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概況
烏龍山風景區三候寺古建築群有較高的旅遊觀光價值。 該寺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經歷代鄉人維修、擴建,已形成雄偉莊嚴的清代宮殿式建築群體,寺院由山門、戲台、酒樓、前、中、後三殿,大雄寶殿,地藏王殿組成,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 正殿從外到內,平行並立九對長方形石柱,支撐著罩亭和屋面,屋面鋪蓋金色硫璃瓦,石柱上精刻各式浮雕和楹聯。字跡各具特色,內容寓意深遠,天花板和罩亭彩繪山水、人物、鳥獸、花草、各式圖案,工藝精巧,古香古色,充分反映了古今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工藝技巧。
大雄寶殿,造型古樸,精靈雅致、全堂佛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來三候寺旅遊觀光者與日俱增,為烏龍山旅遊開發奠定了基礎。 旅遊觀光者與日俱增,其影響範圍之廣,涉及湘贛兩省,遠至北京、河南、上海、廣州、香港等地遊客絡繹不絕,更有上海、廣州、香港等地遊客以團體形式來旅遊觀光的,近年來也不斷增多。
歷史資料
據昭萍志略記載,張相公,名景鴻,字逸雲,號康,湖南瀏陽人,生於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早年舉秀才。明朝末年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此時瀏陽吉水烽煙四起,連遭明軍數次血洗。張相公為避難攜母呂氏背井離鄉,來至萍南大田橫頭洲,自號橫頭洲子。相公先是任教,後改杏林之業,母子二人以慈善為本,恆以術濟人,深受庶民愛戴。崇禎二年(1629年)相公得夢,天甲兵降瘟疫於飲水中,相公覺,便力阻赫然,一周禮畢葬於燈盞窩,至今墓碑完好無損。
鄉人不忍相公之死,自發建祠立靈位,思情緬懷,朝暮供奉,歲時禮焉。
道光六年(1826年)六月相公祠被洪水沖毀,七月繼而營造正殿,光緒丙子年又建戲台和酒樓。幾經修繕和擴建,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宗教活動場所,改名為“古三候廟”。
交通設施
烏龍山風景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是烏龍山旅遊開發的有利條件。旅遊區距市區僅四公里,縣鄉級柏油路直通山上,13部班車對開,每20分鐘一趟,遊客乘車非常方便。三候寺前已建成2600平方米的停車場,能停大小車輛百餘部。車輛擁擠、交通堵塞的問題基本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