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揭囊皮參

灰揭囊皮參 , 小或中等大,研究標本最大者57mm×7mm,最小者20mm×5mm。體細長,橫切面顯然為五角形。管足沿著身體的5個步帶作雙行排列,但中背間步帶也有少數管足。分布於廣東省中部外海;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 灰揭囊皮參
拉丁名稱 Stolus canescens
英文名稱 \
地方名稱 \
生物代碼 \
中文門名 棘皮動物門
拉丁門名 Echinodermata
中文綱名 海參綱
拉丁綱名 Holothuroidea
中文目名 枝手目
拉丁目名 Dendrochirotida
中文科名 沙雞子科
拉丁科名 Phylloporidae
中文屬名 囊皮參屬
拉丁屬名 Stolus
分布類型 海水

形態特徵

小或中等大,研究標本最大者57mm×7mm,最小者20mm×5mm。體細長,橫切面顯然為五角形。管足沿著身體的5個步帶作雙行排列,但中背間步帶也有少數管足。石灰環複雜,全部由馬賽克小板鑲嵌構成,輻板有細長分叉後延部。觸手10個,腹面2個顯然較小。波里氏囊和石管均為1個。體壁堅硬,骨片豐富,為像扣狀體的桌形體,底盤呈橢圓形,周緣有8-10個卵形瘤,塔部低而強壯,由2柱構成,未端癒合為單尖,底盤下邊有一突出的環和塔部對應。管足內有許多的2柱支持桌形體,塔部頂端也癒合為單尖。酒精標本淺黃褐色,常有褐色斑點。

分布

廣東省中部外海;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

生活習性

動物生活於水深74-89m的泥沙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