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照壁為中國傳統民居建築形式四合院必有的一種處理手段。風水講究導氣,氣不能直衝廳堂或臥室,否則不吉。避免氣沖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門前面置一堵牆。為了保持“氣暢”,這堵牆不能封閉,故形成照壁這種建築形式。
照壁具有擋風,遮蔽視線的作用,牆面若有裝飾則造成對景效果。
照壁可位於大門內,也可位於大門外,前者稱為內照壁,後者稱為外照壁。形狀有一字形、八字形等,通常是由磚砌成,由座,身,頂三部分組成,座有須彌座,也有簡單的沒有座。牆身的中心區域稱為照壁心,通常由45度角斜放的方磚貼砌而成,簡單一點的照壁可能沒有什麼裝飾,但也必須磨磚對縫非常整齊,豪華的照壁通常裝飾有很多吉祥圖樣的磚雕。照壁牆上的磚雕主要有中心區域的中央和四角,在與屋頂相交的地方也有混梟和連珠。中心方磚上面一邊雕刻有中心花、岔角在照壁牆的中央還鑲嵌有福壽字的磚匾或者是帶有吉祥一味的磚雕。
著名的照壁有故宮的九龍壁、中南海新華門內的為人民服務照壁等。
有些家庭,為了裝飾點綴院落,也會在院落一進門處的正對面,修建一個影壁,也即是一堵磚牆。在正對大門的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圖案或者大幅的書法字樣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書“福”、“祿”、“壽”等象徵吉祥的字樣。也有一部分影壁,繪上吉祥的圖案,如“松鶴延年”、“喜鵲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給四合院內製造了一種書香翰墨的氣氛。也有的農家,採用“五穀豐登”、“吉祥如意”、“福如東海”的字樣或圖畫。這種影壁,設在大門之內的迎門處,有的是單獨建築的,有的是鑲在廂房山牆上的。影壁,也稱照壁,壁身都為正方形,四周用磚雕裝飾,中間的方塊為書法或者繪畫。照壁分為基座和壁身兩個部分,除去給庭院增加氣氛,祈禱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種使外界難以窺視院內活動的隔離作用。
北京故宮內東西六宮,每組宮殿院落幾乎都有一座照壁,有的是木製的,有的是石雕的,也有的是琉璃制的。照壁上還有寓意吉祥的雕刻圖案,工藝甚為精堪。中國江南有些照壁中間磚刻或彩繪著一種怪獸,因他貪食無厭,在海邊看到初升的太陽,也想吞食,結果落水淹死。以此告訴人們一條哲理,凡貪得無厭者,最後都不會有好下場。
分類
從形式上分,照壁有五種:
一種是琉璃照壁,主要用在皇宮和寺廟建築,最具代表的是故宮和北海的九龍壁。
第二種是磚雕照壁,大量出現在民間建築中,是中國傳統照壁的最主要形式。其中一些照壁的須彌座採用石料雕制,但極其罕見。
第三種是石制照壁,移建到北海公園的鐵照壁就是完全用石頭雕制的,民間很少出現。
第四種是木製照壁,由於木製材料很難承受長久的風吹日曬,一般也比較少見。
第五種照壁,磚瓦結構或土坯結構,壁身完全披蓋麻灰,素麵上色,有的還雕嵌磚材圖案或文字,這一類照壁也不在少數。
制磚工藝
建造照壁的磚雕材料不同於石雕和木雕的材料,可以從自然中直接採集,磚材則是由粘土,經過水和火的互動作用,才能凝固成磚。 制磚的步驟主要有:
1、取土。燒磚用的土壤取自地表下二尺深的古土壤,這層土壤的顏色略深於地表土,它形成於大約八萬至十二萬年前。當時,地球氣候溫暖濕潤,豐富的生物作用使這時期形成的土壤柔和而有粘性,是燒制磚瓦的上佳材料。
2、挖掘出來的粘土,在經過長達半年左右的露天堆積過程中,讓陽光照射、雪雨凍蝕,使其內部分解鬆化,再經過手工粉碎、過篩,只留下細密的純土。
3、將純土加水滋潤,然後反覆和煉,或使牛力踩踏,使其變成稠泥,人力翻泥和煉大致要5到6遍,這一工序對最後磚的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4、將泥土翻填進木製的制坯模中,壓實後,用鐵線弓颳去多餘的泥,而成坯形。制坯之前,要在木模下的地下灑層細沙,以防泥與地面粘連。
5、脫模後的磚坯要放置背陽處陰乾,以防曝曬使磚壞出現裂紋和變形。
