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村幾家人

煙村幾家人

《煙村幾家人》收錄了《軍婚》、《留影》、《交班》、《說案》、《北海行》、《秋到大縱湖》、《校園遐想》、《西水流年》、《律師》、《喝酒》、《煙村幾家人》、《串場往事》、《兩代人》、《錢忙》、《還夢揚州》、《難忘喋血此河山》等十六部短篇小說作品。

內容簡介

《煙村幾家人》由唐維民編著。
浮生苦夢,六十載的時光流水,從青春到暮年,風雨雷電的人生路上,朝夕晨昏,幾多榜徨,幾多惆悵;唯這江山社稷那日新月異的變化,感懷彌深,有欣喜和慰藉,也有不屑和憂慮……把自己生活在這尋常巷陌中、亦蒲柳人家裡的凡塵瑣事採擷下來;讓熱愛生活的人們有閒時,欣解這方土地上曾經的境況。莫使年華空虛度,絲責所尤。
拂去敘事虛塵,留痕生活的實跡,誰個解得那字裡行間外的心涵?

作者簡介

唐維民,曾用名周永明。籍貫江蘇射陽海河人氏。於1968年入伍,1974年畢業於南京工程兵學院,1983年從蘭州軍區轉業,在鹽城港口集團工作。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已出版散文、小說集《歲月無痕》一部

圖書目錄

軍婚
留影
交班
說案
北海行
秋到大縱湖
校園遐想
西水流年
律師
喝酒
煙村幾家人
串場往事
兩代人
錢忙
還夢揚州
難忘喋血此河山

序言

與共和國同齡的這一代人,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曾經是最幸福的象徵,是幸運的一代人。
他們是伴隨著新生的共和國一起成長;生活在幸福美好的陽光里,同時也經歷了風雨磨鍊;在身體發育期碰到了飢餓——那是讓當今人們無法想像的一段令人可怕的時光。
在上學求知的黃金時間,學校都停課鬧革命……高校幾年停招,已注定他們這批“老三屆”與大學無緣。
離家別親、上山下鄉……在車站碼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彩旗和標語敲鑼打鼓地送走了一批一批又一批,疆、蒙、雲、貴、黑龍江……在荒村野舍里的那勞累、艱苦、無助的農村生活,拆磨著正十八九歲的他(她)們……十載青春夢幻般的時光、火熱的革命激情和理想主義,被現實的殘酷折磨得雨打風吹去。
當他們落實政策回城時,借住在弄堂里的筒子房、過道間、閣樓下,安下一張睡鋪時,遠方那個可憐的家已不復存在了……
在街道里、集體廠、環衛處、搬運站等等,剛剛有了屬於自己那份工資時,又到了“砸鐵飯碗”的時代;那個讓千百萬人驚心的“下崗”又攤上了他們這既無技術又無專長,而年齡已偏大的這代人頭上了——他們仿佛又是不幸的一代人!
如今的磨難已經過去,他們儘管經歷了各自有著不同人生軌跡,絕大多數人還是靠一份養老金生活著;回首那不堪的往事,如煙似霧般隨著歲月年深,慢慢地淡去;唯那三年困難(又何止是三年)時期、文革中、知青點、下崗時……至今也未弄清今生是怎么一回事?
筆者就是其中的一員,農民的兒子,肆業、回鄉、從軍、戍邊、轉業……進入中年時光,守著一份工資謀生養家。
到了這般年月,對人生有著獨到的感悟;平民百姓芸芸眾生,猶如江淮水鄉茂密無垠的漫野蒹葭,同是根土一族,箇中的喜、怒、愛、恨,體現的是百姓心聲、草芥情懷,表達的是民心、民情、民願。
浮生苦夢,六十載的時光流水,從青春到暮年,風雨雷電的人生路上,朝夕晨昏,幾多榜徨,幾多惆悵;唯這江山社稷那日新月異的變化,感懷彌深,有欣喜和慰藉,也有不屑和憂慮……把自己生活在這尋常巷陌中、亦蒲柳人家裡的凡塵瑣事採擷下來;讓熱愛生活的人們有閒時,欣解這方土地上曾經的境況。莫使年華空虛度,絲責所尤。
拂去敘事虛塵,留痕生活的實跡,誰個解得那字裡行間外的心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