瀧水[廣東省羅定市的舊稱]

瀧水[廣東省羅定市的舊稱]
瀧水[廣東省羅定市的舊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瀧水,也是廣東省羅定市的舊稱。南朝梁、陳年間(公元502—581年)開始設立瀧州,至北宋開寶六年撤消瀧州,長達六百多年,設立瀧水縣。至明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因羅旁地區的“瑤亂”被平定,瀧水縣升格為羅定直隸州,“羅定”(取“羅旁”安定之意)一名自此載入史冊。今羅定市境內仍存“瀧水中學”。

地理位置

羅定市位於廣東省西部,地處北緯22°25′11″~22°57′34 ″, 東經111°03′08″~111°52′44″。廣東省省轄縣級市。中心城區56.5平方公里人口42.5萬人,全市總面積2327.5平方千米。

人口

總人口127.5萬人,(2010年),在外移居的鄉親27.5萬人,中國百家姓中,僅羅定市,截至2000年4月止,就有姓氏508個。羅定居民大部分都是漢族,區內少數民族17個,有壯族、侗族、瑤族、苗族、土家族、畲族、回族、滿族、黎族、布依族、傣族、藏族、蒙古族等。

歷史情況

遠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時期,已有人類在羅定大地上生息繁衍。他們居住在今天苹塘、金雞等地的洞穴中,過著漁獵生活。距今四五千年前,羅定的瀧江河、羅鏡河、太平河流域,已遍布人類生活的蹤跡。早年在羅平橫垌背夫山發現的大型戰國墓葬,其墓主人就是史料所稱的“百粵之君”。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證明,在2400多年前,羅定曾經創造過輝煌的遠古文明。對此,我國著名地理學家曾昭璇先生曾撰文指出:“羅定東鄰高要,南接陽春,西界岑溪,是一天然古國,即古稱兩山之間(雲開大山和雲霧大山)的古王國之地。”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羅定屬蒼梧郡端溪縣地。東晉末年,在羅定地設立龍鄉、元阮兩個縣,龍鄉治所在今太平鎮潭白管理區(關於元阮縣城,著名地理學家曾昭璇和徐俊鳴認為在羅定盆地的西緣)。這是羅定設縣的開始。

羅定自晉末建立縣治後,地位迅速上升,龍鄉建縣僅數年,晉康郡就由元溪縣遷來龍鄉縣。自此,羅定太平便成為郡治所在地,直至北宋初,相沿六百多年。期間,曾一度改設廣熙郡,但郡城仍設在羅定。

到了南朝梁、陳年間(公元502—581年),曾在羅定縣設定一州(瀧州);三郡(平原郡、開陽郡、羅陽郡);六縣(龍鄉縣、夫阮縣、永熙縣、羅平縣、開陽縣、安南縣)。

隋開皇九年(公元583年 ),撤郡改行州縣制,羅定地設一州四縣。24年後,撤州改行郡縣制,以羅定的太平、羅鏡為中心設立永熙郡,仍以太平潭白為郡城,永熙郡下轄瀧水縣、永熙縣(均在羅定)、懷德縣(今信宜)、良德縣(今電白)、安遂縣(今鬱南)、永業縣(今岑溪)六個縣。這是羅定歷史上最大轄境。

唐初改永熙郡為瀧州,在羅定境內恢復一州四縣政制。後瀧州一度改名開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名瀧州,所轄瀧水、開陽、永熙(後改永寧)、安南(後改鎮南)四縣,大至包括羅定全部及雲浮、信宜、鬱南、岑溪小部分地區。北宋開寶六年撤消瀧州,四縣並為瀧水一縣,長達六百多年。

明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因羅旁地區的“瑤亂”被平定,瀧水縣升格為羅定直隸州,“羅定”一名自此載入史冊。羅定直隸州管轄東安(雲浮縣)、西寧(鬱南縣)兩縣,俗稱“三羅”,至辛亥革命改羅定州為羅定縣止。三羅地區成為廣東一個重要行政區域,長達三百四十餘年。

