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地域人居環境文化演進

基本信息

作者:黃耘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4-04-01

上架日期: 201404

征訂號:24522

版次:第一版

頁數:260

裝幀:平膜勒口

開本:小16開

印張:16.250

ISBN:978-7-112-15765-5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人居環境科學體系下,結合自然地理學、文化人類學、建築學的研究方法與成果,立足“文化”與“演進”兩個概念,通過自然景觀類型、人居文化運行機制與聚落三方面,力圖在總體上將人居各系統聯繫起來,真正地理解其發生、發展、變遷的客觀規律,以次希望建構一種適合橫斷山,乃至西南少數民族人居的研究架構,尋求地獄人居多樣性的發展方向。

本書內容主體分為四個部分:1、將橫斷山(藏彝走廊)地區人居的文化與自然的複合關係。2、瀘沽湖人居環境的地緣文化構成及演進。3、瀘沽湖景觀現象和演替。4、聚落與建築的制約要素與聚落”屬性組合”對聚落髮展與演進的影響。

目錄

序言
第1章 緒論
1.1 關於選題
1.1.1 緣由——地景是張刮除重寫的羊皮紙
1.1.2 意義與目標
1.2 學術研究
1.2.1 民居研究、聚落研究、廣義建築學與人居環境研究
1.2.2 西南少數民族研究的現狀
1.2.3 摩梭聚落研究的現狀
1.3 人居理論與瀘沽湖人居環境研究的學術取向
1.3.1 人居環境科學理論與瀘沽湖人居研究的學術取向
1.3.2 人居環境科學的啟迪
1.4 瀘沽湖人居環境研究理論範疇與適宜性理論
1.4.1 瀘沽湖人居研究的範式的確立
1.4.2 現代性規劃理論的反思
1.4.3 瀘沽湖人居研究與相關學科
1.4.4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4.5 研究架構
1.4.6 概念
第2章 橫斷山(藏彝走廊)地區人居環境文化與自然的複合格局
2.1 藏彝走廊地域建築研究的現狀
2.1.1 以“西南”為區域範圍的相關研究
2.1.2 以“西南高海拔山區”為區域範圍的相關研究
2.2 適宜性理論——人居環境研究與人文地理學
2.2.1 文化地理學的理論體系
2.2.2 地域人居環境研究的命題——適宜性理論的研究價值
2.3 區域空間範圍的界定
2.3.1 區域自然空間的劃定原則
2.3.2 自然格局的劃分——橫斷山區域的界定
2.3.3 人文區域格局的劃分——藏彝走廊的界定
2.4 地景模式——橫斷山區域的自然格局
2.4.1 區域自然地理格局與形成
2.4.2 自然格局構成要素
2.5 文化模式——藏彝走廊的地緣文化的格局構成
2.5.1 “藏彝走廊”文化格局與形成
2.5.2 納文化的生成發展:秦漢——唐宋
2.5.3 族群分布與地理空間單位的劃分的關係
2.5.4 藏彝走廊突出的文化現象與特點
2.6 居住模式——地緣文化與自然空間的複合關係
2.6.1 隔離居住的特色
2.6.2 生計方式的比較與居住環境
2.7 小結:文化整合——瀘沽湖人居環境命題與研究架構
第3章 瀘沽湖人居環境的地緣文化系統及演進
3.1 地緣文化的研究目的
3.1.1 西南少數民族人居研究關注的核心問題:人、社會
3.1.2 人居科學的文化人類學視野
3.2 研究方法——人居環境研究與文化人類學
3.2.1 文化人類學的定義
