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革命戰爭,無產階級為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和保衛社會主義制度,爭取世界和平而進行的武裝鬥爭。1871年,法國工人階級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揭開了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革命戰爭的序幕。1917年,俄國無產階級進行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統治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革命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相關詞條
-
土地革命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又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反對蔣介石反動統治的革命戰爭,從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開始,到1937年抗日...
簡介 起因 經過 意義 相關詞條 -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是毛澤東1936年12月在中國抗日紅軍大學的講演。始由八路軍軍政雜誌社印行單行本,後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為了總結土地革命...
簡介 四大特點 革命特點 革命戰爭 研究戰爭 -
無產階級軍事思想
無產階級軍事思想,無產階級關於戰爭與軍隊問題的理性認識。它是無產階級在爭取自身解放的過程中,不斷總結革命戰爭經驗,並吸取了軍事思想史上的積極...以及其他無產階級革命領袖人物,在創立、運用和發展無產階級軍事思想方面做出了...
-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英文: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人民為反對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反動統治,...
歷史背景 戰爭背景 戰爭經過 主要事件 革命成果 -
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
“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之間的論爭的簡稱。是抗日戰爭前夕,革命作家內部就如何建立文藝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展開的一場論爭。
基本信息 論爭 -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武裝起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和反動統治,實行土地革命所舉行的一系列起義。
過程 結果 -
王重華[無產階級革命者]
王重華,陝西省旬邑縣土橋鎮廟上(今北家坊)村人,1913年12月生,1931年參加革命,1936年經習仲勛同志介紹入黨;曾任關中特委秘書, 耀縣縣委書記...
革命履歷 人物軼事 戰爭經歷 人物評價 -
毛澤東與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闢: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史論要
高校承擔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務。為推動高校馬克思主義...
-
熊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末期革命烈士]
熊雄(1892—1927),1892年出生,江西宜豐芳溪鎮下屋村人。早年參加辛亥革命,加入中華革命黨。後留法勤工儉學,加入少共旅歐支部和中國共產黨,並在...
早年經歷 赴德國留學 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 廣泛傳播革命思想 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