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患子[中藥]

無患子[中藥]
無患子[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無患子,中藥名。為無患子科無患子屬植物無患子 Gaertn.的種子。植物無患子,分布於我國華東、中南至西南地區。具有清熱,祛痰,消積,殺蟲之功效。主治喉痹腫痛,肺熱咳喘,音啞,食滯,疳積,蛔蟲腹痛,滴蟲性陰道炎,癬疾,腫毒。

別名

木患子、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綱目》,圓肥皂、桂圓肥皂《現代實用中藥》,洗手果《廣西中獸醫藥用植物》,油患子、油皂果《貴州中草藥名錄》。

入藥部位

種子。

性味

味苦、辛,性寒。

歸經

入心、肺經。

功效

清熱,祛痰,消積,殺蟲。

主治

喉痹腫痛,肺熱咳喘,音啞,食滯,疳積,蛔蟲腹痛,滴蟲性陰道炎,癬疾,腫毒。

相關配伍

1、治喉痹,無患子,研。內喉中立開。(《普濟方》)

2、治喉蛾,無患子核、鳳尾草各9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3、治百日咳,感冒發燒,無患子果仁3枚。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4、治哮喘,(無患子)種子研粉。每次6g,開水沖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5、治小兒腹中氣脹,用木患子仁3-4枚。煨熟食之,令放出矢氣即消。(《嶺南草藥志》)

6、治小兒疳積,木患子仁6-7枚(煨熟),和蘇鼠1隻煅灰,共研為散,分3-4次蒸豬肝食。(《嶺南草藥志》)

7、治牙齒腫痛,無患子一兩,大黃、香附各一兩,青鹽半兩,泥固煅研,日用擦牙。(《普濟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研末。

外用:適量,燒灰或研末吹喉、擦牙,或煎湯洗;或熬膏塗。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降血壓作用。

3、對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用。

炮製

採集加工

秋季採摘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和果皮,取種子曬乾。

炮製方法

除去果肉、雜質,取種子曬乾。

鑑別

藥材性狀

種子球形或橢圓形,直徑約1.5cm。表面黑色,光滑,種臍線形,附白色絨毛。質堅硬。剖開後,子葉2枚,黃色,肥厚,疊生,背面的1枚較大,半抱腹面的1枚;胚粗短,稍彎曲。氣微,味苦。

飲片性狀

種子球形,直徑約14mm。外表黑色,光滑。種臍線性,周圍附有白色絨毛。種皮骨質,堅硬。無胚乳,子葉2,疊生,黃色,肥厚;胚粗短,稍彎曲。氣微,味苦。

形態特徵

無患子,別名桓《山海經》,拾櫨木(崔豹《古今注》),楺婁、櫨木《纂文》,噤婁《本草拾遺》,盧鬼木《綱目》,黃目樹《台灣府志》,肥皂樹(浙江),苦患樹(海南),目浪樹(台灣)。為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0多米。嫩枝綠色,無毛。偶數羽狀複葉,互生;葉連柄長25-45厘米或更長,葉軸上面兩側有直槽;小葉5-8對,通常近對生,小葉柄長約0.5厘米;葉片薄紙質,長橢圓狀披針形或稍呈鐮形,長7-15厘米或更長,寬2-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腹面有光澤,兩面無毛或背面被微柔毛。花序頂生,圓錐形;花小,輻射對稱;萼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大的長約0.2厘米,外面基部被疏柔毛;花瓣5,披針形,有長爪,長約0.25厘米,外面基部被長柔毛或近無毛,鱗片2個,小耳狀;花盤碟狀,無毛;雄蕊8,伸出,花絲中部以下密被長柔毛;子房無毛。核果肉質,果的發育分果爿近球形,直徑2-2.5厘米,橙黃色,乾時變黑。種子球形,黑色,堅硬。花期春季,果期夏秋。

生長環境

分布於我國華東、中南至西南地區。各地寺廟、庭園和村邊常見栽培。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以排水良好、上層深厚的肥沃土地栽培為宜。

相關論述

《本草衍義》:“無患子,今釋子取以為念珠,出佛經,惟取紫紅色,小者佳。今入藥絕少,西洛亦有之。”

附註

本植物的根(無患樹蔃)、韌皮(無患樹皮)、嫩枝葉(無患子葉)、果肉(無患子皮)、種仁(無患子中仁)亦供藥用。

(1)無患樹蔃:宣肺止咳,解毒化濕;主治外感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白濁,帶下,毒蛇咬傷。

(2)無患樹皮:解毒,利咽,祛風殺蟲。主白喉,疥癩。疳瘡。

(3)無患子葉:解毒,鎮咳。主治毒蛇咬傷,百日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