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歐洲史(第二卷)

內容介紹

以恢復秩序和尋求進步為邏輯主線,全面、深入地闡述了歐洲自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的歷史進程,突出從舊制度到革命時代的變革,以及實現這種變革的各種矛盾因素與催化力量。在經受了痛苦的社會變革之後,歐洲精英竭盡全力重建秩序,君主制試圖走向“絕對化”。新舊權力工具和權威象徵的混合產生了“舊制度”,等級製得到鞏固,分裂和不穩定因素受到遏制。1750年之後,在啟蒙運動等因素的推動下,對秩序的追求開始讓位於對進步的探求,由於多個領域的革命性變化,看似不可動搖的“舊制度”最終土崩瓦解。法國大革命開啟了“新制度”,催生了現代社會,對秩序和進步的新一輪求索由此再度開始。

作品目錄

地圖與案例小品序言:歷史的價值導論:歐洲,1648—1815年第一章神權君主制問題 一、波旁王朝時期的法蘭西 二、斯圖亞特王朝時期的英格蘭 三、天才的世紀與常人的世紀 四、本章小結第二章舊制度 一、經濟“革命” 二、已有的強國 三、新來者 四、戰爭和外交(1713—1763) 五、本章小結第三章啟蒙運動 一、背景 二、核心觀念 三、規劃 四、開明的絕對主義 五、俄國(1725—1825) 六、喬治三世和美國獨立 七、對啟蒙運動的挑戰 八、本章小結第四章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 一、法國大革命 二、君主制的解體 三、第一共和國 四、拿破崙和法蘭西 五、拿破崙和歐洲 六、結論 七、本章小結大事年表中英文辭彙對照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