6、待磚坯完全乾燥後(大約一至二個月),便入窯燒制,這個過程是整個制磚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一般的磚質使用煤炭作燃料,而密實度更高的濾漿磚則用麥草、松枝等慢慢緩燒。
7、經十數天的燒制,坯體基本已被燒結,如這時慢慢熄火,外界空氣進入窯內,坯體冷卻後則顯現紅色,這就是常見的紅磚,青磚則要在窯內轉銹,方法是在高溫燒結磚坯時,用泥土封住窯頂透氣孔,減少空氣進入,使窯內溫度轉入還原氣氛,這樣,坯體的紅色高階鐵氧化物被還原為青灰色的低價鐵氧化物,為了防止坯體內的低價鐵重新被氧化,在用土密封的窯頂上鐵飲水,使水遇高溫變成蒸氣,吸收窯內熱量,窯內坯體在這一冷卻的過程中繼續保持著還原氣氛,直到完全冷卻後出窯。由黃土變成的青磚的過程就完成了。
四合院
照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門內外的重要裝飾壁面,主要作用在於遮擋大門內外雜亂呆板的牆面和景物,美化大門的出入口,人們在進出宅門時,迎面看到的首先是疊砌考究、雕飾精美的牆面和鑲刻在上面的吉辭頌語。
四合院常見的照壁有三種,第一種位於大門內側,呈一字形,叫做一字照壁。大門內的一字照壁有獨立於廂房山牆或隔牆之外的,稱為獨立照壁,如果在廂房的山牆上直接砌出小牆帽並做出照壁形狀,使照壁與山牆連為一體,則稱為座山照壁。
第二種是位於大門外面的照壁,這種照壁座落在胡同對面,正對宅門,一般有兩種形狀,平面呈“一”字形的,叫一字照壁,平面成梯形的,稱雁翅照壁。這兩種照壁或單獨立於對面宅院牆壁之外,或倚砌於對面宅院牆壁,主要用於遮擋對面房屋和不甚整齊的房角檐頭,使經大門外出的人有整齊美觀愉悅的感受。
還有一種照壁,位於大門的東西兩側,與大門槽口成120度或135度夾角,平面呈八字形,稱做“反八字照壁”或“撇山照壁”。做這種反八字照壁時,大門要向里退2至4米,在門前形成一個小空間,可做為進出大門的緩衝之地。在反八字照壁的烘托陪襯下,宅門顯得更加深邃、開闊、富麗。四合院宅門的照壁,絕大部分為磚料砌成。照壁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下為基座,中間為照壁心部分,照壁上部為牆帽部分,仿佛一間房的屋頂和檐頭。照壁與大門有互相陪襯,互相烘托的關係,二者密不可分。它雖然是一座牆壁,但由於設計巧妙,施工精細,在四合院入口處起著烘雲托月,畫龍點睛的作用。
晉商文化
明清時期,山西商人匯通天下,暴富海內,他們將生意做到了當時一般商幫不敢涉及的西北地區與蒙古地區,甚至將足跡伸向了俄國、日本與東南亞地區;清代山西票號商人至少有十餘項金融創新,其在世界金融史上的貢獻,毫不遜色於義大利倫巴第商人首創的倫巴第銀行。
駝幫是晉商中以駱駝運輸為主從事貿易活動的重要商幫之一,他們主要經營的產品為茶葉。當時南來"菸酒糖布茶",北來"牛羊駱駝馬"。晉商的茶葉主要銷往蒙古及俄國一帶,在銷往蒙古的時候要路過殺虎口,
船幫出現在清代中葉,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貨幣流通量猛增,但當時中國產銅量極低,僅靠雲南一地產的滇銅遠遠滿足不了鑄幣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山西商人組織船幫對日貿易採辦洋銅。介休范家就是最為突出的代表。范毓賓時期,范家的商業發展到了鼎盛時期,被人們稱為著名的"洋銅商"。晉商在利用"駝幫"、"船幫"經商的過程中,真可謂是"船幫乘風破浪,東渡扶桑,商幫駝鈴聲聲,傳播四方。"寫下了部部艱辛的創業史,但是山西商人並沒有隻盯著洋銅和茶葉,山西商人的最大的創舉是票號。
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票號是由平遙李家獨資創辦的日升昌票號,地址在平遙的西大街上,現在已開發為"中國票號博物館"。當時在日升昌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祁縣、太穀人群起仿效,形成了平遙幫、祁縣幫、太谷幫。祁太平三幫曾有一度"執中國金融界之牛耳"的美譽。當時中國51家大的票號中,山西商人開設有43家,晉中人開設了41家,而祁縣就開設了12家。在這些票號中值得一提的是祁縣的第一家票號合盛元。1907年時,合盛元票號不懼風險,遠涉重洋,在日本的東京、大阪、橫濱、神戶以及朝鮮的新義洲等地,設立了票號分莊,從事國際匯兌業務,開設了中國金融機構向海外設莊的新紀元。
