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第1版 (2010年11月1日)
叢書名: 田野深描
平裝: 27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108035479, 7108035472
條形碼: 9787108035479
尺寸: 20.6 x 14.4 x 1.8 cm
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黃海,1976年8月生,社會學博士。現任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兼任湖南省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青年研究和農村社會學。
內容簡介
《灰地:紅鎮“混混”研究(1981-2007)》以博士論文為基礎的著作均出自社會學的門徑,但它們卻又都體現出了程度不同的人類學色彩。這與中國社會學研究所具有的學術生態大抵一致,即作為社會科學的社會學總是要從其他學科那裡尋求智慧與啟示,更何況,從學科發展的脈理來看,中國的社會學和人類學又曾經是那么的分而不疏和關係緊密,這種分而不疏和關係緊密,成就了社會學與人類學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上的一段親緣關係,也讓今天的社會學從業者多了一種從事研究的路徑與方法,甚至是由此進入其他學科的可能。
媒體評論
本書以湘北的紅鎮為田野個案,以兩個“混混”的生命歷程為網路結點,展現紅鎮“混混”群體的網路結構、行動模式、發展邏輯與鄉村社會的變遷邏輯,根據接自1980年代以來的鄉村社會秩序所經歷的結構性轉型,解釋鄉村灰色化的特點和形成邏輯,理解當代鄉村中的越軌行為與社會秩序,並進而完成某種結構式的“自我建構”與理論歸依。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風笑天
《灰地》對被視為“越軌者”的“奸商”與“二流子”進行了研究。研究鄉村“混混”這樣的他者,往往有助於反觀本群體和社會自身,對國家治理模式轉型更是一種有益的反思。黃海的研究成果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國家治理和鄉村社會結構轉型不但對主流群體產生效應,同時也對“混混”群體發生作用,“他們”和“我們”是一個硬幣的兩面。這也是人類學建構他者和專題民族志方法的意義所在。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朱炳祥
目錄
主要出場人物一覽表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混混”群體
——網路、結構與基本特徵
第三章 悸動與變遷
——後集體、記憶與社會變遷(1981-1991)
第四章 鬆動與嘈雜
——市場、“混混”與成長邏輯(1992-1995)
第五章 衝突與對抗
——稅費、越軌與農民日常反抗形式(1996-2000)
第六章 扶植與消解
——支配、權力與鄉村秩序重構(1999-2003)
第七章 崩潰與重構
——賭場、暴力與鄉村社會轉型(2003-2007)
第八章 結論
附錄中共P縣縣委關於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意見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