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和危害
本病以前僅局限於非洲地區,在非洲中南部流行比較嚴重,近十年已傳到非洲北部地區。1988年埃及首次發現本病,1989年以色列也發現本病。該病目前還在一些國家中持續發生,且有不斷蔓延的趨勢,發病率每年都有變化。1987年中國在從某國引進牛的牛群中發現了該病。
由於病牛消瘦,產奶量下降,以及皮張鞣製後發生結節處出現盂狀凹陷或孔洞,使其利用價值降低,造成極大經濟損失。
病原
該病毒對外界物理及化學因素具較強抵抗力,在pH6.6~8.6之間可長期存活,在4℃甘油鹽水或細胞培養液中可存活4~6個月,在乾燥痂皮中可存活1個月以上,-80℃下保存病變皮膚結節或組織培養液中的病毒可存活10年。病毒對氯仿和乙醚和敏感,十二烷基矽酸鈉溶液能很快將其滅活,甲醛等消毒劑可殺滅該病毒。
流行病學
該病毒的自然宿主主要是牛,各種品種的牛均易感。水牛、家兔、綿羊、山羊、長頸鹿和黑羚羊等也可能感染。患病牛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病毒存在於病牛的皮膚結節、肌肉、血液、內臟、唾液、鼻腔分泌物及精液中,病牛恢復後常帶毒3周以上。該病主要通過節肢動物進行機械性傳播,也可能通過飲水、飼料或直接接觸而傳播,故發病有一定的季節性。流行地區本病的發病率差異很大,即使在同一疫區的不同農場中發病率也不一樣,通常為2%~20%,個別地區達80%以上;死亡率通常為10%~20%,有時達40%~75%。
臨床症狀
自然感染的潛伏期2~5周,實驗感染為4~12天,通常為7天。
病牛體溫升高可達40℃以上,呈稽留熱型並持續7天左右。初期表現為鼻炎、結膜炎,進而表現眼和鼻流出黏膿性分泌物,並可發展成角膜炎。泌乳牛產奶量降低。體表皮膚出現硬實、圓形隆起、直徑20~30毫米或更大的結節,界限清楚,觸摸有痛感,一般結節最先出現於頭部、頸部、胸部、會陰、乳房和四肢,有時遍及全身,嚴重的病例在牙床和頰內面出現肉芽腫性病變。皮膚結節位於表皮和真皮,大小不等,可聚集成不規則的腫塊,最後可能完全壞死,但硬固的皮膚病變可能持續存在幾個月甚至幾年。有時皮膚壞死可招引蠅蟲叮咬最後開成硬痂,脫落後留下深洞;也可能繼發化膿性細菌感染和蠅蛆病。
病牛體表淋巴結腫大,以肩前、腹股溝外、股前、後肢和耳下淋巴結最為突出,胸下部、乳房、四肢和陰部常出現水腫。四肢部腫大明顯,可達3~4倍。眼、鼻、口腔、直腸、乳房和外生殖器等處黏膜也可形成結節並很快形成潰瘍。重度感染牛康復緩慢,可形成原發性或繼發性肺炎。泌乳牛可發生乳房炎,妊娠母牛可能流產,公牛病後4~6周內不育,若發生睪丸炎則可出現永久性不育。
發病機理變化
剖檢病變主要表現在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處黏膜,尤以口、鼻、咽、氣管、支氣管、肺部、皺胃、包皮、陰道、子宮壁等的病變明顯。
通常在結節附近還出現明顯的炎症反應,皮下組織、黏膜下組織和結締組織有漿液性、出血性滲出液,呈紅色或黃色。皮膚最初病變為水腫、表皮增生及上皮樣細胞浸潤,隨後出現淋巴細胞、漿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真皮和皮下組織的血管和淋巴管形成栓塞,出現血管炎、血管周圍炎和淋巴管炎,血管周圍細胞聚集成套狀。在上皮細胞、平滑肌細胞、皮腺細胞、浸潤的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內可觀察到圓形或卵圓形、嗜伊紅染色的胞漿內包涵體。這些包涵體呈圓形或卵圓形,表面有球狀突起,周圍有暈圈。
由於淋巴液的聚集和滲出,可引起皮炎、肌炎及淋巴炎,並通過感染淋巴結使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一肢或多肢及前腹壁腫脹,患畜跛行可能與四肢腫脹有關。
診斷
根據臨診症狀不難對本病作出初診;但確診還需實驗室診斷。
1.動物接種:將抗生素處理過,疑為該病的皮膚病變組織接種動物,即可提供病原性依據,又可提供分離病毒及供其他試驗項目用新鮮材料。
2.病理學診斷:根據剖檢所見及病變皮膚病理學組織學檢查,發現表皮壞死,血栓形成,細胞浸潤,胞漿包涵體可作為依據。
3.病毒分離:常用高陽或牛睪丸細胞,羊或牛腎細胞。
4.電鏡觀察:新生皮膚結節中有大量病毒粒子,負染後很容易觀察到磚形病毒粒子。
5.血清學檢測:血清中和試驗或間接免疫螢光試驗。
防制
在進口牛中一旦檢出該病,全群牛退回或全群撲殺並銷毀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