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英文名稱:Non-alcoholic Beer
無醇啤酒是啤酒家族中的一個新成員,屬於低酒精度軟飲料啤酒。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酒精含量在0.5%(v/v)以下可稱為無醇啤酒。國內外無醇啤酒的製造方法可分為兩大類:即限制發酵法和正常發酵後脫酒精法。
無醇啤酒(英文名稱:Non-alcoholic Beer ,也稱“無酒精啤酒”)是以大麥為主要原料,大米為輔料,加入啤酒花,經糖化,在發酵過程中使用特殊酵母,採用特殊工藝發酵法來控制釀製過程中的酒精含量而釀製的含二氧化碳的酒,其酒精含量在0.5%以下,在產品特性、使用原料和生產工藝流程上,無醇啤酒與啤酒相近似。
所謂無醇啤酒,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含一點酒精。通常意義上的啤酒酒精度一般在3%—5%,國際上的標準認為,酒精含量在0.5%以下,具有普通啤酒的色澤、香味和泡沫等特徵的啤酒就是無醇啤酒。
生產
無醇啤酒最早由瑞士推出,其後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相繼開發出同類產品。在我國,無醇啤酒的起步較早,但發展卻很緩慢,1985年廣東江門市飲料廠從德國懷納公司引進我國第一條無醇啤酒生產線,1987年廣州惠州又從瑞士ASS公司引進無醇啤酒生產設備;97年青島啤酒公司濰坊分公司、98年山東華中琥珀啤酒公司、2000年山東廣寒宮啤酒公司分別從德國史密特公司和GEA公司引進無醇啤酒生產設備,從此無醇啤酒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在我國,無醇啤酒經過十五多年的發展,現已被消費者接受,並逐步取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也漸漸成為一個新的消費潮流。
無醇啤酒的生產原理及特點:在密閉蒸餾柱中,控制一定的真空度和溫度,加熱啤酒,利用酒精的揮發係數大於水,酒精蒸發到氣相中,液相中的酒精含量逐步降低;其流程時間越長,脫醇越徹底。汽液分離後,液相冷卻為無醇啤酒,蒸汽冷凝後,為較高濃度的酒精。為減少風味物質的損失,蒸汽冷凝部分回流。蒸發溫度越高,處理時間越長,風味物質損失越多。故本工藝的主要控制參數是真空度、蒸發溫度、蒸發壓力。
國內品牌
國內大的品牌啤酒基本都有生產。如:雪花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青島啤酒都有。
製法分類
國內外無醇啤酒的製造方法可分為兩大類:即限制發酵法和正常發酵後脫醇法。
限制發酵法是限制麥汁中的可發酵性糖的含量及其限制其向酒精轉化的方向,即通過控制啤酒發酵過程中酒精的產生量使其處在所要求的範圍內,如Ludwigii酵母法、Barrell專利法、高溫糖化法等。
脫醇法是將正常發酵啤酒中的酒精通過各種手段去除,以達到要求的標準,如減壓蒸發法、膜過濾法等。因此生產中無論採用何種方式,其生產的關鍵在於要求啤酒中的酒精含量低而各種風味物質卻不能少,其他質量指標也必須有相應的保障。
健康相關
預防心血管病
無醇啤酒有益健康
不含酒精成分但保留風味物質的啤酒,正越來越受到追求健康生活的消費者歡迎。德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無醇啤酒能防止血液凝固,降低血栓和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科學家解釋說,由於血小板的凝聚會引發血栓和心肌梗塞,所以試驗結果表明普通啤酒、無醇啤酒以及酒精與水的混合溶液都起到了一定的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抗癌作用
日本岡山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也發現,無醇啤酒可以顯著降低熟的肉類和魚類等食物中含有的一種可破壞人體基因、誘發某些癌症的化學物質“雜環胺”,將它的危害性降低85%以上。這說明,無醇啤酒還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市場反應
口味影響銷量
理論上無醇啤酒不錯,但是喜歡喝啤酒的人會覺得它的口味很淡。作為一個小品種,它的銷量一直不大,發展不太成氣候,原因是它的消費群並不大,只適合某些場合消費。
醉駕使其受到關注
在2001~2009年這8年中,中國一直是世界頭號啤酒消費國,市場增長率持續在10%以上,可是無醇啤酒並未吸引太多目光。但是,2009年公安部一場嚴打醉駕的行動卻讓它有翻身之勢,無醇啤酒的消費突然火了起來。
焦點問題
專家反對司機喝無醇啤酒後駕駛
血液檢測仍可檢測喝無醇啤酒的司機酒精含量超標
一些愛喝酒的司機認為無醇啤酒不是酒,因此喜歡上了無醇啤酒,喝了以後可以照樣駕車。但專家對這種啤酒效果持否定態度。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教授蔣卓勤說,呼吸儀測量的是喝酒後酒精從肺部擴散出來的氣體,這種啤酒度數低,呼吸儀不一定能檢測到,但是它仍然有酒精度,透過精度較高的方法,如抽血檢測還是能發現喝過酒。
溫馨提示
交警部門執行如下判斷酒後駕車和醉酒駕車行為標準:每百毫升血液中含20-80毫克(含20毫克,不含80毫克)酒精為酒後駕車;每百毫升血液中含80毫克以上(含80毫克)酒精為醉酒駕車。
一般人只要喝一瓶普通啤酒就可達到每百毫升血液中40毫克酒精。雖然無醇啤酒是指酒精度數達不到1%的具有啤酒味的碳酸飲料及清涼飲料,屬於低度啤酒,而且它糖化麥汁的濃度和酒精度比低醇啤酒還要低,但它畢竟也含有一定的酒精成分,也是酒,無醇啤酒喝多了也會飄飄欲仙,也會醉,血液酒精檢測仍然在酒後駕車檢測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