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消紫花苦菜

百科名片

炎消紫花苦菜炎消紫花苦菜

炎消紫花苦菜即紫花苦菜,為一年生菊科植物的全草或根。早春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對於膽囊炎、胃炎有很好的療效。因開紫花消炎作用明顯而得名“炎消紫花”,其生長在溝邊、山坡,呈散狀集中分布,採摘時機不同,其藥效不同,適時採挖才能保證藥效。20世紀50-60年代用來充飢,其治療慢性膽囊炎、胃炎、高血壓、腦血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炎消紫花”苦菜葉子背面長有白絨毛,所以有的地區亦稱之為白毛苦菜。

概況

史載“陽都,臨沂之上游,英賢輩出,煙水之勝,軼於江南”。
汲沂河之膏澤,納蒙山之靈秀,陽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境內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沂、汶、蒙三河六岸土肥水美,土壤中含有等多種元素,適宜炎消紫花苦菜生長,所產炎消紫花苦菜無公害無污染,天然、綠色、環保。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莖少數或多數簇生,直立或斜生。基生葉蓮座狀,條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條形,長7—20厘米,寬0.5—2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漸狹成柄,全緣或疏具小牙齒,或呈不規則分裂,灰綠色或紫褐色。

藥用價值

性味:味苦,微寒。

歸經:歸膽、肝、胃、腸經。
功效:止痛、消炎、消腫、抗菌、抗病毒。
主治:用於急慢性膽囊炎,各種胃炎,腸炎,咽喉炎等炎症方面。

圖片圖片

炎消紫花苦菜性偏寒,可祛濕熱;紅糖性溫可除體內寒氣,起到舒筋活血之功效;膽囊炎乃肝膽濕熱引起人體陰陽不平衡,因此苦菜
紅糖同食可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從根源上調理慢性膽囊炎;
由於炎消紫花苦菜獨特地有效成份,它的保健養生作用非常明顯,據歷代醫書記載,苦菜有降血糖、血壓、血脂、降膽固醇的作用,
同時對心腦血栓的形成、便秘、消炎、清肝、美容減肥等都有極好的效果;經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其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作用,
其食療慢性膽囊炎、腸胃炎、咽喉炎、口臭口苦、失眠多夢、高血壓等有著很好的效果;它不僅是治療疾病的良藥,也可作為現代人
保健的選擇,現代都市人由於生活不規律體內多蓄積濕、熱、瘀,每日堅持喝炎消紫花苦菜可以很好的清除內熱;常飲炎消紫花苦菜茶有利於延年益壽、養生保健!

服用方法

把炎消紫花苦菜分成8小等份,取其中一小份,其餘曬乾備用
簡單用水清洗下,置入鍋中(一般鍋即可)加水約1000ml
慢火熬煮沸騰再多煮3-5分鐘,去渣後將湯入暖瓶或容器放入冰櫃保存
飲用炎消紫花苦菜湯須飯後溫服一天三次,喝前加入紅糖2-3勺(紅糖百貨商店或超市有售,一般紅糖即可)
飲用期間忌食雞蛋、魚籽等高膽固醇食物,少吃西瓜、香蕉、梨、苦瓜等生冷性寒食物,少吃雞蛋黃、蟹黃、動物內臟等含膽固醇高食物,忌酒和辛辣食物,感冒發燒時可暫停飲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