羅定先民們在一萬年前便在自己的土地上勞作、生息、繁衍。他們從山洞穴居走向山丘建屋定居;從原始群走向氏族社會;從愚昧落後走向文明進步。經過數千年德融合發展,成為百越民族的一個成員有著相同圖騰信仰,有著共同文化特徵。

到1700多年前德東晉王朝,羅定地區居民仍是越族人。故歷代王朝在羅定實行越族酋長自製制度。到東晉末年,在今羅定設定龍鄉、夫阮二縣時,縣名便是來自越語譯音。如“夫阮”就是越語“荒地的村”的意思。兩縣的行政長官亦由當地越族酋長擔任。南北朝時期,中原漢族居民因戰亂災難大舉南遷,不少豪門大族亦隨之落籍嶺南。南朝的梁王朝時(約公元502—557年),原籍河南鄢陵,曾任新、石二州刺史的陳法念舉族定居羅定。他們“以孝義訓溪垌蠻族”,傳播中原先進的文化,加速了羅定土著越族的封建化進程。陳氏家族一連五代都擔任羅定越族酋長。和高涼馮冼氏、欽州寧氏合稱嶺南三大酋長。以使用銅鼓著稱的古代越族,到南北朝時期被稱為俚、僚族,主要原因氏分屬兩大酋長管轄:粵西南路至海南島的部落尊冼夫人為酋長,叫俚人;西江南岸、高涼以北地區尊陳法念為酋長,叫僚人。唐朝,在嶺南推行懷柔俚僚的政策,陳氏家族的陳集原官至冠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將軍、上柱國、潁川郡開國公。其事跡入載官修的《新唐書》、《舊唐書》。

唐玄宗開元十六念(公元728念),瀧州刺史陳行范領導僚族人民反唐稱帝,攻占了粵西四十餘城。唐王朝派宦官楊思 率十萬大軍圍剿瀧州,陳行范與六萬多起義僚人被殺,許多僚人因此被迫西遷。留居原地的唐代僚人,到宋元年間改稱僮族(今壯族)。

唐朝末年,原在荊楚地區生活的瑤族大舉南遷,徙落今兩廣各地。此後歷五代、宋、元、明各朝凡八九百年,羅定地區的居民以瑤族和僮族為主體。其僮族,清代大學者顧炎武說:“僮則舊越人也。”

宋元明時,羅定地區的瑤、僮兩族人民反抗封建王朝統治壓迫的鬥爭此起彼落,持續二百多年。到明萬曆年初,明王朝出動十萬大軍征剿羅定瑤民,歷時一年,殺害四萬多人。大量瑤民四散逃亡,少部分避居深山。

明初推行屯田制度,不少參加屯田的漢族士兵落籍羅定。與此同時,官府公開招募流民定居墾荒,大批漢族人紛紛遷居瀧江兩岸。明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派往羅定圍剿瑤民的官兵成批落籍羅定。此後,大批漢人繼續遷入,羅定居民結構發生較大變化,由原來瑤、僮兩族逐漸改變為以漢族移民為主體。古代羅定雖地處嶺南,聲名卻傳播神州。歷代均有不少著名的歷史人物涉足羅定,如唐朝的詩人宋之問、武后宰相張柬之、桓彥范;翁方綱、何仁鏡等,都曾避亂或寓居羅定,留下了許多題詠。初唐傑出詩人宋之問任瀧州參軍時所寫的《過蠻洞》、《入瀧江》兩首詩,被收入《全唐詩》中,描寫當時羅定少數民族聚居,文身鑿齒,瘴癘肆虐、生活貧困的情況。陳氏豪族的陳集原在唐武周年間撰寫的《龍龕道場銘(並序)》摩崖石刻,取六朝駢文之精華,文筆優美,駢詞工麗,後被收入《全唐文》和《廣東文征》。明萬曆年以來,出任羅定地方官者多具文韜武略,如陳磷、鄭人逵、張國經、洪頤煊、宋起鳳等,他們啟賢興學,促進了羅定文化教育的發展。到民國時,羅定成為廣東的文化縣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