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人:江蘇省無錫市市長毛小平 報告時間:2011年1月18日 報告背景:無錫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基本信息

報告人

江蘇省無錫市市長毛小平

報告時間

2011年1月18日

報告背景

無錫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詳細內容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無錫市人民政府 ,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0年工作回顧及“十一五”發展成就

2010年是“十一五”最後一年,在中共無錫市委領導下,市政府緊緊依靠全市人民,著力打造“生態城、高科技產業城、旅遊和現代服務城、宜居城”,經濟社會實現平穩較好發展。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50億元,同比增長13%左右;財政總收入1579.9億元,同口徑增長20.7%,其中一般預算收入511.9億元,增長2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5%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6%以內,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顯著進展,圓滿完成了“十一五”發展任務。

(一)完善增長機制,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

消費需求旺盛。適應民眾生活多樣化、個性化需要,積極發揮消費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促進消費各項政策有效落實。科學布局商業網點,商貿流通市場體系日趨完善。市區10家農貿市場完成標準化升級改造,全市涉農行政村為農服務社實現全覆蓋。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9.1億元,增長18.6%;市場成交總額3000億元,增長20%。全力保障市場供應,強化價格監管,向低收入群體發放物價補貼2369萬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4,物價漲幅低於全省平均水平。投資結構改善。拓寬社會投資領域,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穩定政府投資規模。海太半導體封裝測試、長三角金屬物流園等29個市級重點項目建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85.7億元,增長25.1%;其中民間投資占比達53.1%,服務業投資占比達58.9%。開放型經濟回升向好。利用外資結構趨優,引進獨立研發中心、地區總部、金融機構25家,到位註冊外資33億美元。對外貿易攀升,進出口總額612.5億美元,增長39.4%;其中出口總額362.9億美元,增長39.5%。“走出去”步伐加快,新批境外投資項目59個。全市國際友城增加到36個,榮獲國際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獎。體制機制活力增強。加快存量國有資產整合,全面完成國有企業清產核資,國有資本在關鍵領域的集中度增強,市屬國有企業資產規模達2064億元。加快建立集投資、融資、擔保等功能於一體的企業服務體系,無錫產權交易所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及融資服務中心、無錫市股權登記託管服務中心掛牌營業。推動各類企業直接上市融資,新增上市企業17家,首發融資122億元。

(二)推動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

創新資源集聚效應凸顯。積極開展“千人計畫促進年”活動,引進海外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653名,6人入選國家“千人計畫”。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累計建成省級以上高技術研究實驗室5個、科技公共服務平台65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40個。長電科技、美新半導體入選國家第四批創新型試點企業。預計,全社會研發費用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5%。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科技創新與城市未來”主題論壇、中國(無錫)海歸創新創業峰會。製造業水平提升。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到640多家,新增國家重點新產品36項,省級高新技術產品總數達624個。預計,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5.7%。新增馳名商標12件,營業收入超百億元企業增加到22家,法爾勝集團、遠東集團被授予第三屆市長質量獎。無錫入圍國家智慧財產權工作示範城市和首批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範城市。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預計實現銷售收入360億元,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增長29%。市區107家工業企業完成整體搬遷或關停整合,其中錫鋼集團等12家企業退城出市,市區工業布局調整工作基本完成。服務業發展加快。預計,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2.6%。藉助上海世博會效應,加快旅遊目的地建設,全年接待入境旅遊者86.5萬人次,預計旅遊總收入730億元。創意設計、動漫遊戲等產業快速發展,預計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6%。金融運行態勢良好,本外幣各項存、貸款餘額分別為8827.2億元和6487.1億元,創業投資基金規模突破103億元。服務外包強勁攀升,執行金額25.3億美元,產業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示範城市前三位。積極貫徹國家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努力保持市場穩定,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1010.2萬平方米。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推動農業生態化發展,新增高效農業面積5100多公頃,擁有市級以上名牌農產品116個。大力推動生物農業集聚發展,生物農業產值超過19億元。

