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無專業精英是中山大學新創博雅學院在招生簡章中,主宣的一種教育方式,其介紹該院的目的是 “為探索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精英教育模式而專門設定”,“學生的人生榜樣不是億萬富翁,而是學富五車的大思想家、大學問家”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
對於“博雅”背後的深意,中山大學校長黃達人表示,成立博雅學院,只是中山大學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一系列舉措中的一項嘗試,而他本人更加關注的還是面向全校本科學生的通識教育,因為通識教育能讓全校學生受益。從2009年9月21日開始,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就讀的3700多名新生和1300多名二年級學生,按照新的通識教育方案選修“通識教育共同核心課程”。
“目前國內很多高校的通識教育大都有名無實。”通識教育最大的困難在於往往難以持續。其根本原因在於通識教育課程常常游離於學校主體課程之外,因此會被邊緣化而難以保證課程質量。中大這次對症下藥,特別注重通識課程與學校主幹課程的有機聯繫,在課程組織上採用了國外大學常用的“雙重編碼課程”,把若干院系最核心的主幹基礎課同時作為通識課程。
弊端
通識教育是一種基礎性的教育,即對全體學生進行基礎性的語言、文化、歷史、科學知識的傳授,個性品質的訓練,公民意識的陶冶。可見,通識教育是以培養全面人格為目標,這與專業教育以培養“技術能力”和“謀生手段”並不矛盾。
1945年,哈佛提出以培養“全人”為通識教育的目標,而1978年又將這一目標修正為以培養有教養的人為目的,推崇“寬度(通識教育)+深度(專業教育)”的目標。其實,一個多世紀以來,已開發國家高等教育的改革都不是以“去專業化”為導向,而是在努力打破“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之間的障礙,嘗試在二者之間搭起溝通的橋樑。然而,“無專業精英”教育,在強調通識教育的同時,卻可能無意中走向另外一個反面。大學本科教育內容的改革,最重要的應該是如何通過課程創新,更好地整合“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而不是顧此失彼。
通觀中我國大學課程設定,在通識教育方面,開設的課程大體不過是什麼“經濟學原理”、“法律基礎”、“高等數學”之類,這樣的課程設定,顯然仍是以學科為界限來劃定的,難逃專業的狹隘視野。而在一些教育已開發國家,通識教育課程可能是“財富、權力、美德”,是“正義”,是“時間、空間和運動”……這些課程設定不僅生動活潑,更是在整合跨學科科目的基礎上進行的。
質疑
中山大學新創博雅學院宣言中,外界在讚賞和支持群起的同時,質疑和討論也同樣喧囂。 博雅學院的首屆35名新生,承受了外界極大的關注。完全打破專業的課程和多少有點獨特的學院生活,這些高考後本來已被錄取到其他院系和專業的孩子,有些不適應。
自從開學以來,外界的密集關注正讓學生們從開始時的受寵若驚,逐漸過渡到略感不適,甚至有學生向博雅學院院長甘陽抱怨,記者總給自己打電話,可能會影響正常的學習。
“應有心理準備,受關注本身也是一種鍛鍊。”甘陽深知,這種關注蘊含的是社會情緒和目光。同時,有關博雅學院的爭議和質疑之聲,也難免飄進學生的耳朵,這才是甘陽最擔心之處。
院長回應
院長對此質疑認為是因為不理解,因為博雅學院是一個賣點,藉此推行中山大學的通識教育改革才是的真正目的。
其實對一些質疑的聲音我有意見,很多人只從媒體上看到一句話就下筆寫評論,連博雅學院的課程設定和教學理念都未了解清楚,就迅速下結論。我認為這些質疑是因為不理解。比如學生將來的出路,其實根本不用擔心,他們本來就是精英化培養,不需要就業,大部分都將直接繼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