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廠坪

火廠坪鎮屬丘陵地區,地形地貌形態多樣,山、丘、崗、平原俱全,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起伏較大。 鎮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 火廠坪鎮地理位置優越,距縣城18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建國初期,火廠坪鎮隸屬於邵陽縣十二區,1952年2月邵東縣成立後隸屬於邵東縣。1955年劃為火廠坪區、1956年撤區並鄉,1957年成立火廠坪辦事處,1985年建立火廠坪人民公社,1961年恢復區治後,火廠坪隸屬流光嶺區,1966年改屬棠下橋區,1995年撤區並鄉後,龍公橋鄉併入火廠坪鎮。合併後的火廠坪鎮,東與楊橋鎮、佘田橋鎮接壤,南與簡家隴鄉相連,西與仙槎橋鎮、周官橋鄉相接,北與砂石鎮流光嶺鎮相交。轄50個村和一個居委會,鎮域面積97.15平方公里。
火廠坪鎮屬丘陵地區,地形地貌形態多樣,山、丘、崗、平原俱全,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起伏較大。地處“衡邵乾旱走廊”,素有“滴水流三陽”之稱。鎮域內有一條美麗的桐江河,逆勢向西流。鎮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 這是塊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的熱土。先後湧現出了趙學圭、趙芹芳、趙旭程等革命先烈,他們為了祖國的和平與統一,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拋頭顱,灑熱血,捐軀疆場,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湧現出了如龍川、何益群、王憲章等一大批現代革命領導幹部,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湧現出了諸如趙冬初、趙華屏、趙春吾等一大批專家和教授,為推動祖國的科學技術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火廠坪鎮地理位置優越,距縣城18公里,交通十分方便。省道1814線和1840線穿鎮而過,縣道、鄉道、村道四通八達,4個市場猶如4顆明珠鑲嵌在整個鎮區,是全鎮經濟、文化、人口的集中地。全鎮以種植業、漁牧業、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為主導產業,盛產水稻、小麥、大豆、黃花和柑桔。全鎮交通運輸業興旺發達,擁有客貨車輛1200多台。民營企業和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生意紅火。生產的鋼球、鋼錠和日用五金遠銷全國各地;生產的缸套和編織機遠銷東南亞,已打入國際市場;生產的乳膠製品銷售城鄉內外。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肥沃的土地、發達的科技和勤勞的人民,鑄就了火廠坪的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