其實,那些顯赫一時的晉商家族當年無一不在不遺餘力的為自己也為子孫後代建設一個歸宿。喬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莊園……這每一個大院都刻畫著時代變遷的印跡,講述著一段古老的故事。
這幾座晉商大院深邃富麗,不僅將中國民居建築文化發揮到極致,體現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菁華,同時,它也是晉商五百年興衰史的見證,大院裡一磚一瓦、每個細節局部都有晉商文化交織其中,而帶有精美磚雕的照壁也是這些晉商大院內不可多得的風景。
王家大院朝南的每座門前都立有一座體量宏大的照壁,它們做工奢侈,其中一面的壁心是由石材做成插屏狀,上刻圖案雕飾和文字,背面是一個巨大的麒麟,可以想像它當時耗費了巨大的工力,院外對著鎮上主要街道的一面,還有一座壁心完全由石料滿雕的透雕照壁,內容是"鯉魚跳龍門",凡是住在和經過鎮上的人都會看到這座氣勢宏大的照壁,都會感受到王家雄厚的財力和稱富一方的氣勢,除山西王家外,其它幾家晉商的代表如喬家、渠家、常家等等,無不在自己的宅院內用磚、木、石材料,雕出豪華的裝飾。
大商人們旗幟高舉,中小商人自然唯馬首是瞻,凡有財力,便不惜工本,修造院落時重點先放在門面。凡是能讓外人看到的建築,如大門、照壁,都屬最重要的門面活兒,以致使一些小商人掙錢,夠建一處普通四合院的,也就求工匠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照壁的建造上,在有些偏僻的農村,普通的院落里偶爾會發現幾面精美的照壁,這大多是那些小商人和小官吏人家“衣錦還鄉”後建造的。
綠照壁位於襄陽城內東南角,系明代襄陽藩王府門前照壁,距今500年。照壁高7.1米,長25米,厚1.7米,用綠礬石為壁,白礬石鑲邊,上雕雲龍99條,氣韻生動,形態各異,是中國石刻藝術中絕無僅有的珍品,與北京北海,山西大同的琉璃九龍壁,堪稱中國照壁三絕。
九龍壁
照壁中最精美的是中國著名的三大彩色琉璃九龍壁。
其中最大的一座,保存在山西大同市內,原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一座照壁,長達45.5米,高8米,厚2.02米。壁上雕有九條七彩雲龍,有的撥風弄雨,有的騰雲欲飛,栩栩如生,各具姿態。
其中最華麗的一座是北京北海的九龍壁,原屬明代離宮的一座照壁。它由彩色琉璃磚砌成,兩面各有蟠龍九條。如果仔細查看,照壁的正脊、垂脊、筒瓦等處還雕有許多小龍,大小龍總計635條,可謂洋洋大觀。
第三座九龍壁位於北京紫禁城裡皇極門前。故宮九龍壁建於乾隆38年,是一座長20.40米,高3.50米的高大的琉璃照壁。九龍壁的正面共由270塊燒制的琉璃塑塊拼接而成,照壁飾有九條巨龍,各戲一顆寶珠;背景是山石、雲氣和海水。
以上這三座九龍壁都是中國明清時代的珍貴建築,都建在院落的前面,既是整個建築物的一個組成部分,又顯示了皇家建築的富麗堂皇。除九龍壁外,中國各地還有一龍壁、三龍壁、五龍壁等。
琉璃
照壁是建築中的“序言”。社旗山陝會館的琉璃照壁為海漫式與盒子式和諧結合的獨特藝術樣式。其壁面之豪華,構圖之巧妙,工藝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
琉璃照壁位於會館整體建築中軸線之最南端,南迎賒旗古鎮最繁華之磁器街,北與會館山門相對而立。壁高10.15米,寬10.60米,厚1.46米,青磚砌框。照壁之南面戰亂中受到破壞,下部補以三個磚雕照壁盒子,中為“五龍捧聖”,左右分為“鴛鴦戲荷”與“鳳戲牡丹”,畫面清雅別致,不失為磚雕藝術之傑作。
照壁北面為正面,以476塊琉璃構件鑲嵌而成。基部為青石須彌座,座高1.60米,寬大的束腰部位,浮雕變形“壽”字及各種造型的蝙蝠圖案,取諧音“福”,寓“福壽雙全”之意。