(三)統籌城鄉建設,城市化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

城市綜合功能進一步完善。以公共設施建設和功能開發為切入,不斷強化新城和重點片區集聚引領效應。市民中心、太湖國際博覽中心一期投入運行,萬達商業廣場等城市綜合體建成營業。推進古街、古鎮、古村保護建設,鴻山遺址公園入選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榮膺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長涇鎮、盪口鎮、禮舍村入選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基礎設施承載力進一步增強。捷運1號線24個站點全面開建,2號線啟動建設。滬寧城際高鐵無錫站及惠山站、新區站正式啟用,京滬高鐵無錫站完成主體結構。蘇南碩放機場集團正式成立,無錫機場全年進出港旅客253.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7萬噸。蘇南運河無錫段航道升級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2億噸,無錫江陰港貨櫃吞吐量101.1萬標箱。最佳化城鄉路網結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錫張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市區新建及改拓建城市道路289千米,全市新改建農村公路241千米,新改建農村危舊橋樑272座。擴大公交服務區域,新增公交線路22條,市區公交日均運量達到115萬人次。城鄉管理進一步加強。推進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社區(村)全面設立城管站。強化綜合整治,市區包裝出新道路14條,市容環境秩序明顯改善。滬寧城際高鐵無錫段沿線環境整治獲省級評比一等獎。農村新五件實事全部完成。萬頃良田建設全面推進,完成土地整理4904.6公頃。全市386個自然村完成村莊環境綜合整治,495個自然村居民併入城鎮或農村新型社區。新增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示範鎮6個、示範村70個。

(四)構建生態文明,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太湖治理深入推進。提前兩年基本完成國家治太總體方案確定的重點工程。梅梁湖、月亮灣生態清淤完成289萬立方米,建成環太湖生態防護林1667公頃,完成梁鴻濕地等入湖河道濕地恢復工程。城北污水處理廠四期、太湖新城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工程投運,累計建成排水達標區3588塊,全市污水管網總長度增加到7612千米,68座污水處理廠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日污水處理能力超200萬噸,預計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超過86.5%。太湖無錫水域水質改善,主要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12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實現安全度夏,確保了城鄉用水安全。節能減排完成良好。135個減排工程全面完成,關閉重污染企業123家。對化工、冶金、琉璃瓦和熱電行業實施整治,全年關停企業389家,整改221家。加強節能監督和能源計量,嚴格項目能效評估,有效遏制高耗能項目建設。積極發展循環經濟,306家企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驗收。生態創建成效顯著。環城古運河風貌帶綜合整治圓滿完成,錫惠名勝區入口公園、金匱公園建成開放,蠡湖景區東擴有序推進。錫東生活垃圾焚燒廠啟用,桃花山垃圾填埋廠擴建一期工程完成。“軍地攜手保護太湖”、“軍民同心共建美好家園”活動成效明顯。全年造林綠化4367公頃,預計全市林木覆蓋率達24.5%,全市新增城市公園綠地面積271萬平方米,其中市區新增175萬平方米。累計建成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45個,市級以上生態村386個,市級以上綠色社區344個。預計環境質量綜合指數90。我市順利通過生態市國家級考核驗收,無錫市、江陰市入選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

(五)加強社會建設,公共服務能力有效增強

教育事業優先發展。預計全市教育投入增長22.4%以上,其中市本級增長25.2%。投入7.8億元完成67所義務教育相對薄弱學校改造,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裝備條件全部達到省頒Ⅱ類標準。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建成。北大軟微學院無錫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等一批高教資源落戶無錫。衛生改革發展不斷深入。加快醫療衛生資源最佳化整合,推進城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啟動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藥品平均價格較市場零售價下降42%以上。市二院綜合病房大樓建成投用。文明程度穩步提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取得新進展,市民文明素質進一步提高。市、市(縣)區兩級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實行全年無休開放服務,中國鄉鎮企業博物館、中國民樂博物館、無錫書畫博物館等建成開放。完成國有文藝院團事轉企改革,組建成立市演藝集團。新增公共體育設施面積71.7萬平方米,無錫運動員參加亞運會、亞殘會、省運會取得好成績。社會管理有效加強。全面推開社區扁平化管理改革,累計建成城市社區事務工作站554家、農村社區服務中心613家。重點開展世博食品安全保障、放心豆製品工程等專項行動,無錫成為全國首批“肉菜追溯體系”試點城市,食品安全形勢基本平穩。人口和計畫生育公共服務進一步強化,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初見成效。全國經濟普查任務圓滿完成。氣象公共服務保障水平提高。全市未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連續九年實現“雙下降”。無錫被評為全國人民防空先進城市。落實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切實維護民眾合法權益,全市社會治安形勢穩定。

