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龍骨

煅龍骨

其主要成分有主要為碳酸鈣、磷酸鈣,尚含鐵、鉀、鈉、氯、硫酸根等。用治驚癇癲狂,怔忡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吐衄便血,崩漏帶下,瀉痢脫肛,潰瘍久不收口。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煅龍骨煅龍骨
龍骨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胳的化石,而取刷淨的龍骨,在無煙的爐火上或坩堝內煅紅透,取出,放涼,碾碎即為煅龍骨。【藥物配伍】:①《本草經集注》:“得人參、牛黃良,畏石膏。”②《藥性論》:“忌魚。”配牡蠣:軟堅散結,養陰潛陽。配麻黃根:補腎助陽,固精縮尿。配桂枝:補心陽,鎮潛安神。配遠志:交通心腎。《和漢藥考》、《梵書》,本品似石而形似龍,故名。①五花龍骨又名:青化龍骨、花龍骨。②龍骨又名:白龍骨(《千金方》)。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處方中寫龍骨指生龍骨。為原藥材洗淨曬乾,粉碎入藥者。偏於平肝潛陽,鎮驚安神。煅龍骨為淨龍骨放無煙火上煅燒紅透,取下待涼,粉碎入藥者。偏於收澀。白龍骨:為表面呈灰白色或藍白色者。花龍骨:又名五花龍骨、青花龍骨、青化龍骨。為全體呈淡黃白色,夾有藍灰色及紅棕色花紋者。習以為質佳。粉龍骨:為多種蟒獸的化石。品質較次。龍骨:各種龍骨的統稱。以質堅體重、吸濕力強者為佳。

成分鑑定

煅龍骨煅龍骨
主含羥磷酸鈣Ca5 (PO 4) 3(OH)(羥磷灰石);尚含少量碳酸鈣CaCO3 (方解石)及鐵、鋁、鎂 、錳、鍶等元素。

【中藥化學鑑定】(1)本品不溶於水,加稀硝酸能溶且產生氣泡,有鈣鹽及磷酸鹽的鑑別反應。鈣鹽鑑別反應見石膏。磷酸鹽鑑別反應:取本品溶液,加鉬酸銨試液與稀硝酸後,加熱即發生黃色沉澱;分離,沉澱能在氨試液中溶解。加氨試液使上反應逆向而溶解。 (2)X射線衍射法鑑定:在試樣的X射線衍射圖譜上應羥磷灰石和方解石的特徵衍射峰。

【生藥材鑑定】:①五花龍骨又名:青化龍骨、花龍骨。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全體淡黃白色,夾有藍灰色及紅棕色的花紋,深淺粗細不一。表面平滑,時有小裂隙。斷面多粗糙,質硬而脆,易片片剝落而散碎。吸濕性強,以舌舐之有吸力。無臭,無味。以質脆、分層、有五色花紋、吸濕力強者為佳。②龍骨又名:白龍骨(《千金方》)。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表面白色、灰白色或黃白色,較光滑,有的具紋理與裂隙,或具棕色條紋和斑點。質硬,斷面不平坦,色白,細膩如粉質。吸濕力亦強。無臭,無味。以質硬、色白、吸濕力強者為佳。但一般以五花龍骨為優。顯微鑑定:本品於偏光鏡下:羥磷灰石呈纖維狀或粒狀個體,依生物結構呈中心有空洞的同心環帶狀分布。正中突起。一級干涉色。負延性。平行消光。一軸晶。負光性。方解石呈粒狀,具明顯雙折射和高級白的干涉色,與雛晶磷灰石一起填充在骨骼的中空部位。

功能主治

煅龍骨煅龍骨
【性味歸經】:甘澀,平。①《本經》:“味甘,平。”②《別錄》:“微寒,無毒。”③《藥性論》:“有小毒。”④《本草正》:“甘,平,性澀。”⑤《醫學衷中參西錄》:“味淡微辛,性平。”入心、肝、腎、大腸經。①《綱目》:“入手足少陰、厥陰經。”②《本草經疏》:“入足厥陰、少陽、少陰,兼入手少陰、陽明經。”

【功效】:安神鎮驚。.《醫學衷中參西錄》 :龍骨,質最粘澀,具有翕收之力,故能收斂元氣,鎮安精神,固澀滑脫。凡心中怔忡、多汗淋漓、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遺精白濁、大便滑泄、小便不禁、女子崩帶,皆能治之。其性尤善利痰,治肺中痰飲咳嗽,咳逆上氣。其味微辛,收斂之中仍有開通之力,故《本經》謂其主瀉痢膿血,女子漏下,而又主症瘕堅結也。徐(大椿)氏議論極精微,所謂斂正氣而不斂邪氣,外感未盡亦可用之者,若仲景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諸方是也,愚於傷寒、溫病,熱實脈虛,心中怔忡,精神騷擾者,恆龍骨與萸肉、生石膏並用。龍骨既能入氣海以固元氣,更能入肝經以防其疏泄元氣,且能入肝斂戢肝木,愚於忽然中風、肢體不遂之證,其脈甚弦硬者,知系肝火肝風內動,恆用龍骨同牡蠣加於所服藥中以斂戢之,至脈象柔和,其病自愈。愚用龍骨約皆生用,惟治女子血崩,或將漏產,至極危時,恆用煅者,取其澀力稍勝,以收一時功也。

炮製方法

龍骨:刷淨泥土,打碎。《綱目》:“近世方法,但煅赤為粉,亦有生用者。《事林廣記》云:用酒浸一宿,焙乾研粉,水飛三度用,如急用,以酒煮焙乾。或雲,凡入藥須水飛過曬乾,每斤用黑豆一斗,蒸一伏時,曬乾用,否則著人腸胃,晚年作熱也。”

資源分布

分布於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青海、雲南等。藥材產河南、河北、山西、陝西、山東、內蒙古、湖北、四川、雲南、廣西、青海等地。

考證出處

煅龍骨煅龍骨
出自《神農本草經》;①《吳普本草》:“龍骨,色青白者善。”②《雷公炮炙論》:“龍骨,剡州生者、倉州太原者上,其骨細文廣者是雌,骨粗文狹者是雄,骨五色者上,白色者中,黑色者次,黃色者稍得,經落不淨之處不用。”③《別錄》:“龍骨,生晉地川谷及太山岩水岸土穴中。采無時。”④陶弘景:“龍骨,今多出益州梁州間,巴中亦有,骨欲得脊脛,作白地錦文,舐之著舌者良,齒小強,猶有齒形,角強而實。”⑤《本草圖經》:“龍骨並齒、角,今河東州郡多有之。”⑥《本草匯言》:“嘗過晉、蜀山谷,為訪所產龍骨之處,岩石棱峭,溪徑墳衍,則有磊磊如龍鱗,隱之如爪牙者,隨地掘之,盡皆龍骨,豈真龍之骨有若此之多,而又皆盡積於梁、益諸山也。要皆石燕、石蟹之倫,蒸氣成形,石化而非龍化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