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德山

熊得山(1891~1939),亦名康年、字子奇,湖北江陵郝穴人。 1907年赴日本留學,先後入宏文學院和明治大學。結識焦達峰劉公、孫武等,加入共進會,尋又加入同盟會。1909年夏回國。次年赴保定,籌組同盟會北方支部,未成,旋插班入保定直隸高等農業學堂習農業。與胡鄂公等組織共和會,任幹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去天津,任北方革命總指揮部秘書。旋受命赴灤州,參與發動灤州起義,失敗。北方革命軍因而瓦解。乃與胡鄂公等連絡同盟會及其他革命團體,組織北方革命協會,繼續革命活動。南北議和後,胡鄂公在天津創辦《大中華日報》,討伐袁世凱攘竊政權,熊任編輯,因經費無繼,僅維持45天即停刊。 1920年,與胡等在北京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又稱中國共產同志會),介紹俄國“十月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1922年2月15日創辦《今日》雜誌,由北京新知書社發行,熊任主編。先後發表《公妻說的辟謬》、《社會主義未來國》、《社會主義與人口論》、《無產階級對於政治應有的態度》、《名、實的討論》等文章,對資產階級所誣共產主義“公妻”予以駁正;批判馬爾薩斯人口論,闡述無產階級對社會主義的目的和手段。並翻譯《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的社會學說》、《國際勞動同盟的歷史》等著作,刊登若飛、鄺摩漢等譯著的大批宣傳科學社會主義的文章。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脫黨。1927年回湖北,先後任武昌《商大周刊》主編、湖北留日學生會經理、武昌法科大學和中山大學教授。1928年,到上海任法政學院、暨南大學教授。1929年與李達、鄧初民、錢納水等人創辦崑崙書店,出版介紹新興社會科學書籍,並主持書店經營業務。1930年5月再與李、鄧、錢等發起組織“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在共產黨領導下,團結進步社會科學家與黑暗勢力鬥爭。同年秋,參加發起“中國互濟總會”,曾營救、掩護黃杰等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1932年到廣西,任廣西省立師範專科學校,廣西大學教授,講授《中國文化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等課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1939年2月在桂林病逝,陳此生為其撰寫墓碑。遺著尚有《中國革命的出路》、《社會主義之基礎知識》、《社會問題》、《社會思想》等20多種;譯著有《唯物史觀經濟史》、《歐洲經濟通史》、《西方哲學史》等20多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