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蕾切爾 (艾米莉·布朗特飾)因無法生育而導致婚姻失敗,成天沉溺於酒精,她曾經夢想的生活破滅了,而她的前夫湯姆 (賈斯汀·塞洛克斯飾)很快和一個名叫安娜的女人 (麗貝卡·弗格森飾)住到一起,並且有了孩子,這讓蕾切爾十分惱火。她每天都假裝坐火車去上班,實際上她已經因為酗酒而被開除了,無所事事的她經常監視並跟蹤前夫。
在日復一日、漫無目的的火車“旅程”中,她都會經過自己與前夫曾經住過的房子,而在隔壁第三家房子中住著金髮美女梅根 (海莉·貝內特飾)和她的丈夫斯考特 (盧克·伊萬斯飾)。蕾切爾將這對男女幻想成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夫妻,在心中勾勒出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工作甚至他們的名字,但她並不了解對方真實的生活究竟怎樣。
直到有一天,她在火車上看到梅根與另一名男子在家中親熱,梅根的出軌讓她回想起自己失敗的婚姻遭遇,逐漸讓她失去了控制。不久,梅根無故失蹤,蕾切爾則將梅根出軌的事情告訴了她的丈夫斯考特,也讓自己牽扯到這宗案件里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艾米莉·布朗特 | 蕾切爾 | |
麗貝卡·弗格森 | 安娜 | |
海莉·貝內特 | 梅根 | |
賈斯汀·塞洛克斯 | 湯姆 | |
盧克·伊萬斯 | 斯考特 | |
埃德加·拉米雷茲 | 卡瑪爾 | |
莉莎·庫卓 | 瑪莎 | |
阿麗森·詹尼 | 雷麗 | |
勞拉·普萊潘 | 凱西 | |
Darren Goldstein | 路人 |
職員表
製作人 | 馬克·普拉特、Jared LeBoff、希莉亞·D·科斯塔、Holly Bario、Deb Dyer |
原著 | 寶拉·霍金斯 |
導演 | 塔特·泰勒 |
副導演(助理) | Patrick Capone、Woodrow Travers、Findlay Zotter、Drew Ritson |
編劇 | 艾琳·克雷斯達·威爾森 |
攝影 | 夏洛特·布魯斯·克里斯滕森 |
配樂 | 丹尼·艾夫曼 |
剪輯 | Michael McCusker、Andrew Buckland |
選角導演 | Kerry Barden、Paul Schnee |
藝術指導 | 凱文·湯普森 |
美術設計 | 黛博拉·楊森 |
服裝設計 | 安·羅斯 |
視覺特效 | John Bair、Mitchell Ferm、David Isyomin |
布景師 | Judy Gurr、蘇珊·博德、Susan Bode-Tyson |
演職員表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
|
角色介紹資料來源 .
音樂原聲
專輯封面 | 曲目 | |
歌手:Danny Elfman 發行時間:2016-10-07 發行公司: 索尼音樂 | 1.Riding the Train 2.Something's Not Right 3.Megan 4.Rachel 5.Stolen? 6.3 Women 7.All F*cked Up! 8.Wasted 9.Missing Time 10.Day One 11.Deviled Eggs 12.Touch Myself 13.Uncertainty 14.The Perfect Couple/ Password 15.I'm Sorry 16.A Sad Liar 17.You're Always Wasted 18.Memory 19.Really Creepy 20.Just Desserts / Self Defense 21.Resolution / The Girl On The Train - Main Titles |
音樂原聲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該片是塔特·泰勒執導的第四部影片 。
•該片是艾米莉·布朗特在《邊境殺手》之後難得撐全場的“獨角戲” 。
獲獎記錄
獲獎日期 | 頒獎機構 | 具體獎項 | 獲獎方 | 類型 |
2017年1月19日 | 第43屆人民選擇獎 | 最受喜愛恐怖電影 | 《火車上的女孩》 | 獲獎 |
2017年 | 第23屆美國演員工會獎 | 最佳女主角 | 艾米莉·布朗特 | 提名 |
2017年 | 第7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 最佳女主角 | 艾米莉·布朗特 | 提名 |
獲獎記錄資料來源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片改編自寶拉·霍金斯的同名懸疑小說,小說的故事框架就來自於作者本人的生活經歷。寶拉·霍金斯原本是倫敦的一個普通記者,每天搭乘捷運通勤,其他上班族習以為常的經歷卻給了作者靈感 。小說在2015年1月份首次出版之後,在5個月內銷售超過300萬冊,打破了英國暢銷書記錄,並獲得2015年度亞馬遜暢銷書單第一名 。小說出版前數月在英國一年一度的犯罪小說節傳送試讀本並收穫好評,夢工廠在故事還未完結的情況下,就果斷簽下電影改編權 。
原著的故事發生在倫敦,而影片的取景地則轉移至紐約的富人區 。原著的故事是以第一人稱緩緩展開的,分別從蕾切爾、安娜和梅根三個女人的視角來講述,影片則是站在蕾切爾的角度出發 。
製作發行
上映發行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
