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父親的1942》是《大國之魂》續篇--中國學生兵的抗日悲歌,真實家族史首次面世--父親在滇緬戰場中美盟軍中的真實經歷,異域作戰的九死一生--中美盟軍特種兵的魔鬼訓練。
作者簡介
鄧賢,生於1953年,原籍湖北武漢,曾在雲南邊疆當知青七年。現在四川某學院任教授。1982年開始文學創作,迄今出版長篇小說和長篇紀實文學十餘部,主要作品有《大國之魂》、《中國知青夢》、《落日》、《流浪金三角》、《中國知青終結》、《大轉折--決定中國命運的700天》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英、日文在國外出版,並有多卷本《鄧賢文集》面世。多次獲全國文學大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黑色的翅膀/001
第二章透明的血肉之軀/018
第三章遙遠的西行之路/033
第四章江水依舊,濤聲依舊/049
第五章淚灑人間悲喜同/064
第六章誰偷走了鮮花/074
第七章上帝死了嗎/086
第八章我心飛揚/101
第九章教堂里的撒旦/108
第十章路漫漫其修遠兮/122
第十一章親吻冰雪之巔/134
第十二章印度的天空/148
第十三章“火坑”藍姆伽/164
第十四章天竺戀歌/189
第十五章 天上有個綠太陽/205
第十六章死神的眼睛/214
第十七章穿行地獄的風/231
第十八章木鼓咚咚/242
第十九章恆河之約/253
第二十章大空降/266
第二十一章喋血密城/283
第二十二章奔騰的伊洛瓦底江/300
第二十三章復仇的地獄之火/317
第二十四章破碎的陽光/335
後記永遠的父親/347
附錄重慶參軍第一人(節選)鄧述義/350
後記
上世紀九十年代,台灣的遠征軍老兵楊義富先生回鄉訪友,希望與成都地區的遠征軍老兵見見面。沒想到一下子來了五六十人。我驚訝地看見,這些年事已高的與會者大多是從事工程、科技、社科和文化教育工作的知識分子或幹部,他們中有教授、學者、總工程師、總設計師、藝術家、企業領導、院長、廳長等,還有國外學成歸來的洋博士,有人還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自從四十年代棄學從軍,遠赴印緬戰場浴血奮戰,至抗戰勝利後回國各奔前程,已有整整半個世紀沒有以中國遠征軍的名義聚會過,因此戰友見面格外激動,有人甚至血壓升高當場急救。
更令我吃驚的是,這些當年投筆從戎的青年學子,有很多人都出身優越,也就是那個時代的“富二代”、“官二代”、“名門之後”等等。比如父親的戰友楊叔叔,他的父親就是曾任四川省主席,人稱“四川王”的大軍閥楊森。而當年與我父親一同報名參軍的盧叔叔,他叔叔是國民政府的陸軍中將。我父親當然不用說了,他是國內赫赫有名的“棉紗大王”的兒子,標準的“富二代”,而以祖父為首的“裕(大)華紗廠”集團的四大股東里,就有三家人的兒子作為中國學生兵到印度打仗。要知道在那個戰火連天、國險民艱的年代,能送孩子念大學和高中的家庭都不會是普通百姓人家。
二○○四年,我應國務院新聞辦之約,帶領幾位文學青年完成一部反映印緬抗戰的口述體回憶錄。我們先後尋找、詢問記錄散落在世界十幾個國家的遠征軍老兵近千人,其中採訪達數百人,最終精選回憶錄五十二篇成書,書名叫做《同一面戰旗下——二戰中國老兵回憶錄》。該書於抗戰勝利六十周年之際以中、英、日三種文字向全世界發行。此次群體採訪使我進一步認識到,當年十萬後方學生大從軍的壯舉堪稱中華民族發出的“最後的吼聲”。試想,連校園裡的莘莘學子都不再念書而是主動投身軍營(當時國民政府規定在校生免服兵役),以鮮血和生命踐行“抗敵救國,不當亡國奴”的歷史使命了,那還有什麼能阻擋這條沉睡的古老巨龍走向覺醒和重生呢?
