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學史
由中國改良的品種,最早出現於福州。但早在1990~1991年間,就曾有人進行了熊貓金魚雜交實驗,獲得了一尾熊貓色型高頭,一尾熊貓色型水泡,後因黑色素褪掉,通體全白,以失敗告終。
熊貓龍睛是龍睛與蝶尾之間出現的一個特立獨行的品種,許多相關雜誌會將其作為龍睛的一個“熊貓”分支,並未劃分到蝶尾中。但熊貓龍睛擁有蝶尾特徵的美麗尾鰭,游姿優雅。除了典雅美感外,更賦予了全新的視覺魅力,是金魚中的名貴種類。
形態特徵
熊貓龍睛的基本特徵是體色的基調為白色,眼睛和尾巴是墨黑色,頭、背、鼻膜、尾鰭呈墨黑色,胸腹部銀白色。有背鰭,眼球向兩側突出,平頭型,尾鰭發達,四葉鰭片舒展,因其體色酷似大熊貓而得名。
熊貓龍睛幼魚顏色是全黑色,後來慢慢褪色,逐步變異成熊貓色,但有些變異成次品。
熊貓龍睛憨態可掬,雍容華貴,但其色型不穩,很難獲得象徵性的純種。
飼養方式
親魚選苗
每年十月份以後選留親魚,年齡以2~3齡為宜,要求體長在13~15cm,無病無傷,黑白分明,色塊界限清晰,軀體短肥,豐腴飽滿,尾鰭雙開叉,前後左右四方平展,以前端超過胸鰭為佳。根據雄魚體型及尾柄略長等特徵,準確鑑別雌雄。親魚選留後,雌雄分池飼養,飼養池面積15平方米、水深30~40cm,放養密度15尾/平方米。
親魚培育
親魚入池後,精心飼養,保持水中有一定量的綠藻,將水色控制在深綠色,飼料以鮮活魚蟲為好,也可用魚粉、骨粉、麩皮、青糠、麵粉等組成的混合料,其動物蛋白的含量在30%左右。投餌點設在避風向陽處,多點投餌,投餌量視氣溫變化決定,以投後2~4h食完為宜。
繁殖
1.繁殖前的準備
產卵池的準備
產卵池面積15平方米,用普通的金魚養成池即可。先排乾池水,讓太陽暴曬池子數日。進水前10d左右用生石灰消毒,10d後注入過濾後的新鮮水。
魚巢的準備
通常用馬尾草、棕片或楊樹須紮成束,並用高錳酸鉀和敵百蟲溶液浸泡1h左右再用清水洗淨備用。
檢查注排水設施和增氧設施。
2.再次選種
3月20日左右,對預留的親魚再次篩選,剔除色差不明顯、體色不鮮艷、體態不符合標準的次品魚,然後進行專池強化培育。每天投餵新鮮魚蟲,每隔2~3d輔以微流水刺激,促進其性腺發育,調節水質,使水色呈嫩綠色。
3.產卵
一般採用自然產卵法,其好處是親魚死亡率低,可以重複使用。4月5日左右,當水溫達到16℃以上時,雄魚體表出現追星,不時地在池邊擠擦,呈亢奮狀態。此時,選擇晴好天氣,將雌雄親魚按2:3的比例放入產卵池,面積15平方米的池子,每池放養100尾。適當加注新水,再置入已經消毒過的魚巢,每池一束,在池中均勻散開呈傘狀。親魚產完卵後,要立即放入其它池中精心飼養,強化培育,以促其恢復。大約1個星期至10d後即可第二次產卵,整個產卵周期可產卵4~5批。要注意遮陽擋雨、增氧,盡力保持水質環境穩定,提高產卵率和受精率,雌魚每季的產卵量在1~2萬粒。
孵化
1.孵化池的消毒
孵化池要用硫酸銅,敵百蟲,生石灰清除青苔,殺滅蟲卵,再用高錳酸鉀全池浸泡消毒。
2.增氧設備的安裝
使用羅茨鼓風機,鋪設PVC管道到各池,供氣量的動力配備為每平方米1W。
3.孵化過程中的管理
要及時把粘滿受精卵的魚巢移入孵化池中,孵化池水深30~40cm,每個15平方米的孵化池放受精卵3萬粒左右,並放人0.1kg的鮮濕魚蟲(俗稱“定水蟲”)。“定水蟲”不僅有淨化水質的作用,而且可以作魚苗的開口餌料。水溫18~20℃下,孵化7d出苗。水溫越高,出苗時間越短,一般孵化率可達70%~80%。
魚苗培育
魚苗孵出後,次日就要投餵蛋黃水、豆漿水或“灰水”。將熟蛋黃用水揉開,用130~150目篩絹網過濾。黃豆漿要用180目篩絹網過濾,稀釋後用噴水壺均勻潑灑。一天餵3~5次,若魚苗腹內有黃點,即表示魚已吃食。“灰水”是以輪蟲為主的浮遊動物,對魚苗的促長效果較好,投餵“灰水”7d後魚苗即可長到1cm,而用黃豆漿則需要15d。魚苗長到1cm後即可投餵紅蟲。大約20d後待魚苗長到1.8cm時,要根據尾花形狀進行第一次挑選,剔除單尾、夾尾、三角尾的劣等魚,一般剔除率在30%~40%。挑選後重新分池,按照每平方米200尾的密度進行夏花培育。餌料以魚蟲為主,10d左右換一次水。當魚種的規格達到3~4cm時,再次進行篩選,主要以尾型、體型、眼型為篩選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