(六)改善民生福祉,市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居民收入增加。完善城鄉統籌的就業機制,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2.8萬人。積極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扶持自主創業1萬人、帶動就業6.45萬人。亞太經合組織技能開發促進中心落戶無錫,我市成為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企業職工最低月工資標準由850元提高到960元,全市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增加到1432元,其中市區增加到1479元。推進物業、資金、勞務等農村富民合作,累計組建各類合作組織1546家,參加農戶總數達55萬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0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890元。社會保障統籌推進。繼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全市企業養老、基本醫療、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增加到203.9萬人、236.5萬人、156.2萬人。市區在全國率先推行城鄉一體的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工作全面完成。城鄉低保標準全面並軌,市區月低保標準提高至420元,共發放低保金1.6億元。實施臨時救助3.5萬人次,發放各項慈善救助金1.67億元。實事項目惠及民眾。30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完成。全市老新村整治改造和老住宅特修近177萬平方米,其中市區近110萬平方米。全市新開工經濟適用房9900多套,其中市區7600多套。全市享受廉租房政策居民5233戶,其中市區3800多戶。市區竣工拆遷安置房773萬平方米。全市新增居民燃氣用戶12.5萬戶,改造鋪設鄉鎮自來水管道202千米。全市各類養老機構床位發展到2.1萬張。為13515名殘疾人提供免費體檢服務,為全市所有貧困家庭殘疾兒童提供免費康復訓練服務。對口援建漢旺鎮、清平鄉任務圓滿完成,累計完成總投資16.4億元。

2010年市政府全面完成新一輪機構改革,進一步下放管理許可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努力提高行政服務能力。加強廉政建設,推進權力陽光運行,確保各級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認真貫徹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紮實辦理人大代表的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委員的提案及建議案,努力提高政府工作實效。審計、史志、檔案、僑務、對台、人武、民族宗教、防震減災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有了新發展。

各位代表,2010年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標誌著“十一五”發展圓滿收官。五年來,無錫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與“十五”期末相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翻番有餘,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萬元,財政總收入由421.8億元增加到1579.9億元,一般預算收入由181.7億元增加到511.9億元,無錫的發展跨上了新的更高平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一座充滿活力、獨具特色的江南名城以嶄新形象屹立於太湖之濱。

這五年,我們堅持以轉型發展為戰略目標,全力推動發展方式根本轉變。實施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戰略,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創新型經濟,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比“十五”期末提高12.3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積體電路製造技術和能力、光伏太陽能製造技術和產值躍居全國城市首位,成為惟一的國家感測網創新示範區和首批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這五年,我們堅持以統籌協調為基本方法,全力推進城市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著眼構築“七區一體、一體兩翼”發展格局,以城鄉規劃全覆蓋為先導,以空間布局最佳化為基礎,以公共設施建設為重點,以制度接軌為突破,大力推進區域城市化進程,多中心城市格局初步成型,交通樞紐地位進一步鞏固,城市集聚輻射能力顯著提升。五年新增一級公路551千米,新改建農村公路2006千米,市區新建及改拓建城市道路917千米,無錫機場成為國家一類口岸,無錫江陰港跨入“億噸大港”行列,無錫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這五年,我們堅持以環保優先為重要方針,全力開創生態文明新境界。把環境保護擺上經濟社會發展先導位置,積極處理好加快發展和最佳化生態的關係,更加突出源頭控制、過程控制、全程控制,逐步走上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發展新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五年累計削減32%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0%以上,均超額完成“十一五”目標任務。蠡湖水環境綜合治理榮獲全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無錫建成全國首個生態城市群和全省惟一的國家森林城市,榮獲國際花園城市殊榮。

這五年,我們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之源,全力提升體制機制競爭優勢。圍繞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全面深化經濟、社會、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全力突破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經濟社會發展動能有效增強。民營經濟占全市經濟比重提高到63.5%,五年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33家,累計有75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在錫投資發展,內外源經濟協調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社會事業領域實現政事分開、管辦分離,行政執行能力進一步提高。