上部整個壁面以雙層竹節為框,最下部為金黃色仰覆蓮,其上一字排開三組圖案,亦稱三個照壁盒子。正中圖案為八邊形,內雕“二龍戲珠”及“鯉魚跳龍門”。
龍門呈閣樓狀,樓右為魚尾,樓左現龍身,過龍門之魚化為龍體,升騰而上,共戲一巨大之金黃色蜘蛛,諧音為珍珠之“珠”。此圖暗喻人們應逆流向前,奮發向上,終會有飛黃騰達之日。“龍門”也是古代科舉之門的代名詞,表達了當時商人亦希望科舉入仁光耀門庭的吉祥祝願。圖案之兩下角飾以兩個巨大的蝙蝠造型,寓“遍地是福”之意。
社旗山陝會館,把各種燒制的吉祥植物、動物、神獸、變形“福”“壽”與匾額、楹聯巧妙組合在一起,造型主次分明,畫面寓意深刻,既富麗堂皇,又和諧流暢,既給人以直觀的美感享受,又富有厚重的文化內涵,在全國你找不到第二個。
白族
來過雲南大理的人會發現,在白族民居中有一個獨特的建築形式———照壁。照壁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具有很強的裝飾作用,因此白族民居正房院落對面的圍牆,一般都要做成照壁。
照壁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式樣有獨腳照壁和“三滴水”照壁兩種。獨腳照壁又稱“一字平”照壁,壁面高度一致,不分段;“三滴水”照壁壁面分成三段,左右兩邊稍矮,大小對稱,中間段較高,形似牌坊。照壁除注重造型精美———大多建有飛檐,還非常重視裝飾,一般在照壁的周邊繪有各種彩色圖案;在照壁的中間區域繪製各種式樣的山水圖畫,或題寫寓意美好的詩詞歌賦,或鑲嵌精美的大理石圖案,使照壁顯得高雅秀麗,充滿文化內涵。
照壁題字內容,一般為四字題辭。有描寫大理山水的“蒼洱毓秀”、“風花雪月”等;書寫家規的“清白傳家”、“吉祥之家”等;也有的人家根據照壁方位題寫吉祥的字句,如院落之東的照壁題書“紫氣東來”,南邊的照壁題書“彩雲南現”等,也有題寫一個大“福”字的。照壁前面院落中,一般還有花台陪襯,花台多用大理石砌成,內栽松、竹、梅、蘭等花木,花台上一般還要放置各種盆景。
名稱由來
古時院落建築必分院內與院外,為了保持院內建築環境的安靜與私密性,院內需隱,院外需避,院內外之間隔一道小牆即能達到隱避的效果,這道小牆壁被稱為“照壁”,可能由此而來。
出現背景
山西晉商的興起,推動了照壁等建築藝術的發展,雄厚的財力可以讓磚雕匠師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更多的民間匠人加入到了這個行業,從而創造出大量的精美照壁。
照壁的建造級別體現宅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志向追求。越是有錢人,越會興土木,修門面,這與中國傳統的富貴思想是分不開的。
結構
1、一般來說,照壁的結構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和下面的壁座。
2、壁頂部分的作用和房屋上面的房頂的作用基本相同,伸出的檐口以保護壁身。它們的形式多做成與普通房屋子屋頂一樣,有四面坡的廡殿頂和歇山、懸山、硬山四種形式,按照壁的大小和重要程度而分別採用。各種形式的照壁頂雖然面積不大,但依然上面鋪筒瓦,中央有屋脊,正脊兩端有正吻,垂脊兩端有小獸,四角一樣有起翹,具有屋頂一樣的各種部件與裝飾。當然也有個別照壁是沒有壁頂的,例如紫禁城景仁宮的一座石照避,完全是一座頂上光光的石造屏風放在下面石座上。
3、壁身部分是照壁的主體,它占據整座照壁的絕大部分,是照壁進行裝飾的主要部位。一般的壁身都是砌出框架,框芯表面用一尺見方的方磚或琉璃磚斜身45度鋪砌,中心和四角可有琉璃或磚雕成的吉祥詞語或花卉,如“福”字、“壽”字,或花鳥動物,寓意吉祥。
4、壁座部分是整體照壁的基座,它們多採用須彌座或者其他的變異形式。
外形
大部分照壁從整體外形來看,多為整齊的一面牆體,但也有一些照壁不是這樣簡單的形體。有的建築大門對面的照壁呈八字形向內收進,增加了門前廣場的內聚力。有的照壁將兩邊向內收進的部分壁頂降低,使整座照壁形成一主二從的形式。也有的乾脆將照壁分成三段,中間大,兩邊小,有主有從,避免了照壁過長而缺乏變化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