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熊槐是楚威王之子,公元前328年繼承王位,史稱楚懷王。同年,魏趁楚喪,伐楚取徑山,楚未有反擊。
楚國自楚肅王開始,經過近60年的休養生息,到楚懷王即位時,國勢達到頂峰,與先後崛起的齊秦並列為三大強國,楚國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也是當時物產最豐富,人口最眾多,軍隊最強盛的國家。
公元前323年,楚國打著送魏公子高返回魏國的旗號,派大司馬昭陽帶兵攻入魏國,在襄陵大破魏國軍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奪取了魏國的八座城池,一血徑山之恥。
楚懷王十年(公元前319年),魏惠王見楚懷王已壓倒齊國,便與韓宣惠王迅速倒向楚國,表示魏國一直是跟隨楚國的,秦國的強迫不能使魏國脫離楚國,勸楚懷王伐秦。楚懷王在壓倒齊、魏兩個大國後,本來就有意打擊日漸強大的秦國,楚懷王任用公孫衍代表自己為總聯絡人,組織合縱攻秦。公孫衍是魏人,從楚入魏,與魏惠王商議攻秦大計。魏惠王罷免魏相張儀,任命公孫衍為新的魏相,並驅逐張儀回秦。在公孫衍的穿梭下,楚、齊、趙、魏、韓、燕、義渠很快就形成了七國合縱攻伐秦國的局面。
公元前318年,韓趙魏燕等國公推楚懷王為縱長,從東西兩個方向攻秦。楚懷王聲名大噪,儼然成為魏惠王之後的又一位霸主。但由於列國各有異心,合縱為秦所破。這時的天下形成了齊、楚、秦三大勢力,而齊、楚間形成了聯盟。
公元前313年,齊楚聯軍攻取秦的曲沃,斬斷了秦東出的觸角。
公元前312年,秦國張儀欺騙懷王要其以斷絕齊國之交換取秦國割讓六百里商於之地,懷王中計,與齊國斷交後只得六里地。懷王惱怒不已,發兵進攻秦國,被魏章大破于丹陽,懷王再召集全國的部隊,發動進攻,再慘敗於藍田,其後前311年秦國攻取召陵,三戰皆敗,韓魏趁機進攻楚國在中原的領土,楚國大國地位瓦解,從此走向沒落。
公元前306年,楚國乘越內亂的時候,聯合齊國進攻越國,占領越國位於原吳國故地的國都,殺死越王無疆,把原來吳國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並設江東為郡。越國因此分崩離析,殘部逃往越國故地,各族子弟們競爭權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
公元前301年,齊聯合韓魏大敗楚軍於垂沙,與此同時,秦也出兵大敗楚國。楚國進一步沉淪。
公元前29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約懷王在武關會面。懷王不聽昭睢、屈原勸告,決定前往武關,結果被秦國扣留。秦王逼迫他割地保命,被仍肩負國家責任感的楚懷王嚴詞拒絕。秦無法達成挾持楚懷王輕鬆拿到楚國領地的夙願,無奈下只能一直囚禁楚懷王。懷王被扣留期間,楚人立太子為王,是為楚頃襄王。
公元前297年,楚懷王逃走,秦人封鎖通往楚地的道路。懷王逃到趙境,趙國不敢收留他,懷王企圖逃往魏國,但被秦國追兵捉回。
公元前296年,楚懷王憂鬱成疾,命喪鹹陽。秦國把遺體送還楚國,“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
為政舉措
政治
早期,楚懷王任用昭陽、靳尚、上官大夫、昭睢、莊蹻、唐昧、屈原、昭滑、陳軫、蘇代、田忌、公孫衍等人,楚國一度人才濟濟,國勢大盛。楚懷王和唐昧積極變法,恢復了楚悼王、吳起時期的許多法令,調整楚國矛盾重重的各種利益集團的力量對比,抑制楚國的貴族集團,改革觸動了權貴階層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抵抗,改革失敗 ;曾被山東六國推為縱約長。又乘越內亂,攻滅越國,設郡江東,但中後期他誤信秦說客張儀,毀壞齊、楚聯盟先後敗於秦、齊,失去漢中等地。在位時誤用佞臣子椒、子蘭、靳尚、上官大夫,寵愛夫人鄭袖,排斥左徒屈原,致使國事日非。後入秦被扣,死於秦國。
