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氣腫疽俗稱黑腿病或鳴疽,是一種由氣腫疽梭菌引起的反芻動物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其特徵是局部骨胳肌的出血壞死性炎、皮下和肌間結締組織鰓液出血牲炎,並在其中產生氣體,壓之有捻發者,嚴堂者常伴有駐行。一、病原
本病病原是氣腫疽梭菌,革蘭氏陽性,有周身鞭毛能運動,在體外可形成芽胞,專性厭氧,芽胞的抵抗力極強,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在液體中的芽胞可耐受20分鐘煮沸,0.2%升汞在10分鐘內殺死芽胞,3%福馬林15分鐘殺死,鹽醃肌肉可存活2年以上,在腐敗肌肉中可存活6個月。在自然條件下,氣腫疽主要侵害黃牛。
本病的傳染源主要是病畜,傳遞因素是土壤。病畜體內的病菌進入土壤,以芽胞形式長期生存於土壤,動物採食被這種土壤污染的飼料和飲水,經口腔和咽喉創傷侵入組織,也可由鬆弛或微傷的胃腸黏膜侵入血流而感染全身。
本病常在地區的牛、6個月齡至3歲間容易感染,但幼犢或其他年齡的牛也有發病的,肥壯牛似比瘦牛更易患病。
氣腫疽梭菌為兩端鈍圓的粗大桿菌,長2-8微米,寬o.5-0.6微米。能運動、無莢膜,在體內外均可形成芽胞,能產生不耐熱的外毒素。芽胞抵抗力強,可在泥土中保持5年以上,在腐敗屍體中可存活3個月。在液體或組織內的芽胞經煮沸20分鐘、o.2%升汞10分鐘或3%福馬林15分鐘方能殺死。
二、流行特點
自然感染一般多發於黃牛、水牛、奶牛、氂牛、犏牛易感性較小。發病年齡為0.5-5歲,尤以1-2歲多發,死亡居多。豬、羊、駱駝亦可感染。病牛的排泄物、分泌物及處理不當的屍體,污染的飼料、水源及士壤會成為持久性傳染來源。該病傳染途徑主要是消化道,深部創傷感染也有可能。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有一定季節性,夏季放牧(尤其在炎熱乾旱時)容易發生,這與蛇、蠅、蚊活動有關。
三、症狀
潛伏期3-5天,最短1-2天,最長7-9天,牛發病多為急性經過,潛伏期3-5天,往往突然發病,體溫達41℃-42℃,早期出現輕度跛行,食慾和反芻停止。相繼在多肌肉部位發生腫脹,初期熱而痛,後來中央變冷無痛。患病部皮膚乾硬呈暗紅色或黑色,有時形成壞疽,觸診有捻發音,叩診有明顯鼓音。切開患部皮膚,從切口流出污紅色帶泡沫酸臭液體,這種腫脹發生在腿上部、臀部、腰、薦部、頸部及胸部。此外局部淋巴結腫大。食慾反芻停止,呼吸困難,脈搏快而弱,最後體溫下降或再稍回升。一般病程1-3天死亡,也有延長到10天的。若病灶發生在口腔,腮部 腫脹有捻發音。發生在舌部時,舌腫大伸出口外。老牛發病症狀較輕,中等發熱,腫脹也輕,有時有疝痛臌氣,可能康復。主要病變,屍體顯著膨脹,鼻孔流出血樣泡沫,肛門與陰道口也有血樣液體流出,肌肉豐滿部位有捻發音。皮膚表現部分壞死。皮下組織呈紅色或黃色膠樣,有的部位雜有出血或小氣泡。胸、腹腔及心包有紅色、暗紅色滲出液。
四、病理變化
屍體迅速腐敗和臌脹,天然孔常有帶泡沫血樣的液體流出,患部肌肉黑紅色,肌間充滿氣體,呈疏鬆多孔之梅綿狀,有酸敗氣味。局部淋巴結充血、出血或水腫。肝、腎呈暗黑色,常因充血稍腫大,還可見到豆粒大至核桃大之壞死灶;切面有帶氣泡之血液流出,呈多孔海綿狀。其他器官常呈敗血症的一般變化。五、診斷
根據流行特點、典型症狀及病理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其病理診斷要點為:1、豐厚肌肉的氣性壞疽和水腫,有捻發音;
2、豐厚肌肉切面呈海綿狀,且有暗紅色壞死灶;
3、豐厚肌肉切面有含泡沫的紅色液體流出,井散發酸臭味。炭疽、巴氏桿菌病及惡性水腫也有皮下結締組織的水腫變化,應與氣腫疽相區別。炭疽、巴氏桿菌病與氣腫疽之區別參見本節炭疽病之診斷。氣腫疽與惡性水腫的區別:惡性水腫的發生與皮膚損傷病史有關;惡性水腫主要發生在皮下,且部位不定;惡性水腫無發病年齡與品種區別。
六、預防治療
本病的發生有明顯的地區性,有本病發生的地區可用疫苗預防接種,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病畜應立即隔離治療,死畜禁止剝皮吃肉,應深埋或焚燒。病畜廄舍圍欄、用具或被污染的環境用3%福馬林或0.2%升汞液消毒,糞便、污染的飼料、墊草均應焚燒。
在流行的地區及其周圍,每年春秋兩季進行氣腫疽甲醛菌苗或明礬菌苗預防接種。若已發病,則要實施隔離、消毒等衛生措施。死牛不可剝皮肉食,宜深埋或燒毀。早期之全身治療可用抗氣腫疽血清150--200毫升,重症患者8-12小時後再重複一次。實踐證明,氣腫顱期套用青黴素肌肉注射,每次100萬-200萬國際單位,每日2-3次;或四環素靜脈注射,每次2-3克,溶於5%葡萄糖2000毫升,每日1-2次;會收到良好的作用。早期之腫脹部位的局部治療可用0.25%-0.5%昔魯卡因溶液10-20毫升溶解青黴素80萬-120萬國際單位在周圍分點注射,可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