這五年,我們堅持以改善人民生活為根本宗旨,全力構建幸福安康的和諧社會。把提高發展的普惠性作為工作著力點,擴大社會就業,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加強公共服務,強化社會管理,力求讓更多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五年累計新增城鎮就業58.7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1.8%和11.7%,均超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連續五年增加,全市養老和醫療參保人數五年累計增加75.9萬人和85.6萬人。市區基本建立城鄉一體的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公共文化和體育服務體系、公共運輸服務體系。

各位代表,“十一五”發展的成就來之不易、令人鼓舞,發展的經驗彌足珍貴、影響深遠。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每一個成就、城市發生的每一處變化、百姓得到的每一點實惠,無不凝聚著全市人民的心血與汗水,無不飽含著方方面面的關心與支持,無不見證著600多萬無錫市民的堅韌與智慧。在此,我代表無錫市人民政府,向在各個領域和不同崗位上辛勤勞動、作出貢獻的全體市民,向給予政府工作積極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及省在錫單位,向駐錫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所有參與、支持和關心無錫建設與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十二五”奮鬥目標

進入“十二五”,國際、國內形勢正發生深刻變化,我們必須善於利用重要戰略機遇期,順勢而為,積極作為。從國際看,世界經濟格局出現新變化,經濟全球化縱深推進,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新一輪產業轉移加快推進,這對無錫來說是難得的歷史機遇;從國內看,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經濟轉型加快,市場需求潛力巨大,為無錫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了新的契機;從區域看,隨著地區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體系加快完善,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加速,區域產業布局、社會結構、城市功能、居民生活方式正發生深刻變化,無錫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完全可以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自身實際看,無錫已進入工業化後期發展階段,綜合實力極大提升,經濟結構日趨最佳化,創新資源快速集聚,城市對外輻射力和影響力顯著提高,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看到各方面有利條件的同時,我們更要清醒認識到,無錫發展也面臨著諸多矛盾和挑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不穩定因素和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等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對我市的影響將更為深刻。國內區域和城市競相發展,無錫人口密集,自然資源匱乏,發展空間狹小,生態環境質量還不夠穩定,區位優勢和競爭優勢面臨挑戰,爭先進位乃至保位的壓力很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發展還不夠快,產業結構仍不盡合理,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份額還不高,尤其是科技、教育、人才等創新要素與無錫城市地位和發展需要相比還顯不足,創新發展的能力仍需進一步提升。常住人口總量增長較快,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壓力加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較大,一些積累性、突發性的社會矛盾較為突出,改善民生和維護社會穩定任務艱巨。同時,政府自身建設面臨新的課題,仍須進一步轉變職能,提高效能,更好地服務於人民民眾。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不斷增強憂患意識,科學把握髮展規律,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切實解決突出問題,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讓全體無錫市民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十二五”時期是我市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的重要時期,也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戰略轉型的關鍵階段。《中共無錫市委關於制定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今後五年無錫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與主要任務,市政府據此組織制定了《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提請大會審議。

《綱要》提出:“十二五”期間,無錫要以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為目標,繼續走在長江三角洲和全國城市發展的前列,努力提高城鄉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無錫綜合實力、自主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讓無錫人民安居樂業、城鄉共同繁榮、社會公平正義,推動科學發展、率先發展、轉型發展和富民強市建設取得更大突破。

主要發展目標是: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5%,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9.5%以上;全社會研發費用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比“十一五”期末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10年基礎上削減20%;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力爭全市勞動者報酬和居民收入實現倍增。

