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佛家有“阿彌陀佛”、“無量壽佛”等諸佛稱號。“阿彌陀”是佛之名諱,而“佛”是稱號。“無量壽”即無窮之壽,以此為佛之名而稱“無量壽佛”,可謂此佛是壽的化身。這都是講得通的。而“無量天尊”卻不然。道教有“度人無量天尊”、“福生無量天尊”、“功德無量天尊”等,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稱號。也就是天尊分類,比如文昌帝君是功德無量天尊,但如果省略掉“度人”、“福生”、“功德”,而僅保留“無量”,也就是說將原稱號簡化為“無量天尊”,那么還是原意嗎?很顯然,如依文尋意,“無量天尊”當解為“無窮多天尊”或“很多天尊”,像話嗎?有這樣簡稱的嗎?其實,用此語者稍加審辨,便不難明白:“無量”是量的概念,怎能稱之為天尊?
八十年代初,廣播電台常播出某著名評書藝人所說的傳統評書。書中道家人物出場時,每以“無量——佛”為口頭稱號。後來在一次政協會上,評書藝人恰與千山無量觀許信有大師同在一組,於是大師向藝人提出建議:道家不稱佛,所以“無量佛”不宜用於道家人。而藝人為了評書的需要,懇請大師解決一個類似於“阿彌陀佛”的四字用語。大師無奈,但又念其評書為世間之藝術,與玄門並無相干,遂告之以“道教尊神稱天尊”。評書家觸類旁通,於是“無量天尊”就這樣產生了。
九十年代中期以後,許大師及東北地區有威望的老道長們相繼羽化歸去。與此同時,社會上很多觀念也在急速更新。在此“大氣候”影響之下,教門內道友們的思想及思維方式也開始由原來的墨守成規而漸漸轉向了追求外相上來,對新事物的接受也就快得多了。於是“無量天尊”這個帶著幽默味道的藝人用語,也從最初的“頑皮話”而漸成為“合法化”了。當然潮流難以逆轉,後來,“無量天尊”便迅速出現在東北大部分道友尤其是道俗之間的交往中。甚至殿堂上道友們在為香客助磬的同時,語氣悠長地口稱“無—量—天—尊”已成為定規,儼然世人筆下影視小說中之情狀。更在此同時,關東的道友不斷入關南下,因此又將“無量天尊” 帶到了大江南北……
有人引經據典翻閱《道藏》說道書中早已有 “無量天尊”一詞的記載,聖號“無量天尊”一詞是有著悠久的歷史。這實在是個大謬論!如“...上獻十方 無量天尊、三十六天帝君、天功父母、及諸神仙...”又如“...王於此時發大道心,廣置諸觀,開度國人,造 無量天尊形像,廣寫此經聖號...”再如“...而白天尊言:向見百千諸 無量天尊,並諸侍者,今皆隱沒,得無疑乎。眾魔欲來惱我...”很顯然此人不懂文言文,實在是斷章取義!這裡是無量天尊指的是無數的天尊,非天尊的名號!這不得無讓我想起了那個用“課本”造句的笑話:小朋友寫“上課本來就很無聊”。念天尊當念天尊名號,而無量天尊並非天尊的名號!
前人云:“謬論所常,執為道理;謬誤所常廣設齋饌,執為規矩。”歷史在發展,社會在變革,外面的世界可謂精彩紛呈。於是,古牆中有些人再也不甘心“嚴守內相、恬淡外相”,其實也算合乎常情。然而,凡事皆須循理,外相亦須適度。土豆貼金箔固然被視為荒唐,而珠寶上塗脂粉又何嘗不是妄為!