經濟
當時的楚國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與西亞、南亞的一些國家進行經濟交流,可以印證“世界第一大國”之說。 楚王為了便於商貿,楚國特地為商隊鑄造了用於免稅的金節,只要出示金節,一律免徵關稅。節用青銅鑄成,上有銘文曰:“得其金節則勿征”,“不得金節則征”。從享受國家免稅的優待看,楚國已牢牢把商業控制在官府手中了。
軍事
他在公元前329年成為楚國的最高統治者後,曾經顯赫一時。他北伐魏國,攻城奪地;東敗越國,拓境江東 ;公元前318年,甚至組織起七國聯軍,西伐強秦。楚國的疆域也一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後來,卻數欺於秦,導致損兵折將,楚國兵敗丹陽、藍田,國土淪喪。
外交
在位期間,正值魏國霸業衰落,楚國獨強的一元政治向群雄並起的多元政治轉變時期,國際間的鬥爭十分激烈。楚懷王先後與戰國時期的名君魏惠王、齊威王、秦惠王、趙武靈王、燕昭王、秦武王、秦昭王、齊閔王鬥法,鄰國眾多的楚國經常成為各國合縱運動的打擊目標,在國際鬥爭中的處境異常複雜艱難。楚懷王趁秦惠王重創齊國,秦國又因秦武王暴斃發生內亂之際,全力滅掉了當時的第二號大國越國,使楚國一下子變成了令人畏懼的巨無霸,對中原國家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引起了秦、齊、韓、魏的恐慌。楚懷王時期的楚國對外關係分為兩個階段,滅越之前主要與秦斗,滅越之後主要與齊斗。楚國在唐昧戰死、莊蹻叛亂後,國勢大衰,楚懷王被迫向齊國和秦國求和。宣太后和秦昭王卻趁楚懷王入秦之機,不顧國際交往的基本準則,強行扣留楚懷王,向楚國勒索土地,遭到了楚懷王的嚴詞拒絕。
人物評價
楚國開始學習中原禮樂文明,到楚懷王這一代,貴族禮樂文明深入骨髓。楚國憑藉踐踏禮樂文明而強大,最後也因背離禮樂文明而被歷史拋棄。他用自己的生命為背叛禮樂文明而殉葬,貪圖秦國的割地利益斷絕了與齊國的盟約,本身就是對禮樂文明的褻瀆與背離。 事實證明,在殘酷的戰國晚期,任何一點天真和單純都是無法承受的奢侈。只有鐵一般冷酷堅硬的實用主義之花,才能在這個高冷的季節怒放。
執政伊始到客死秦國的楚懷王,是一幕悲喜劇。楚懷王執政前期(前328—前313年),楚國國家富裕,他本人亦願圖強,因此此階段是一幕喜劇。然而,自前 312年起,楚國在丹陽、藍田兩次大的戰役中敗北,楚國由盛轉衰,懷王的喜劇瞬間成了悲劇。楚懷王生前的悲劇一直延續到他客死秦國。悲劇的產生和延續,與楚懷王對大勢認識不清、用人不當、個人情緒智力不高有關,同時也與楚國本身權力和人才制度的弊端、楚臣們的腐化有關。 “贏得生前身後名”。楚懷王死後,關於他的評價與他本人生前相反,經歷了由悲到喜的過程。二十世紀80年代以前,史學界和文學界大都對他持否定態度。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依據地下出土資料等對楚懷王進行了重新審視,肯定了他的可取之處。 楚懷王生前身後的悲喜劇,反映了楚懷王本人的複雜性。楚懷王執政之初心愿圖強,初衷值得肯定;但楚國的由盛轉衰,有他個人方面的原因;他又忠於社稷,表現出高度的晚節,贏得了後人的尊敬。
軼事典故
雪中送炭
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楚國正值歲末冬天,到處下起了鵝毛大雪,天寒地凍。楚懷王叫人在宮殿里點上爐火,燒得旺旺的,又穿上厚厚的皮大襖,還是覺得身上發冷,直打寒戰。
突然,他沉思了一會兒,良心有些發現,設身處地,不免想起了他的臣民們:我把爐火點得這么大,身上還穿著這么厚的皮襖,竟然仍然很冷,那我的子民們既沒有爐火烤,又沒有皮襖穿,豈不是更冷得難以忍受?