根據以上基本定位和總體目標,“十二五”期間必須進一步明晰戰略思路,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推動戰略轉型,是“十二五”發展的主要任務。轉型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攀登現代化高峰的必由之路。必須著眼全面實現戰略轉型,精心組織實施加快轉型發展的重點工作,全力以赴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模式、完善增長動力,推動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發展。堅持在發展中促轉型,在轉型中謀發展,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確立區域競爭新優勢。實現普惠於民,是“十二五”發展的根本目的。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與落腳點。必須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與效益,努力創造起點公平、機會均等、人人得益的發展環境,使公平和正義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導向。堅持把富裕百姓放在首要位置,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創業,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增加居民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收入。健全和完善覆蓋廣、標準高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社會管理創新,強化公共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堅持城市引領,是“十二五”發展的重要動力。城市是轉型發展、最佳化發展、集約發展的物理空間,也是大容量市場、高效率經濟組織和新興產業的成長載體,區域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依然是推動“十二五”戰略轉型的強勁引擎。必須以超前理念引領城市建設,以優質項目完善城市功能,以精緻手筆凸顯城市個性,進一步增強中心城市綜合功能,著力提升城市服務的專業化和高效化程度。著眼城鄉統籌,以同一張發展藍圖、同一個政策體系、同一套制度安排來落實和推進全市域的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建設,集約布局,集中建設,實現功能聚合、整體協調,建設城鄉一體、和諧共榮的現代都市。打造創新城市,是“十二五”發展的戰略基點。改革創新是發展之魂,集聚人才是發展之本。必須將“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確立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策略,全面推進發展理念、體制機制與增長動力創新,全力推動發展轉型。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全面推進綜合配套改革,使改革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堅持科技、教育和人力資源建設統籌推進,著力打造人力強市,全面增強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生態文明,是“十二五”發展的目標追求。生態文明是科學發展的重要內涵。必須圍繞生態城宜居城目標,立足於實現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大力推進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著力加強源頭治理和長效機制建設,積極構建生態產業體系、生態環境體系、生態制度體系和生態文化體系,努力化生態優勢為發展優勢,進一步彰顯山水園林城市特色,再現江南水鄉韻味。提升文化內涵,是“十二五”發展的價值取向。文化是城市的內在氣質,文化競爭力決定城市競爭力。實現“十二五”發展目標,必須大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與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城市精神氣質與文化內涵,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薈集力量。必須將文化融合於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城市建設和社會進步全過程,大力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把無錫建設成優雅、時尚、精緻的魅力之城。

2011年工作任務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將為無錫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奠定紮實基礎。政府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把握形勢變化新特點,以“推動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建設創新無錫幸福無錫”為主題,以加快轉型發展為主線,以“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質量與智慧財產權立市”為主戰略,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切實抓好節能減排,不斷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 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5%;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較2010年降低3.8%,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較2010年削減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增長1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省定範圍內。

根據上述目標和工作要求,必須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會建設水平

堅持以人為本、民生為先,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紮實辦好11項為民辦實事項目,使發展成果不斷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增加居民收入。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做好重點人群就業工作,保障勞動者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新增城鎮就業10萬人。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和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扶持創業體系,完善城鄉一體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規範分配秩序,調整企業最低工資標準和工資指導線,健全職工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做好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工作。拓展投資渠道,增加居民經營性和財產性收入,實現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提升保障水平。全面推行城鄉一體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擴面10萬人,適齡居民養老保險參保覆蓋率達到96%;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擴面4萬人,居民醫療保險覆蓋率達到99%。完善以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養制度為基礎的社會救助體系,推進普惠均等的社會福利體系建設。新增養老床位3000張、居家養老服務機構300家。加快建設南山慈善家園,建成市兒童福利院。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市區享受廉租房政策居民4200戶以上,新增公共租賃住房、人才公寓1萬套以上,建成交付經濟適用房60萬平方米。完成中心城區危舊房改造30萬平方米,老新村整治改造90萬平方米。促進社會進步。實施教育優先戰略,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範區。加快完善學前教育體系,對本市戶籍貧困家庭的適齡幼兒免收保育教育費。推進高等教育重點項目建設。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鼓勵社會力量出資、捐資辦學。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整合公共醫療衛生資源,加強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高到25元。完成市三院擴建和市中醫院易地新建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群,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加快八大博覽園、五大歷史文化街區及闔閭城遺址公園建設。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加強競技人才培養,推進體育產業發展。辦好第二十七屆亞洲國際郵展、環太湖國際公路腳踏車賽、第二屆中國濕地文化節暨亞洲濕地論壇等活動。