考證
“福生無量天尊”,在道經中出現非常之多,如下列舉一部分:
《雷霆玉樞宥罪法懺》中有:“稽首稱念三清三境天尊,雷聲普化天尊,玄恩赦罪天尊,福生無量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道法會元》中的神霄遣瘟治病訣法:“適伸啟白福神,一切神祇,本部雷神官眾,和送瘟司、退散病源,驅除邪怪剿戮妖魔,安舒土府,解釋愆非,俾令見患即安,家門清吉,人眷和平。凡在光中,全叨默佑。稽首皈依,志心稱念:福生無量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北斗本命延壽燈儀》中,並及:“稽首歸依,虔誠贊詠:福生無量天尊”
《金籙延壽設醮儀》中,有:“….太平護國天尊,福生無量天尊,大羅諸天天尊、諸後元君….”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的北斗燈儀中,最後有"…和:願得長生。福生無量天尊。眾誦大咒旋繞…"。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的南斗燈儀中,最後有"…終始流恩。福生無量天尊。向來關祝南斗星燈,功德周圓…"。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的九幽燈儀中,提及有"福生無量天尊"一語,其用法是:
”福生無量天尊,引至東方,九幽之東,日風雷獄。眾生心虧震德…"
"福生無量天尊,引至南方,九幽之南,曰火翳獄。眾生心虧離德…"
“福生無量天尊,引至西方,九幽之西,曰金剛獄。眾生心虧兌德…"
“福生無量天尊,引至北方,九幽之北,曰溟泠獄。眾生心虧坎德…"
"福生無量天尊,引至北方,九幽東北,曰鑊湯獄。眾生心虧艮德…"
"福生無量天尊,引至東南,九幽東南,曰銅柱獄。眾生心虧巽德…"
"福生無量天尊,引至西南,九幽西南,曰屠割獄。眾生心虧坤德…"
"福生無量天尊,引至西北,九幽西北,曰火車獄。眾生心虧乾德…"
"福生無量天尊,引至中央,九幽中央,日普掠獄。眾生心虧厚德…"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的關祝神燈儀中,多處使用:“…..福生無量天尊,臣等志心皈命…”。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的祈祿用的晚朝行道儀中,在稱法位時,上啟時提及:"…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長生保命天尊,福生無量天尊,十方靈寶天尊, 十方已得道大聖眾,至真諸君丈人…"。
其它的,在午朝、三官醮儀中也有提及。
《玉音法事》中,在獻粥獻貢文後,會念“香廚妙供,上獻天尊,中獻真聖,下及一切先生,普同供養。”,然後在齋畢,要求念“福生無量天尊”。
在《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法》中有:“念三清無上天尊,太平護國天尊,福生無量天尊,長生保命天尊,消災度厄天尊,紫清賜福天尊,太一救苦天尊,十方靈寶天尊,寶華圓滿天尊,無量不可思議功德。”
《金籙放生儀》中,有:“念玄都萬壽天尊、太平護國天尊、好生度命天尊、福生無量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東嶽大生寶懺》中,有“念東方靈寶天尊,青靈始老天尊,東華上相天尊,福生無量天尊。”
《金籙祈禱早朝儀》《金籙祈禱午朝儀》《金籙祈禱晚朝儀》這三朝儀中,有:“…太平護國天尊,福生無量天尊,都玉京七寶層台紫微上宮靈寶至真諸君丈人,金闕諸天彌羅眾聖…”
《金籙十回度人午朝開收儀》中:“…徑用回向西南方無極太上靈寶天尊、西南方福生無量天尊、西南方始素天梵炁天君、天垣帝座星君…”
《道門通教必用集》第七時:“以今第七遍,奉為齋主某家解災度厄,祈福延生。憑合壇道眾,持念天尊聖號,轉誦《南北二斗延生真經》…長生保命天尊、福生無量天尊、消災解厄天尊…”
《北極真武佑聖真君禮文》中,則說:“稽首皈依,志心稱念。福生無量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從上述經典中可以看出,在傳統的道經中,“福生無量天尊”這種名稱在自古以來的道經中是一直存在的,同時也能成為一個具體位格的指代。
所以,現代道教中倡議道友之間見面使用“福生無量天尊”,作為打招呼的敬語,其含義如同“祝您有多得不可計量不可思議的福報”,從理論上來說是完全合理的。
然而,在坊間也常說有些道士之間用“無量天尊”打招呼,並且早年的港台影視中也有類似的稱呼,這種稱呼是否是有問題?
在道藏諸經中,“無量天尊”這個詞獨立出現,主要是兩處:
第一處是《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中提及:“…發大道心,廣置諸觀,開度國人,造無量天尊形像,廣寫此經聖號,作無量旛蓋,出無量法服,供養三寶…”這裡的“造無量天尊形像“是指的是造了大量的神像的意思,與敬語並沒有任何關係。
第二處是《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中破獄的時候,“存符化無量天尊,遍詣獄中,一切罪魂,俱蒙原赦。”在這裡的“無量天尊“特指太一救苦天尊化形無數多個,也與敬語方面沒有任何聯繫。
所以可以判斷出單獨使用“無量天尊”是不合理的,但是又確實存在有這樣打招呼的老道士,又是怎么回事?
如果進一步追溯的話,會發現這種稱呼最早出自於一些寶卷或小說之中,目前見得較早的資料,是清朝中期從江蘇傳出的《靖江寶卷》,其中小說中有類似的內容:“…徐茂祖一聽,哈哈大笑,“呵,無量天尊,善哉,善哉。薛剛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八賢王正要發火,道士倒笑起來格:“無量天尊,善哉善哉,王爺不要發火,你請坐…”
所以,有些會稱呼“無量天尊”的,顯然受到民間的這些影響,並且這種影響至少是從清朝中期開始的,由於寶卷傳播較廣,影響力較大,很有可能這種稱呼在民間結社中也曾流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