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航空工業

烏克蘭航空工業

烏克蘭是世界上最早開始研製飛行器的國家之一,也是當今世界9個能夠自己設計和生產飛機的國家之一。頭號科研設計機構是安東諾夫航空科技綜合體(原安東諾夫設計局),烏克蘭的絕大部分機型都是它設計的,所以被譽為“烏克蘭航空工業的大腦”。頭號發動機生產單位是扎波羅熱“馬達西奇”股份有限公司,其發動機用到了94個國家的飛機和直升機上,所以有“烏克蘭航空工業的心臟”之稱。飛機發動機研製單位主要是1930年建立的扎波羅熱“進步”設計局。

基本信息

概況

馬達西奇發動機 馬達西奇發動機

烏克蘭有72個不同專業和所有制形式的企業參與研製、試驗或生產飛機、飛機發動機或專用設備,或培訓專業人才。主要企業除“馬達西奇”公司外有11個:基輔“阿維安特”國有飛機廠、哈爾科夫國有飛機生產廠、“阿爾焦姆”國有控股股份公司、朱利楊機器廠、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部件廠股份有限公司、410民航廠、斯梅拉市“奧利松”廠(導航)、基輔“雷達”廠、基輔“無線電測量”廠、赫梅尼茨基市“創新者”廠。

培養航空和航空工業人才的主要高校有四所:基輔國立技術大學(原基輔工學院)、基輔國立航空大學、哈爾科夫航空航天大學和扎波羅熱國立技術大學。基輔工學院的一些科學家曾因參與研製和發射蘇聯“暴風雪”號太空梭而被授予前烏克蘭國家獎金,1989年曾因完成一系列蘇聯國防部用通訊衛星研製工作而被授予蘇聯國家獎金。

烏克蘭航空工業部門擁有占世界約5.5%的航空工業專家、72家各種所有制形式和行當的企業、9萬多名職工,研製、試驗、批量生產和修理飛機、飛機發動機、專用設備、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航空部件的基礎設施差不多應有盡有,但航空工業產值卻只占世界的0.1%,居第90位。

現狀

十年來,烏克蘭的航空業極度萎縮。在航運量上烏克蘭不但不如俄羅斯,甚至已經落在羅馬尼亞、白俄羅斯的後面。1990年客運量還有1500萬人次,1998年至2001年降到100萬,按旅客-公里數計算,同期從161億降到17億。貨運量也減少了一半。到2002年才開始有所復甦。十年來航空工業總產值只有16億美元,年出口額1.8億美元,投資額也少得可憐。

近年來,烏克蘭的航空工業有相當大的恢復性增長。2001年產值比2000年增長45.4%,銷售額增長了29%。2003年全行業實現產值26.12億格里夫尼亞(1美元約合5.3格里夫尼亞),比上一年同期增長4%,銷售額約20.7億格里夫尼亞,同比增長3%。今年(2005)上半年實現產值12.35億格里夫尼亞,比去年同期增長14.5%,預計今年全年的產值和銷售額都將比去年大幅增加;包括上述12個廠家在內的整個航空工業,2003年產值為26.1億格里夫尼亞(約5億美元);12家主要企業2003年人均產值約8000美元,人均銷售額約2000美元,為世界20家最大航空航天工業公司之一的美國波音公司2001年的0.002%;

“馬達西奇”有限股份公司、國有ФЭД機器製造廠和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部件廠股份有限公司三個主要航空設備出口廠家,2003年出口總額為1.8億美元,占其銷售總額的50.4%,其中九成以上出自“馬達西奇”。

烏克蘭的航空工業一直在美、歐、俄三方夾縫中奮鬥求生存,至今仍然遠未擺脫困境。

美國政府給出口的公司提供多達40億美元的優惠。歐盟的“空中客車”等計畫也都是在吸引國家資本參與的基礎上制定的。為了實施A400M型飛機研製計畫,歐盟國家要先繳納一定份額款,然後才能談訂購該飛機的問題。2001年12月18日,擬購買飛機的歐盟國家簽署了總額180億歐元的契約。俄羅斯也採取種種措施支持本國的航空工業。而烏克蘭的航空工業卻沒有這樣的幸運。十年來其所得國家的資助微乎其微,來自航空公司的訂單和銀行貸款幾乎為零,所以處境十分艱難。

