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村

燃燈村

但國強是隘口鄉新源村但燈組村民,也是被納入該鄉今年的危房改造戶之一。 今年隘口鄉共爭取51萬元資金用於落實危房改造工程,安排了84戶危改對象,其中重建戶57戶,修繕戶27戶。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2.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5人(占勞動力的9%),在省內務工44人,到省外務工1人。

本村概況

燃燈村位於宿松縣隘口鄉西北角,與柳坪鄉大地村、陳漢鄉河口村相毗鄰,悠悠長溪河橫穿境內,浩蕩東去。全村382戶,15個村民組,1300餘人,耕地面積621畝,山場面積3508畝,

本村概況本村概況
國土面積3.26平方公里。燃燈境內,長溪河段1600餘米,河上兩座橋,一座燃燈公路橋,建於1993年,是古燃燈公路之咽喉。另一座是熊河橋,建於1989年,是兩岸人民生產生活之要道。全村兩所國小,燃燈國小和薛山國小,一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及一座古寺——燃燈寺。燃燈寺始建於唐代,重建於明朝,位居於長溪河水之濱,群山環繞,峰巒疊翠,奇峰險境,碧水藍天,景色誘人,歷載我宿松縣十景之一,曾有“上有燃燈古寺,下有小孤絕境”之稱,更有“佛教聖地,學海文瀾”之美譽。
燃燈地區盛產毛竹、山松、油茶、柑橘等多種農副產品,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mm左右,平均氣溫為16℃,是您避暑休閒投資旅遊的好去處。

文化教育

走進畢涼村的農家書屋,眼前這個40餘平方米的空間瀰漫著濃濃的書香:上千種書籍和刊物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專門為“農家書屋”配置的嶄新書架上,幾張桌子、數把椅子、借閱簿、意見本一應俱全……兼任農家書屋管理員的村幹部告訴我們,這個農家書屋建好後,已經配發了一千二百本書,這其中既有像《家庭養殖》這類幫助農民發家致富的農科圖書,也有像《金庸作品集》等豐富農閒生活的經典小說。“這些書很受歡迎,基本都是擺上不久就借出去了!”
當前農閒時節, “農家書屋”內有10多名民眾正在翻閱科普書籍,查找致富信息。村民們紛紛說:“農家書屋豐富了我們的業餘文化生活,也為我們打開了致富的門路!”

農家書屋一角農家書屋一角
正在辦理借書手續的村民告訴我們,他家裡養了幾頭豬,以前不管豬得了啥病都得跑到獸醫站去諮詢,很麻煩,現在有了書屋,豬得了一般的小病,只要到書屋來翻翻相關的書回去自己就能解決了,省了不少的事。提到“農家書屋”的好處,古山村(隘口鄉另一家農家書屋)的村民們說:“前些年,我們這的村民農閒時不是喝酒就是打麻將、撲克,要不就是聊天、看電視,自從村委會裡建成‘農家書屋’後,這兒又添了活動室、籃球場,很多人都愛上這裡聚聚,年輕人愛來下棋,學生娃娃放了學也愛來這兒看課外書籍、鍛鍊、打籃球。大家在一起的次數多了,誰家有個啥事就都知道了,鄉里鄉親的能幫上忙的都會搭把手,一下感覺人和人變得親熱了起來。”
自“農家書屋”工程運行以來,以其方便、實用受到廣大農民民眾的熱烈歡迎,成為農民在家門口就能讀書、學習、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平台。民眾讀者不斷增加,讀書的氛圍日益濃厚,各類實用科技、圖書雜誌等不僅充實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使許多農民開闊了視野,學到了新的生產技能。大力加強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人口衛生

隘口鄉以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為契機,將人口計生工作與人口普查有機結合起來,協調推進,努力實現人口計生與人口普查工作共贏。
一是加強人口普查的宣傳工作。在開展人口計生宣傳活動的同時,大力宣傳人口普查的重要意義以及相關知識,讓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知識家喻戶曉,鼓勵廣大民眾如實申報信息;二是實現人口信息資源共享。與鄉派出所、計生辦加強聯繫,建立信息共享長效機制,查漏補缺,確保不漏登、不錯登、不重登;三是開展集中清理排查活動。以人口普查為契機,在全鄉範圍內深入開展一次計畫生育集中清理排查活動,重點摸清人口底數,清查違法生育隱患;四是發揮基層隊伍網路優勢。發揮鄉村幹部隊伍網路優勢,動員鼓勵村組幹部投身人口普查工作;五是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通過走訪,及時掌握轄區內流動人口情況,完善流動人口育齡婦女個人信息資料,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工作。

農村經濟

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不然我就不能這么快從老房子裡搬出來,新房子也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能動工啊!” 65歲的但國強一邊搬著紅磚一邊對我們說,喜悅的心情不免透露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但國強是隘口鄉新源村但燈組村民,也是被納入該鄉今年的危房改造戶之一。今年,在隘口鄉像他這樣告別危房重建新居的幸運戶還有56戶,貧有所居對他們而言將不再是夢。
今年隘口鄉共爭取51萬元資金用於落實危房改造工程,安排了84戶危改對象,其中重建戶57戶,修繕戶27戶。農戶危房改造成功後經縣級有關部門的驗收,將會分別獲得戶均8000元、2000元的政策資金補助。
危房改造工作是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今年8月份,該鄉黨委、政府成立了由鄉長任組長的鄉危房改造領導小組和危改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結合脫貧奔小康,高標準,高質量,統籌規劃,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及時送到真正需要救助的困難民眾身上。
為確保危房改造對象準確,該鄉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嚴格程式,注重把好關口。實行農戶自願申請,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張榜公示,鄉考察審核,報縣級審批的程式,確定危房改造對象。在修建過程中,鄉危改辦同志實行隨時跟蹤制,及時了解全鄉的建房進度,確保工程質量。預計12月底全面完成今年的危房改造任務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0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59.00萬元,占總收入的12%;畜牧業收入871.00萬元,占總收入的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60頭,肉牛54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196.00萬元,占總收入的5%;林業收入0.00萬元,占總收入的0%;第二、三產業收入2,259.00萬元,占總收入的59.4%;工資性收入42.00萬元,占總收入的1.1%。農民人均純收入4,102.0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2.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5人(占勞動力的9%),在省內務工44人,到省外務工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農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縣內、省內、省外、國外)。2006年第二、三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267.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9.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奶牛.水稻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大蒜.奶牛產業。擁有企業0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0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