(二)增強內生增長動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落實中央巨觀調控政策措施,充分挖掘內需巨大潛力,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積極完善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成長格局。最佳化內需結構。改善居民消費條件,積極引導各類業態錯位布點,推進農貿市場標準化升級,吸引規模型內外資服務企業在錫建立區域總部,完善城鄉商貿流通體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加強市場供應統籌協調,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調控價格水平,努力保持市場供應和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著力最佳化政府投資結構,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積極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不斷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全力推進和落實160個市級重點項目。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深化經濟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經營管理體制,健全非經營性資產、資源資產監管運行機制。支持企業跨區域、跨所有制重組。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規範預算外資金管理。推動企業資本經營,支持企業發行債券、中期票據,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12家,力爭直接融資200億元。提升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規模,積極最佳化利用外資結構,不斷提升引資質量和水平。鼓勵企業加強出口品牌和行銷網路建設,穩步提高一般貿易出口比重,重點扶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服務外包發展。鼓勵資源性產品進口,加快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進出口總額增長8%。加強境外投資分類指導,鼓勵有實力的企業組團“走出去”。加快開發區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增強綜合服務功能。繼續發展一批國際友好城市。

(三)推進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的主攻方向,加快構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服務經濟為主體、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體系。強化服務業發展特色。開展“服務業超越促進年”活動,突出發展軟體服務外包、金融、物流、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總部經濟,推進21個城市綜合體和23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4%。加快太湖新城中央商務區建設,引導國內外各類金融機構集聚發展。豐富旅遊業態,培育旅遊品牌,強化要素整合,提升旅遊業國際化程度。合理調控房地產供應總量和結構,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放大新興產業先發效應。創優新興產業培育環境,落實扶持政策,重點建設25個新興產業特色專業園區,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行銷收入超5000億元。全力建好國家感測網創新示範區,實施感知電力、感知環保等套用示範工程。高起點建設一批生物產業中試平台,培育生物醫藥龍頭企業。完善創意設計、動漫遊戲產業鏈,推進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無錫數字動漫創業服務中心建設。加快發展信息服務產業,壯大軟體骨幹企業。創建國家雲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增創製造業競爭優勢。重點發展以自主品牌和自主技術為主的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優勢主導產業,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支柱產業向集約化、高端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47.5%。推廣卓越績效管理模式,鼓勵企業將品牌建設與科技創新、管理創新、行銷創新結合起來,創建知名品牌,支持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訂。提升現代高效農業規模水平。建設無錫太湖生物農業谷,培育生物育種、轉基因生物反應器等生物農業新產業。做大做強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品牌,建成一批上規模的優質稻米和設施化蔬菜生產基地,提高農產品自給率。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確保農產品消費安全。

(四)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

堅持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大力提升中心城市輻射能級和城鄉集約建設水平,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最佳化空間布局。推進市域主體功能分區戰略,明確發展導向,調控開發強度,促進均衡發展。著力形成以市區為核心、江陰宜興城區為兩翼、若干新城鎮為支撐的城鎮空間格局。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統籌安排各類建設用地,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深入推進萬頃良田建設,實施土地整理4400公頃。突出新城建設。加快中心城市南進步伐,推進老城區有機更新。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太湖新城,建成無錫大劇院、中央商務區一期、太湖國際博覽中心二期、金橋國小等功能性項目。基本形成錫東新城核心區路網體系和交通樞紐功能,穩步推進蠡湖新城功能開發,大力提高科技新城(新區)國際競爭力,強化惠山新城產業特色,完善江陰臨港新城綜合功能,提升宜興環科新城集聚水平。構建綜合交通體系。拓展無錫機場客貨運航線,啟動二期改擴建工程,全年進出港旅客和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300萬人次和7萬噸。加快捷運1號線建設,19個地下車站完成主體結構,盾構區間施工完成工作量一半以上。全面開工建設捷運2號線,完成捷運3、4號線建設規劃編制和報批。建成滬寧城際高鐵無錫站綜合交通樞紐、京滬高鐵無錫站。完成太湖大道節點改造,市區新建及改拓建城市道路260千米。加快錫澄運河改造整治工程,全面對接惠澄大道——疏港路等連線市區與江陰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推進跨太湖通道建設,有效整合錫澄、錫宜地區生產力布局。繼續最佳化公交線網結構,增加公交運力,完善場站設施,改善公交服務。推進現代化新農村建設。深入開展“幸福鎮村”爭創活動,加快農村流通網路建設,繼續實施十大強農惠農工程。加快盤活農村各類資源,壯大村級實力,開闢農民增收新渠道。深入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有效控制農村生活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染。統籌規劃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改造農村道路150千米,改造農村危舊橋樑150座。

