拐木,使大輪軸轉動,帶動槽內的連續帶狀板葉刮水而上,利用鏈輪傳動原理,以人力(或畜力)為動力,帶動木鏈周而復始地翻轉,裝在木鏈上的刮板就能順著水槽把河水提升到岸上,不斷灌水到地勢較高的田地。
牛轉翻車
到了唐宋時期,翻車已經成為常用農具,由數以千計的農村輪匠大量製造。在828年,它的規格標準化了。《舊唐書》寫道 :
太和二年二月,皇宮發出水車的標準樣品,並下令京兆府人民製造大量這種設備,分給鄭白渠兩岸的人民用來灌溉水田。
內出水車樣,令京兆府造水車,散給緣鄭伯渠百姓,以溉水田。
後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動力的水轉龍骨車,利用牛拉使齒輪轉動的牛拉翻車。以及利用風力轉動的風轉翻車。廣東等地用手搖的較輕便,施於田間水溝,稱“手搖拔車”。元代王禎《農書》繪製了不同動力的龍骨水車的圖譜,其中人力水車有腳踏、手搖等,畜力水車有牛車、驢車等,為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改繪的三種龍骨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