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頭[地名-湖南省隆回縣灘頭鎮]

灘頭[地名-湖南省隆回縣灘頭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灘頭鎮位於隆回縣的東南方,地處隆回、邵陽和新邵三縣的交界地。東鄰新邵縣、東南方向邵陽縣,南界周旺鎮,西接縣城桃洪鎮和石門鄉,北壤岩口鎮和新邵縣。1950年建鎮,是灘頭政治、經濟、文化、交通、貿易、各方面中心。

鎮情概況

灘頭老街 灘頭老街

灘頭,距縣城30公里,上瑞高速隆回出口4公里。全鎮轄87個村,3個居委會,671個村民小組,18974戶,74089人,總面積198.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846畝,其中水田43689畝,旱土18906畝。 灘頭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始建於隋朝,是全國七十二古鎮之一,也是國家現代“民間文化繪畫之鄉”,現被列為湖南“十五”小城鎮建設的重點鎮。灘頭年畫、香粉紙和色紙俗稱“灘頭三絕”,享譽中外。灘頭年畫是湖南 唯一的傳統木板手工水印年畫,是中國“四大年畫”之一,於1994年在國家文化部舉辦的“中國民間美術一絕展”中,榮獲銀獎;在2003年中國文物學會舉辦的首屆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品展中獲金獎。我國文壇巨匠魯迅先生年畫目錄的第一號收藏珍品就是灘頭年畫《楚南灘鎮新刻老鼠娶親全本》。現在灘頭年畫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搶救的文物。

灘頭特色資源十分豐富。天應石為世界獨一無二的礦產,儲量比較豐富,具有護膚美容保健多種功能,開發前景十分樂觀。以天應石為原料的香粉紙,飲譽中外。以楠竹為原料的紙藝加工源遠流長,起於明朝。灘頭色紙在乾隆年間為朝廷貢品,也正因此,灘頭鎮曾有“莫說灘頭口岸小,四十八個錢米流”的美稱。

行政區劃

灘頭鎮位於隆回縣的東南方,地處隆回、邵陽和新邵三縣的交界地,距縣城22公里,上瑞高速隆回周旺出口4公里。全鎮轄87個村,3個居委會,671個村民小組,18974戶,74089人,總面積198.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846畝,其中水田43689畝,旱土18906畝。

解放前稱東勝鄉,歷史形成兩條石板街,長1.5華里,百十戶人家,大多經營手工造紙、紙業加工,部分經營糧食和商業,交通閉塞,經濟落後。解放後,鎮規模逐漸擴大,石板街成為了古蹟,新建四條街,以果勝路為中心,全長12華里。全鎮總人口72362人,總面積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155.09畝,轄株林、柏水、元溪、蛇門、石洞、托里、三角塘、塘市、槲木、莫家塘、井院、大底、西竹、七里、金湖、石陂、坪上、井勝、半雅田、塘沖、肖家、後托、六姓、三面、城禾、木水、響鼓、三塘、栗山鋪、木瓜塘、荷亭、大坡、泉塘、洞頭、城上、申家、五馬、峽山口、沙坪里、青龍、灘頭、塘邊、羅面、祖下、城背、徐家、白箬、三溪、城江、文仙廟、香山、龍石、塔石、井灣、祝家、桃林、上興、中潮、高嶺、竹山、獅子石、白居、雁鵝、龍竹、芭蕉、蘆勝、扶上、楊家沖、摘梨、廟門前、雙江、下橋、元山、山下、排上、尹家、新塘沖、黃雅莊、樹石、磚屋、田李、禾基、申何、車槽、坦塘、蘇塘、里山87個建制村,隆回縣2012年轄2個民族鄉、6個鄉、18個鎮之一村委會最多的鎮,第一、第二、第三3個居委會。

灘頭[地名-湖南省隆回縣灘頭鎮] 灘頭[地名-湖南省隆回縣灘頭鎮]