(五)發揮科技人才支撐引領作用,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

堅持把人才作為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創業,突出企業創新主體作用,促進科技人才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利用,加快建設創新型經濟領軍城市和科技創業家搖籃城市。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開展“人才特區建設促進年”活動,繼續實施 “無錫千人計畫”等系列海外引才計畫,完善人才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壯大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推進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與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開展多方面合作。推動企業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進行戰略合作,吸引跨國公司、科研院所來錫設立研發中心、分支機構,有效發揮在錫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完善區域創新體系。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快研發機構建設,加強創新載體和平台建設。引導社會資金成立或參與各類創業投資基金,形成科技金融集團化服務優勢。繼續鼓勵商業銀行試辦科技支行、科技信貸專營部門,發展以企業信用為基礎的股權質押、智慧財產權質押等信貸產品,建設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全面提高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全社會研發費用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6%,其中企業研發費用占全社會研發費用比重超過90%。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設。在“無線無錫”工程基礎上,完善網路基礎設施,提高網路服務水平和業務承載能力。推進跨部門業務協同系統建設,加快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共享交換進程。推進社區服務管理信息化,創新社會管理手段。推進社會事業信息化,逐步實現資源數位化、服務網路化。

(六)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

圍繞生態文明先驅城市建設目標,深入實施環境綜合治理,積極探索以綠色、低碳為特徵的發展新路,全面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高起點建設低碳城市。嚴格控制、逐步降低燃煤總量,積極發展和利用光伏等新能源,重點實施光伏太陽能推廣套用示範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示範工程。開發和推廣資源節約、替代和循環利用技術,實施一批重點節能和循環經濟項目。啟動中瑞低碳生態城建設。高標準實施環境治理。紮實推進太湖(蠡湖)新城流域、直湖港流域、望虞河兩岸、太湖西部沿岸等重點區域水環境治理,繼續實施梅梁湖生態清淤等項目,完成走馬塘拓浚延伸河道工程。基本建成“排水用戶全接管、污水管網全覆蓋、污水處理廠全提標”的污水治理體系,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加大飲用水源地保護力度,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達到100%。強化自來水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加快中遠期保障優質安全供水工程建設,確保居民用水安全。加大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和建築工地揚塵防治,加強大氣自動監測體系建設。擴大建成區機動車24小時禁鳴範圍。建立和完善城鎮生活垃圾收集和處理網路,加大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防治力度,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高水平營造綠色家園。加快城鄉綠道網建設,發展垂直綠化、屋頂綠化,建成金城灣公園、長廣溪濕地二期、貢湖灣濕地和雪浪山生態景觀公園。完成造林綠化3300公頃以上,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2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8%,環境質量綜合指數穩定達到90。

(七)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

適應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需要,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依法行政。開展重點領域專項執法檢查,規範行政執法工作。完善聽證制度和重大決策的調查研究、專家論證、民眾評議制度,最佳化政府決策規則和程式。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和新聞發布制度,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運行,加強行政權力運行監督。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民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加強社會管理。完成街道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城鄉社區扁平化管理實現全覆蓋。深化人口管理體制創新,建立健全人口發展調控機制。實施新型居住證管理制度,逐步實現常住人口同城待遇。不斷強化城市管理,全面提高數位化、精細化管理水平。紮實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提升市民法律素質。強化市場監管,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安全體系和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基本建成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努力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建立健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強化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災害預防能力,全面提高防震減災綜合水平。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全全生產形勢穩定。強化維穩機制建設,提升社會矛盾疏解能力,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提高公正廉潔執法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六連冠”。提高服務效能。進一步削減行政許可事項,簡化行政許可環節,為企業和市民提供優質便捷的政務服務。積極推進行政事業性收費改革,清理、削減和規範行政收費行為。加強對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決策部署的監督檢查,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強化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完善權力運行制約監督機制。加強政府廉政建設,健全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和嚴重損害民眾利益的案件。加強政府公務員隊伍教育、培訓和管理,提高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民眾的能力和水平。

各位代表,我們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時點,推動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建設創新無錫幸福無錫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追求。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江蘇省委省政府和無錫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求真務實,團結拼搏,為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而努力奮 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