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釋義
典源
《後漢書》卷六十一〈左周黃列傳·周舉〉~2024~
舉稍遷并州刺史·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唐·李賢註:「《新序》曰:晉文公反國,介子推無爵,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求之不得,乃焚其山,推遂不出而焚死。」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五〈僖公·傳二十四年〉
晉候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加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日:「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遂隱而死。
釋義
“晉侯賞從亡者, 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遂隱而死。”謂介之推從晉文公流亡,割股食公 ,有功而不受祲,隱入綿山 ,後晉文公焚燒樹林逼迫,仍不出,抱樹焚死。後以“焚林”為求取賢士的典故。
同源典故
介子 介推 子推 晉山自棄 焚林
運用示例
《周書·蘇亮等傳論》:“既焚林而訪 阮 ,亦牓道以求 孫 ,可謂野無遺才,朝多君子。”
唐 韋蟾 《上元》詩之三:“熏穴應無取,焚林固有求。”
唐 吳仁璧《投謝錢武肅》詩:“累重雖然容食椹,力微無計報焚林。”
作者 | 詩題 | 詩句 |
吳仁璧 | 投謝錢武肅 | 累重雖然容食椹,力微無計報焚林。 |
孟雲卿 | 寒食 |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
李涉 | 長安悶作 | 每日除書空滿紙,不曾聞有介推名。 |
杜甫 | 送李卿曄 | 晉山雖自棄,魏闕尚含情。 |
郭鄖 | 寒食寄李補闕 | 介子終知祿不及,王孫誰肯一相憐。 |
韋蟾 | 上元三首之三 | 熏穴應無取,焚林固有求。 |
顧況 | 擬古三首 | 浮生果何慕,老去羨介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