灘頭年畫

灘頭古鎮 灘頭古鎮

灘頭,一個湘西南資水河畔的古老小鎮,漫山遍野的楠竹、清澈見底的溶洞溪水和古樸淳厚的民風,孕育了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珍品——灘頭年畫。 灘頭年畫發端於明末清初,到清乾隆年間,灘頭年畫作坊有108家,工人200多人,年銷量達到700多萬張,暢銷貴州、雲南、四川和東南亞一些地區。灘頭年畫作為湖南惟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畫,雖說已有300多年歷史,但關於灘頭年畫古代狀況的資料十分少見,近年其聲名卻直追中國傳統的“四大年畫”,廣受國內外關注。

灘頭人將自己的年畫排入中國四大年畫之中,他們對“四大”是這樣排位的:山東濰縣年畫、天津楊柳青、江蘇桃花塢、湖南灘頭年畫。如今,前面的三大年畫都已發揚光大,而灘頭人認為最獨具特色的灘頭年畫卻始終影響不大,且日漸衰落。

落日灘頭 落日灘頭

為何找不到源頭、古代資料極少的灘頭年畫,如今居然敢自稱“中國四大年畫”之一?對此,我認為這是因為古代產年畫的地方太多,而灘頭年畫規模太小,品種太少,灘頭交通又不便,在全國各地年畫產地中根本就排不上號,所以在古代長期默默無聞,根本不能和楊柳青年畫、濰縣年畫和桃花塢年畫等相提並論。解放後,大多數更出名的年畫產地因“破四舊”和“文革”而遭到毀滅性災難,一蹶不振,甚至從中國年畫史上消失了,如廣西柳州、湖北黃陂、福建的泉州和漳州等具有一定規模的年畫產地都煙消雲散,而灘頭蟄伏於湘西南偏僻一隅,無人關注反而成了灘頭年畫的幸運,得以原生態地保存下來。 對灘頭年畫追本溯源,還可發現,中國南方與北方的年畫風格迥異。在年畫剛興起時,同一時期的年畫大致有山東濰坊年畫、四川綿竹年畫、河南朱仙鎮年畫及天津楊柳青年畫、湖南灘頭年畫。其中,灘頭年畫與四川綿竹年畫有相似之處,至於誰在先誰在後,也還沒有定論。

灘頭年畫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畫。從明末清初到民國初年,灘頭年畫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美術風格:艷麗、潤澤的色彩,古拙、誇張、飽滿、個性化的造型方法,純正的鄉土材料和獨到的工藝,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藝術效果。

灘頭年畫從造紙原料的選擇、紙張的製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繪,一張年畫的生產需要經過二十多道工序。從手工造紙到年畫成品都在一個地方生產,在全國年畫製作中極為鮮見。

灘頭年畫 灘頭年畫

灘頭年畫分為神像、寓意吉祥、戲文故事三大類,無論是鬥神、故事或祝福吉祥等內容,都在小小的年畫上演繹得淋漓盡致。《老鼠娶親》、《秦叔寶.尉遲恭》、《和氣致祥》,幾乎每幅年畫都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現存的四十多個品種成為見證歷史、傳承文明的重要載體。 時間的長河最能驗證藝術品的價值,歷經三百多年仍舊風采依然的灘頭年畫已經遠涉重洋,成為英、美、德、荷、日等多國大型博物館的珍藏。魯迅先生在散文《朝花夕拾》中專門描述了灘頭年畫《老鼠娶親》,並將該年畫視為珍品加以收藏。一九九四年,灘頭年畫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美術一絕銀獎。

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灘頭年畫面臨著失傳的危機。慶幸的是這一情況已經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今年2月18日,經中宣部批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准,灘頭年畫作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首批搶救保護工程,正式列入了國家社科特別委託項目,相信灘頭年畫這一中國民間的特色藝術瑰寶在新的時代將會煥發新的異彩。

香粉紙

灘頭北郊一座小石山里蘊藏著一種世界上獨有的非泥非石的奇特物質,當地人稱它為石漿泥,富含多種天然的營養成分。將它從石縫中艱難地挖掘出來,用粗木棒在石縫上打碎搗爛,然後放在水中淘洗、去渣、沉澱後得到一種細膩無比的潔白粉泥,再把它塗刷到本地產的一種優質玉板土紙上,曬乾、裝訂、裁切、上香料,便成了“香粉紙”。女人們常用它來擦臉,芬香永駐,既可去除油膩,又能嫩白皮膚,難怪人們都說:“灘頭妹子水色最美!”香粉紙已經有百餘年的出口歷史,至今仍是獨此一家,深受東南亞地區及歐美女士喜愛。