美國2016年10月7日 中國香港2016年10月13日 英國2016年10月5日 葡萄牙2016年10月5日 菲律賓2016年10月5日 愛爾蘭2016年10月5日 荷蘭2016年10月6日 馬其頓共和國2016年10月6日 烏克蘭2016年10月6日 新加坡2016年10月6日 以色列2016年10月6日 希臘2016年10月6日 澳大利亞2016年10月6日 匈牙利2016年10月6日 克羅地亞2016年10月6日 羅馬尼亞2016年10月7日 波蘭2016年10月7日 土耳其2016年10月7日 立陶宛2016年10月7日 | 加拿大2016年10月7日 愛沙尼亞2016年10月7日 保加利亞2016年10月7日 芬蘭2016年10月7日 巴西2016年10月13日 西班牙2016年10月21日 德國2016年10月27日 哈薩克斯坦2016年10月27日 亞塞拜然2016年10月27日 白俄羅斯2016年10月27日 挪威2016年10月28日 比利時2016年11月2日 義大利2016年11月3日 俄羅斯2016年11月3日 智利2016年11月3日 丹麥2016年11月3日 瑞典2016年11月9日 阿根廷2016年11月17日 日本2016年11月18日 |
製作公司 | 1. Marc Platt Productions [美國] 2. 夢工廠 [美國] 3. 安培林娛樂 [美國] 4. Reliance Entertainment 5. Storyteller Distribution |
發行公司 | 1. 環球影業 [美國] (2016) 2. 康斯坦丁影業公司 [德國] (2016) 3. 夢工廠 [美國] (2016) 4.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阿根廷] (2016) 5. Pinema [土耳其] (2016) (Turkey) 6. Entertainment One (2016) (UK) 7. eOne Films (2016) (Spain) 8. DeA Planeta S.L. [西班牙] (2016) 9.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新加坡] (2016) 10. 東寶東和 [日本] (2016) 11.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菲律賓] (2016) 12. Odeon [希臘] (2016) 13. Nordisk Film [芬蘭] (2016) 14. Andes Films [智利] (2016) 15. Entertainment One Benelux (2016) 16. NOS Audiovisuais (2016) 17. Entertainment One (2016) |
上映發行資料來源
票房收益
該片上映首周在3144家院線公映,首周周末三日以單館7844美元的成績收割2466萬美金,成為繼《消失的女孩》後第二部奪得周冠的女權式驚悚電影 。上映第二周收穫了1197萬美元,兩周總票房已達4655萬美元 。
影片評價
該片的開始部分進程緩慢,但艾米莉·布朗特的表演非常奪目,甚至能讓人忽略其他角色的存在。原著的故事是分別從蕾切爾、安娜和梅根三個女人的視角來講述,但電影則是站在蕾切爾的角度出發,導致其他角色要么太自我,要么太諂媚,很難讓觀眾有足夠的帶入感。雖然有少部分內容是以梅根的視角展開的,但這並不會讓觀眾多喜愛她一些,甚至都不在乎她失蹤與否,影片比起原著小說顯得弱了不少。不過,丹尼·艾夫曼(《五十度灰》)的原創音樂,夏洛特·布魯斯·克里斯滕森(《遠離塵囂》)的攝影以及艾米莉·布朗特的表演都是值得稱道的。對於原著小說的冬粉,降低期待值,仍然值得一看。而對於那些沒有讀過原著的觀眾來說,電影出人意料的結局會讓人內心一怔 。 (時光網評)
小說本身從劇情設定、人物刻畫甚至懸疑點安放等多個方面來看都只是三流水準,改編電影也無從提升,所以最後就變成了演員的演技個人秀 。影片的吸金點還是來自艾米莉·布朗特的明星驅動力 。 (新浪娛樂、電影網評)
《火車上的女孩》可能算是低配版的《消失的愛人》,從懸疑度和諷刺性上都不及後者。不論在原著小說方面兩者能不能相提並論,但《火車上的女孩》還可以做得更好 。 (Indiewire評)
作為驚悚片,《火車上的女孩》只能算一般般,不過影片在心理層面和情色場面足以吸引觀眾的目光 。如果將之看成112分鐘懺悔惡行的心理劇,這種窺視欲還是能讓觀眾代入情境 。 (《綜藝》評)
就角色設定來說,每一個人物的性格和劇情支線都足夠吸引人,但最終呈現的結果卻比較乏味。尤其是兩位男性角色,從始至終都是冷漠、暴躁,梅根就像個美艷的喪屍一般沒有生氣,安娜除了自己的娃以外幾乎什麼也不提及,蕾切爾也只在喝酒以後才有不錯表現 。 (好萊塢報導者評)
與驚悚大師希區柯克、德爾帕瑪等相比,《火車上的女孩》簡直差得遠。影片的懸疑感和驚悚度都平淡無奇,就像是小報上的文章或者簡單的流水賬一樣 。 (The Wrap評)
闡述人的變換,閃回鏡頭和POV(第一人稱視角)鏡頭切換,複雜得塞成一團。艾米莉·布朗特不復過往角色的聰慧有型,變得愛發牢騷、動不動就眼淚汪汪,導致整場戲幾乎都看不見她鼻子有正常顏色 。 (《英國衛報》評)
唯一有點興趣的是,那么多人的敘述片段最終要怎么拼接在一起,但是角色本身都太陰沉沒方向感了,完全對他們不好奇 。 (《好萊塢報導者》評)
電影太沉悶了,像真實驚悚題材毫無生命跡象的蠟像館版本 。 (《新共和》雜誌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