來自美、歐、俄三方面的擠壓集中表現在同烏克蘭談判安-70合作生產問題上一再出爾反爾,弄得烏方不知如何是好。這種擠壓總體上不會有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航空工業的發展趨勢依然會表現以下4個方面:

1.技術上揚長避短,繼續走以安式飛機為主、以大型、超大型運輸機為主的技術總路線。

2.經濟和組織上在繼續依靠出口和對外合作維持生存的同時,逐步進行企業兼併重組,靠企業大型化來解決航空工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問題和現代化管理問題;

3.對外繼續走以同俄羅斯發展合作為主,同時努力發展同歐盟和美國的合作對外合作路子;

4.以中國、印度和東南亞、中東、中美和北非國家為海外主打市場。

產品

烏克蘭有約1500架安式飛機在42個國家使用。烏克蘭現有安-24型74架、雅克-40型客機63架、П-410型43架,其中實際使用的分別只有25、13、4架。烏克蘭航空工業近年主要產品是:安-140、圖-334、圖-124、飛機部件、飛機發動機、無線電電子設備、飛機和發動機修理。

運輸機安-225 運輸機安-225

世界上最大型的運輸機安-225(“幻想”號)於2001年試飛創下載重351噸的世界紀錄。

世界上還有約50架能載重120噸飛行5000公里的安-124(“魯斯蘭”號)在使用。世界上超大件的物品有約40%是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公司用安-124承運的。

安-124-100進行航天發射,即所謂“空(中發)射”,能發射低、中、高圓形軌道和高橢圓形軌道衛星,甚至可以發射月球衛星和其他行星衛星,而發射價格比國際航天發射市場上平均價格要低20%~30%。預計2006年將進行首次“空射”。

烏克蘭航空工業的另一個重要領域是研製和生產飛行器用的各種無線電電子設備。除舉世聞名的“鎧甲”號防空雷達外,最新的還有三種:“阿德羅斯”、“核桃-3”和“鹹湖”。

趨勢

2003年4月烏克蘭總理亞努科維奇在烏克蘭科學院主席團擴大會議上講話,表示對烏克蘭技術——首先是包括航空工業科技在內的高技術領域發展落後深感不安。他說,今天烏克蘭的工業產品有90%以上不具備現代科技水平,據專家估計,烏克蘭在世界高科技產品貿易總額中只占千分之一,比波蘭和中國還低1個數量級,比德國低2個數量級。今天烏克蘭的大多數研究停留在最後的、耗費最大的、進行實驗樣品試驗和批量生產前的階段,但因得不到資金支持而擱淺和迅速趨於老化過時。得不到資金支持的主要原因,又在於生產部門對科技成果的需求很低。

2005年5月,亞努科維奇總理又主持召開了全國航空工業和科技部門領導人座談會。會上討論了烏克蘭航空工業現狀,特別是2001年12月14日烏克蘭內閣政府批准的《2010年前烏克蘭航空工業國家綜合發展計畫》執行情況,以及提出進一步擺脫困境的辦法。

整個烏克蘭航空工業的未來主要取決於能否得到足夠的投資。因此,人們在寄希望於企業大型化的同時,也把目光投向所謂“投資效益再投資”。世界航空工業發展指標中有一項叫用於擴大生產的“投資效益再投資”,這個指標一般為銷售額的12%~15%。1999年歐盟用於航空工業發展的再投資撥款為95億美元,即銷售額的15%。烏克蘭的專家認為,要是烏克蘭政府也這樣做,烏克蘭的航空工業今後也還能躋身於先進航空生產國行列,否則,前景難以構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