這時的楚懷王心情非常之好,也顯得非常慷慨,於是頒下旨令,給全國的貧苦百姓和遊客送去取暖的煤炭。人們在得到君主送來的燃料後,很是高興,也非常感動,十分感激楚懷王,都稱讚他是位好國王。這就是“雪中送炭”典故的最初由來。
巫山雲雨
巫山雲雨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楚辭《高唐賦》《神女賦》等古文。這些古文寫的是楚襄王和宋玉一起遊覽雲夢台的故事。他們在遊覽雲夢台時,宋玉說:“以前先王(也就是楚懷王)曾經遊覽此地,玩累了便睡著了。先王夢見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她說是巫山之女,願意獻出自己的枕頭蓆子給先王享用。先王知道弦外有音非常高興,立即寵幸那位巫山美女。巫山女臨別之時告訴先王說,如再想我的話,就來巫山找我,早晨是‘朝雲’,晚上是‘行雨’。”
無功受祿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經常互相攻伐,趙國憑藉武力不斷侵犯楚國。此時楚國人杜赫來見懷王,聲言他能說服趙國跟楚國和好。楚懷王非常高興,準備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後派他前往趙國。大臣陳軫知道了這件事,向楚王獻計說:假如杜赫不能完成跟趙國通好的使命,大王授給他五大夫的爵位,這豈不是無功受祿了嗎?楚懷王聽陳軫說得有理,便問:那你說該如何辦?陳軫說:大王最好以十輛兵車,派杜赫去趙國,等他完成了使命,封為五大夫。楚懷王採納了陳軫的計策,用十輛兵車送杜赫去趙國。杜赫見楚懷王不提封爵之事,十分生氣,乾脆拒絕出使趙國。於是陳軫向楚王說:杜赫不接受出使趙國的使命,這正表明他心懷鬼胎,他的目的是想騙取爵位,現在見大王不給爵位,他就乾脆不去了。
懲羹吹齏
懲羹吹齏比喻鑒於以往的教訓,遇事過於小心。
詩人屈原在任楚國官員時,面對日益強盛的秦國,主張聯合齊國共同抗秦。但他的主張遭到統治者反對。楚懷王聽信讒言,罷免了屈原的官職。後來頃襄王又把屈原流放到外地。屈原在悲憤之餘,寫了許多詩篇。其中《九章·惜誦》中有“懲於羹而吹齏兮,何不變此志也”的詩句。意思是說:喝熱羹時被燙過的人,心懷戒心,見了冷菜肉食也要吹一下。
家庭成員
父母
父:楚威王熊商
母:不詳
后妃
•王后(南後):原配妻子,“南”為姓氏。
•夫人(鄭袖):寵妃,深得楚懷王的寵愛。
•魏女(魏美人):魏國女子,被鄭袖所害慘遭割鼻之刑。
•秦女:秦國女子,公元前305年,秦、楚聯姻,“合婚而歡”。
•齊女:齊國女子,公元前313年之前,楚齊聯姻。
•【請網友尊重歷史,不要蓄意篡改,屈原為羋姓屈氏,與楚王氏系出同姓,春秋戰國沿襲周禮,同姓不婚,屈原的族姐不可能為所謂“北後”】
子孫
•長子:楚頃襄王熊橫
•次子:子蘭
•孫子:楚考烈王熊完
•後代:楚義帝熊心
史料記載
司馬貞《史記索隱》:“昭困奔亡,懷迫囚虜。”
相關文學
唐代詩人杜牧在游武關時,曾題詩:秦楚會盟,懷王被騙,武關遺悔,後世當鑒。商山籍的省政協委員將其編成《武關悔》戲劇,告誡世人,善識忠奸。
影視形象
年份 | 電視劇/電影 | 飾演者 |
1975 | 《屈原》 | 李清 |
1999 | 《屈原》 | 譚非翎 |
2012 | 《大秦帝國之縱橫》 | 彭波 |
2015 | 《羋月傳》 | 曹征 |
2017 | 《大秦帝國之崛起》 | 彭波 |
2017 | 《思美人》 | 喬振宇 |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