灕江營養米
健康來自農民辛苦勞作 綠色食品
鋤 | 禾 | 日 | 當 | 午 |
汗 | 滴 | 禾 | 下 | 土 |
誰 | 知 | 盤 | 中 | 餐 |
粒 | 粒 | 皆 | 辛 | 苦 |
【灕江營養米靈川種植基地】
位於清官村旁的灕江營養米靈川種植基地,進入金秋收割季節,親身參與原汁原味的農家稻穀收割,割一道稻穀,脫一把穀粒,在勞動中體驗樂趣,在勞動中懂得節儉和珍惜,在大自然中感受濃濃的親情!
水稻: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單子葉,性喜溫濕,成熟時約有1到1.2米高,葉子細長,約有50到100厘米長,寬約2到2.5厘米。稻米的花非常小,開花時,主要花枝會呈現拱形,在枝頭往下30到50厘米間都會開小花,大部分自花授粉並結種子,稱為稻穗。一般稻穗的大小在5到12毫米長,厚度2到3毫米。秋季收穫,脫粒乾燥經機器加工脫皮,就成為晶瑩剔透潔白的米粒。
稻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耕種與食用歷史都相當的悠久。現今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食用稻,其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南部和熱帶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區。稻的總產,低於玉米和小麥,占居世界糧食作物產量的第三位,但能維持較多人口的生活所需。
水稻歷史
據考古工作者的發掘,在黃河、長江流域的新石器遺址中發現大量炭化了的稻種和稻莖葉,1973年在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遺址,發現了大量動植物遺物和木結構建築遺蹟,在遺蹟里還發現了色澤如新的稻穀及稻穀殼等,有的外形完好,甚至連稻穀殼上的隆脈、稃毛都清晰可見,其數量之大,保存之完好,不僅堪稱全國第一,就是在世界各地所發現的史前遺址中,也極其罕見,立刻震驚了全世界。河姆渡遺址是目前,能夠完全確認的人類栽培水稻,最有說服力的發現。在當時古代的稻栽培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以稻穀為主的體系,起源於長江流域,形成了“大米文化”。迄今為止中國是世界上稻米產量和消費的大國,約占世界稻米總量的三分之一。中國北方人喜歡麵食,東北地區也喜食大米,而南方人偏愛大米。這種“大米文化”的淵源可追溯到何時呢?在浙江省餘姚河姆渡曾發現七千年前的栽培稻穀;河南省舞陽賈湖遺址曾發現八千多年的栽培稻穀殼痕;繼而在江西萬年仙人洞、湖南道縣玉蟾岩、廣西桂林廟岩等文化遺址,出土有距今一萬三千多年到一萬九千年的稻穀遺存,其中仙人洞的栽培稻標本距今為一萬九千年,有可能為野生稻。而道縣玉蟾岩遺址的古稻,經鑑定認為是一種“兼有野、秈、粳綜合特徵,是從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最原始的栽培稻類型,定名為玉蟾岩古栽培稻”。距今年代為13000年,看來在一萬三千年前,咱們的祖先已經懂得水稻栽培和吃大米了。
經考古論證得出結論,中國是稻米的發源地毋庸質疑。中國北方冬長夏短,而南方則相反,而氣候潮潤適宜栽培水稻。北方只能種植一茬水稻,長江以南流域則一年可有兩茬的收穫,在海南島甚至可一年可種三茬水稻。儘管如此,在北方並不乏品種優良的大米。如吉林延邊和蛟河的大米、黑龍江的響水大米,天津的小站稻、北京的京西水稻以及太原的府西米等等數不勝數。中國的大米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傳播到世界各地,東至日本和朝鮮半島,南至東南亞的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高棉、印尼及澳洲,最遠還到了美洲。有些國家的居民更是一日三餐離不開大米。亞洲大多數國家的人喜食大米。據統計,稻米在世界糧食總產量中占居四分之一,而90%是亞洲生產的,90%也為亞洲人所消費。從世界總體看,稻的主要生產國是中國、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緬甸、日本、泰國、印度、越南、巴西、韓國、菲律賓和美國。上個世紀晚期,世界稻米年產量平均為4000億公斤左右,種植面積約1.45億公頃。世界上所產稻米的95%為人類所食用,形成整個東方大米的食文化圈。
嬰幼兒成長營養米
產區:灕江源頭青獅潭自然保護區
水源:灕江源頭純淨山泉水
灌溉種植:全生態有機種植
營養:鐵、鋅含量是普通大米的5-9倍,鈣、硒含量是普通大米的2-3倍
口感:鬆軟、甘甜清香、增強食慾吸收:澱粉顆粒細膩,富含膳食纖維,更易寶寶消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