抗戰後期,大後方兵源幾近枯竭。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政府派遣遠征軍出征緬甸遭遇慘敗,日軍趁機攻占緬甸和東南亞,切斷了中國通往外部的最後一條生命線——滇緬公路。深感兵力匱乏的美國人決定在印度重組中國駐印軍,其使命就是打通印緬國際交通線,為堅持抗戰的中國大後方緊急“輸血”。在這樣危機四伏的國際背景下,成千上萬的後方學生挺身而出,成為擔當這一歷史使命的主力,他們棄學從軍奔赴異國戰場,接受英美盟軍的現代化裝備,學習盟軍的現代化作戰理念,掌握先進武器與盟軍互相配合、並肩作戰,終於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打敗了強敵,完成了收復緬北和打通國際交通線的偉大使命。
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應該知道,八年抗戰敵強我弱,正面戰場歷次重大戰役,多以中國軍隊失利和國土淪陷而告終,即便是台兒莊大戰、崑崙關大戰、長沙保衛戰等局部勝利其實也不例外,戰果得而復失。唯有反攻印緬之戰成為日本人的噩夢,它的意義不僅在於消滅了日軍精銳,還在於這是第一場以中國人為主力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戰爭,同時也是中國軍隊在整個二戰中投入的唯一一場國際戰役,這是何等值得國人驕傲和自豪的歷史記憶!印緬之戰的勝利已成為中國抗戰乃至二戰最鼓舞人心的戰爭絕唱。而這次戰爭的作戰主體就是父親所在的“中國學生兵”。
須知,要取得這個勝利絕非易事,青年學子面對的兇惡敵人是號稱“王牌中的王牌”的日軍師團,這支部隊曾經發動過“盧溝橋事變”,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攻陷新加坡、馬來西亞,大敗英美盟軍和第一次入緬的中國遠征軍。除了現代化的裝備,年輕的中國駐印軍到底是靠什麼戰勝了強敵,讓中華民族做到了鳳凰涅槃呢?我相信歷史之謎就隱藏在一個個學生兵身上。統計數字表明,遠赴印緬作戰的學生兵中,大學文化程度約占百分之二十,高中文化程度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粗通英文或者具有較高英文能力的人約占四分之一。這樣一支高學歷的知識分子軍隊,相信即使是二戰時期的英美盟軍也無出其右!
我的父親就是這千千萬萬從軍學生中的一員。生在那樣的年代,他用行動踐行的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古訓,但這段異域從軍的經歷卻從此成為他人生中永遠的亮點。不幸的是,這支在印緬戰場摧枯拉朽的隊伍回國後又遇到了國共內戰,學生紛紛大逃亡。一時間,勝利者土崩瓦解,王者之師名存實亡。後來,父親和他的戰友大多重返校園繼續念書,走上了知識精英科學救國的道路。但是在建國後那段不正常的歷史歲月里,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遭受了不公正對待,那段慷慨悲歌的從軍經歷居然變成了他們需要反覆申明洗刷的“歷史污點”,直至改革開放才予以改正。二○○五年,正值抗戰勝利六十周年之際,有關部門向所有參加抗戰的離休幹部頒發榮譽勳章,父親與他的戰友卻無一人獲得。我為此不平,但是那群老人卻表情淡淡的。經歷了戰爭的驚濤駭浪,這歷史的起起伏伏和個把身前身後評於他們又算得了什麼呢?
俱往矣!
二○○四年採訪期間,有一次給僅在一周前採訪過的老兵打電話,誰知他兒子說,老人家剛剛謝世。以後這樣的事情就屢屢發生。在將近一年的採訪中,至少有十幾位接受過採訪的老人相繼離世,很多人甚至沒能看到記錄他們人生的新書出版。歲月的流逝就是這樣殘酷無情。二○○九年,我父親也告別人世,到天堂與他的戰友們會合。如今成都地區那一代金戈鐵馬的學生兵存世者僅寥寥數人。
這部《父親的一九四二》嘔心瀝血寫作三年,它是我第一部帶有家族傳記性質的長篇小說,我以父親和他的戰友為原型塑造了一群征戰印緬的學生兵藝術形象。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更是一部濃縮的印緬戰爭史,再現和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
這是我在父親墓前獻上的一束小小的鮮花,以寄託兒子永遠的懷念和哀思。
謹以此書,紀念所有為拯救中國和世界人民的苦難而投身反法西斯戰場的我的父輩,祈願他們的在天之靈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