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該片根據真實的社會新聞改編而來。讓娜 ( 艾米莉·德奎恩 飾)與母親露易絲 (凱薩琳·德納芙飾)住在郊區的一棟獨立樓房裡。雖然讓娜沒有工作,但這對猶太裔母女卻和睦相處,生活倒也其樂融融。一天,露易絲在網上看到著名律師布萊斯坦 (米歇爾·布朗飾)事務所的招工啟事,露易絲年輕時認識這名律師,她 希望女兒被錄用。但讓娜與律師的世界相隔甚遠。然而,由於讓娜的一個驚天動地的謊言,她謊稱自己在一輛列車上遭受幾名非洲青年攻擊,而列車乘客對此卻熟視無睹,這個新聞引起了全國公憤,同時也驚動了大律師。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艾米莉·德奎恩 | 讓娜 | |
凱薩琳·德納芙 | 露易絲 | |
尼古拉·杜沃歇爾 | 弗蘭克 | |
米歇爾·布朗 | 塞繆爾布萊斯坦 | |
蘿妮·艾卡貝茲 | 朱迪斯 | |
珍妮·里歐 | 帕桑特 | |
Jérémie Quaegebeur | 內森 | |
馬修·戴米 | 亞歷克斯 | |
Djibril Pavadé | 湯姆 | |
Alain Cauchi | 馬里厄斯 | |
Raphaëline Goupilleau | 緝毒警官 | |
Arnaud Valois | 蓋比 |
職員表
製作人 | 薩義德·本·薩義德 Saïd Ben Saïd |
導演 | 安德列·泰西內André Téchiné |
副導演(助理) | Michel Nasri、Louis Giacobetti、Elsa Lenthal |
編劇 | Odile Barski、讓-瑪麗·貝塞 Jean-Marie Besset、安德列·泰西內 André Téchiné |
攝影 | Julien Hirsch |
配樂 | 菲利普·薩德 Philippe Sarde |
剪輯 | Martine Giordano |
選角導演 | Michel Nasri |
藝術指導 | Michèle Abbé-Vannier |
服裝設計 | Radija Zeggai |
視覺特效 | Thomas Duval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獎項 | 屆次 | 類型 | 獲獎方 | 備註 |
上海電影節 | 第12屆(2009年) | 最佳影片 | 影片 | 提名 |
以上信息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影片改編自一條曾經轟動法國的社會新聞:2004年一女子跟巴黎警方報案,稱自己在城鐵上被六名男子騷擾侮辱,身上被畫上了反猶標誌,而當時車廂里的乘客視若無睹。事情引發了強烈關注,一度驚動了法國總統。然而兩天之後,警察就發現這一切都是該名女子的杜撰,她也因“謊報和虛構犯罪案”罪被判處了4個月的緩期徒刑。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公司名稱 | 國家/地區 |
SBS Films | 法國 |
France 2 Cinéma | 法國 |
Sofica UGC 1 | —— |
Soficinéma 5 | —— |
法國第4電視台 | 法國 |
TPS Star | 法國 |
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ématographie (CNC) | 法國 |
Union Générale Cinématographique (UGC) | 法國 |
發行公司
公司名稱 | 國家/地區 |
Strand Releasing | 美國 |
Art Free | 希臘 |
Union Générale Cinématographique (UGC) | 法國 |
Soda Pictures Ltd | 英國 |
UGC Video | 法國 |
Benelux Film Distributors | 荷蘭 |
Lumière Home Entertainment | 荷蘭 |
Benelux Film Distributors | 比利時 |
上映日期
發行時間 | 地點 |
2009年3月18日 | 法國 |
2009年3月18日 | 比利時 |
2009年6月18日 | 荷蘭 |
2009年9月19日 | 芬蘭(赫爾辛基國際電影節) |
2009年9月19日 | 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 |
2009年10月15日 | 美國(磨谷電影節) |
2009年10月19日 | 英國(倫敦電影節) |
2009年11月13日 | 美國(星光丹佛電影節) |
2010年1月22日 | 美國(紐約) |
2010年2月19日 | 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 |
2010年2月27日 | 英國(格拉斯哥電影節) |
2010年6月4日 | 菲律賓(法國電影節) |
2010年6月4日 | 愛爾蘭 |
2010年6月25日 | 西班牙 |
2010年10月11日 | 美國(downers格羅夫,美國伊利諾斯州) |
2010年 | 美國(棕櫚泉國際電影節) |
以上信息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影片迷人的地方是前後截然不同的兩種氣質,前半段以愛情為主,後面倒是內心戲壓制了一切。泰西內在攝影上依然沿用了平移推鏡,穿越街道、進入鄉間的灌木叢,營造出流暢的視覺效果。許多室外場景的畫面常帶有一層金黃色的光暈,光線迷人,天空中變幻的雲、一些帶有個人風格的逆光拍攝也勾起了不少美妙的回憶。珍妮的謊言被男孩戳破一段,影片藉助了地點、人物和天氣的多種變化。雨夜裡,讓娜的小船靠岸,她和男孩同處一屋,烤火烘乾身體。這一段高潮戲直接影響了帶有希望的結尾,可以欣喜地看到,泰西內依然相信情感關係的變化人們常說的“真情”是解決個人問題的入口所在。 (新浪娛樂評論)
《列車上的女孩》保持了安德列-泰西內作品的一貫高水準,也體現了法國電影特有的清新風格,但在情感上更加熾烈,導演用絢麗多姿的色彩、輕盈靈動的音樂和仿若幻夢的影像,為觀眾烹飪出一道法式愛情大餐是的,愛就愛,不要說謊。這就是導演要闡明的“簡單愛”的道理。 (搜狐娛樂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