灘頭美食

年畫《老鼠娶親》 年畫《老鼠娶親》

寶慶豬血丸子,亦稱血粑,是邵陽的傳統食品,始於清康熙年間,民間歷代相傳,至今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寶慶豬血丸子的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紗布將豆腐中的水分濾乾,然後將豆腐捏碎,再將新鮮豬肉切成肉丁或條狀,拌以適量豬血、鹽、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許麻油、香油、味素、芝麻等佐料,攪拌勻後,做成饅頭大小橢圓形狀的丸子,放在太陽下曬幾天,再掛在柴火灶上讓煙火熏乾,煙燻的時間越長,臘香味越濃。也有做一鐵架,架下用火爐焚燒鋸木屑、糠皮、穀殼或木炭燻烤,此種熏法特別講究火候,不能過急過猛,否則口味不佳。丸子熏乾後即可食用。豬血丸子色、香、味俱佳,臘辣可口,增進食慾,且易於保藏,至少半年內不會變質,同時還攜帶方便,煮熟切成片即可食用,是宴客時一道開胃的冷盤。

灘頭購物

臍橙

臍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各類營養成份,據檢測,每100ML鮮橙汁含:熱量207焦耳,蛋白質0.9g,脂肪0.2g,胺基酸203.9mg,維生素A0.127mg,維生素B10.08mg,維生素B20.03mg維生素C60mg,並富含鈣、鐵、磷等元素,經常食用具有降低膽固醇、分解脂肪、減少有色金屬和放射性元素在人體內積累、清火養顏、防癌抗癌、延年益壽之功效。

龍牙百合

龍牙百合是隆回縣傳統名牌產品,生產已有數百年歷史,邵陽鄉土志載稱,“百合邵陽出者,特大而肥美”。隆回原為邵陽西區八方一鎮地域,是百合傳統產地。

武岡銅鵝 武岡銅鵝

隆回縣龍牙百合的種植規模在八十年代以前常年500—1000畝不等,年產乾百合100—250噸,九十年代以 來,由於市場看好,生產發展較快,近年來種植面積已達20000畝,總產10000噸,產值已突破2.5億元,進入了百合生產的全盛時期。隆回是我國龍牙百合主產區,也是世界龍牙百合集散地。

寶慶朝天椒

豬血丸子

豬血丸子,又稱豆腐圓子,是湖南邵陽地區的傳統家常菜。是每年的十一、十二月份,幾乎家家戶戶都制此品,以供數月之需。

傳統的豆腐丸子是以豆腐為主料,配以適量的豬血和豬肉製成。近年來,又在原料中增加了雞蛋,每丸一蛋。稱為“金錢丸”,味道尤美。

佘田橋豆腐

佘田橋豆腐全省有名,味美、花樣多,是八方賓客必食之菜。

馬蹄、獼猴桃、南瓜餅、雲山白蘭花、熏臘肉等。

民俗節慶

吃粽子

火把節 火把節

本地的風俗,端午節是非吃棕子不可的。這裡的粽子,先用棕葉把浸過的糯米包成錐角形,再加灰鹼水煮熟。目前的粽子種類很多,有肉棕、果棕、菜棕等。據考證,中國最早的棕子是用竹筒裝米煮的,叫筒棕。到了漢代才用葉子包裹。關於這一變化,還有一個傳說。在1900年前的東漢建武年間,有個叫歐回的長沙人,端午節前在汨羅江邊散步,忽見有一個頭戴切雲冠,腰系長劍,身佩香草的人,自稱是三閭大夫。他對歐回說,你們為我祭祀很好,但每次祭品都被江中的蛟龍魚蝦吃了,以後以楝葉包米,外面用五色絲線纏捆,做成頭尖狀,魚、龍見了,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歐回把這件事告訴大家,從此,便用楝 葉或棕葉包出有稜角的粽子了。

火把節

又名星回節,直譯為“接新火”。漢文音譯為“星日節”,意譯為“新火節”,即今天的火把節。每年夏曆六月二十五日舉行,它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預祝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活動。火把節的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有祭祖、扎火把、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