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歲月:華東文藝兵風雲錄

戰鬥的童年 戰場上的文藝女兵 難忘的1947年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5月1日)
平裝: 839頁
開本: 32開
ISBN: 7532124908
條形碼: 9787532124909
尺寸: 20 x 14 x 3.6 cm
重量: 798 g

內容簡介

華東文藝隊成員在陳毅司令員的領導和關懷下,以戲劇、音樂、歌舞、繪畫等各種形式為部隊指戰員、為廣大工農民眾,不辭辛勞頻頻演出;以戰壕里的歌詠、火線上的鼓動,宣傳黨的政策,鼓舞人們的鬥志。通過廣泛的宣傳,取得了軍民協力、同仇敵愾、團結奮鬥、揚我軍威的實效。在解放後五十年的建設發展過程中,他們不甘落後,依然緊跟國家前進的步伐,寫出了音新時代的交響樂;拍攝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聞名中外的影片和電視劇;他們帶領樂隊赴東瀛、歐洲參賽獲獎;他們的書法、攝影作品在東南亞和美國展出載譽歸來;他們出版了弘揚長征精神的《地球的紅飄帶》連環畫;創作了反映祖國新面貌久唱不衰的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還寫出了《唱支山歌給黨聽》、歌頌了帶領人民從勝利起向勝利的光輝的黨,唱響了與時俱進的當代主旋律。該書既是文藝戰士多彩經歷的回憶,也是一份對黨由衷的深情吐露,他們在人民的撫育下成長,他們也以文藝歌頌了人民。
如果說在戰爭年代,這支文藝隊伍的活動是繼承革命文藝傳統,弘揚延安文化精神的話,那么在解放後五十多年的建設發展過程中,他們仍然合著國家前進的步伐,寫出了歌頌新時代的交響樂,拍攝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聞名中外的影片和電視劇,進入了與世界接軌的計算機音樂科研的新領域。
讀者如果想了解表現先進文化的這支隊伍是怎樣在波瀾壯闊的文藝洪流中破浪前進的,如果想知道那些生動的故事片,科教片是怎樣歷盡艱辛拍攝出來的,便可以在這本回憶錄里洞悉端倪、找到答案。

媒體評論


一支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活躍在蘇皖齊魯廣大地區,有著半個多世紀文藝工作經歷的華東軍區文工團,是由新四軍軍部文工團和山東軍區文工團合併組成。在這支文藝隊伍中有
來自上海具有較高藝術修養的文藝專家;有來自“抗大”、“魯藝”於多年戰鬥中鍛鍊出來的文藝戰士;還有來自山東大學文藝系的後起之秀。他們在陳毅司令員的領導和關懷下,以戲劇、音樂、歌舞、繪畫等各種形式為部隊指戰員、為廣大工農民眾,不辭辛勞頻頻演出;以戰壕里的歌詠、火線上的鼓動,宣傳黨的政策,鼓舞人們的鬥志。他們向戰鬥英雄採訪;為功臣模範畫像;說唱“活捉王耀武”的京韻大鼓;創作出反映戰爭全過程的《淮海戰役組歌》……。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取得了軍民協力、同仇敵愾、團結奮鬥、揚我軍威的實效。在百餘篇有血有肉、形象生動的回憶文章里,洋溢著時代的革命浪漫主義精神,記錄下那個赴湯蹈火出生入死的永恆年代的史詩,放射出雋永的光輝,值得展卷一讀。
如果說在戰爭年代,這支文藝隊伍的活動是繼承革命文藝傳統,弘揚延安文化精神的話,那么在解放後五十多年的建設發展過程中,他們仍然合著國家前進的步伐,寫出了歌頌新時代的交響樂;拍攝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聞名中外的影片和電視劇;進入了與世界接軌的計算機音樂科研的新領域。他們帶領樂隊赴東瀛、歐洲參賽獲獎;他們的書法、攝影作品在東南亞和美國展出載譽歸來;他們出版了弘揚長征精神的《地球的紅飄帶》連環畫;他們創作了反映祖國新面貌久唱不衰的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還寫了《唱支山歌給黨聽》,歌頌了帶領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的黨,唱響了與時俱進的當代主旋律。
讀者如果想了解表現先進文化的這支隊伍是怎樣在波瀾壯闊的文藝洪流中破浪前進的;如果想知道那些生動的故事片、科教片是怎樣歷盡艱辛拍攝出來的,便可以在這本回憶錄里洞悉
端倪、找到答案。這本“文藝兵風雲錄”既是文藝戰士們多彩經歷的回憶,也是一份對黨的由衷的深情吐露,他們在人民的撫育下成長,他們也以文藝歌頌了人民。我祝賀這本具有文獻意義的回憶錄的問世!
2002年9月

目錄


第一部分 戰爭年代
烽火歲月 星星回溯
解放戰爭時期我在山東的音樂活動
烽火中誕生的一個戰鬥集體
戰鬥的童年
說明書的人名和劇名
我參加了《俄羅斯人》的演出
顏軍長和文藝戰士
初見陳軍長
憶陳總看戲
三見陳軍長——陳顏同志
文藝老兵憶當年
解放戰爭初期臨沂文藝活動片斷
新四軍文工團和陳家白莊
往事鉤沉
文工團員在淮海前線
一切為了前線
淮海戰場上的火線文藝
記《淮海戰役組歌》在北京匯報演出
戰場上的文藝女兵
一個文工團員的回憶
再見!臨沂
戰火中誕生的山大劇團
青春的永恆印記
大張與小張
清清沂河水 潺潺流心頭
山大劇團上魯南前線
難忘的1947年
難忘鄉親,難忘戰
立功受獎
我在文工團的戰鬥歷程
我扮演楊白勞的一點感想
那個時代的母親
夜行記
夜行軍記趣
我和項健相處的那些日子
王耀武落網記
彈三弦、說大鼓、“活捉王耀武”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