3.2.2 人居環境科學視野下的文化學研究
3.3 摩梭社會的文化現象
3.3.1 摩梭文化觀念的功能——精神文化要素
3.3.2 物質文化要素及其物質特性的組合
3.4 摩梭制度文化的結構解析與功能分析
3.4.1 對制度文化進行結構研究的必要性
3.4.2 摩梭社會制度構成及其作用
3.5 摩梭社會組織與文化功能解析
3.5.1 組織研究的必要性
3.5.2 摩梭社會的組織構成及其作用
3.6 人居環境的文化控制力及演進
3.6.1 瀘沽湖地域摩梭社會結構圖譜與社會關係結構
3.6.2 摩梭文化控制力作用形式的演進
3.6.3 對各結構、組織、角色人群文化控制力變化情況的分析
3.7 文化支點的崩塌——以大落水村社會結構變遷為例
3.7.1 大落水概況
3.7.2 制度控制與制度的變遷
3.7.3 精神文化諸方面——價值觀的喪失
3.7.4 社會結構的解構與社會轉型
3.7.5 生活習俗的改變與評價標準的模糊
3.8 結論:適於瀘沽湖人居環境發展的文化控制論
第4章 瀘沽湖地域的景觀系統及演進
4.1 景觀的概念
4.2 瀘沽湖的地質、地形景觀
4.2.1 概念解析
4.2.2 瀘潔湖地質景觀特質
4.3 瀘沽湖的水文景觀
4.3.1 瀘潔湖的水文景觀特質
4.3.2 瀘沽湖的水文景觀研究
4.3.3 水文景觀的演替
4.4 瀘沽湖的濕地景觀與演替
4.4.1 瀘潔湖的濕地景觀特質
4.4.2 濕地景觀的演替
4.5 瀘沽湖的氣候景觀
4.5.1 瀘潔湖所處區域氣候景觀特質
4.5.2 氣候對瀘沽湖特色景觀形成的影響
4.6 瀘沽湖的植被景觀與演替
4.6.1 瀘沽湖的植被類型與空間分布特點
4.6.2 瀘沽湖地區的植被景觀的改變
4.7 瀘沽湖的農業景觀——土地利用關係演替
4.7.1 人口規模和土地利用
4.7.2 農耕傳統與土地利用
4.7.3 現代性技術改變與土地利用
4.8 地域性景觀的視覺價值
4.8.1 瀘沽湖是誰的景觀——關於瀘沽湖景觀評價標準的討論
4.8.2 瀘沽湖景觀視覺偏好研究
4.9 小結——維持摩梭人的傳統生計與自然觀,持續瀘沽湖景觀演替發展,保持和諧的人地關係
第5章 瀘沽湖聚落系統
5.1 聚居系統研究的方法論
5.1.1 人類聚居概念
5.1.2 基於文化生態學說的聚落研究理論體系
5.2 瀘沽湖聚居的空間系統的層次劃分與聚落分布
5.2.1 地理空間層次的劃分與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5.2.2 生態過程對聚居的影響——聚落分布是受生態過程的支配
5.2.3 自然空間結構對聚落空間分布的現象
5.2.4 瀘沽湖聚居的空間系統的層次劃分與聚落分布現狀
5.2.5 泛瀘沽湖的聚落系統的空間分布
5.3 瀘沽湖聚落類型研究
5.3.1 建築類型學對民族建築研究的反思
5.3.2 瀘沽湖聚落研究的適宜性類型研究理論
5.3.3 瀘沽湖聚落類型的分類特徵
5.3.4 聚落分類的技術模型
5.3.5 瀘沽湖聚落類型研究
5.4 瀘沽湖的聚落類型
5.4.1 自然資源依賴型
5.4.2 文化增長型
5.4.3 技術發展型
5.5 聚落的結構與形態
5.5.1 聚落的結構類型
5.5.2 聚落形態與文化要素
5.5.3 聚落空間結構的演化
5.6 瀘沽湖聚落的職能分布
5.7 瀘沽湖聚落規模分布
5.8 建築類型與形態
5.8.1 建築類型
5.8.2 建築空間序結構
5.8.3 建築形態
5.9 小結
第6章 探索橫斷山區域人居環境的文化保護模式
6.1 瀘沽湖人居的文化生成與發展
6.1.1 關於瀘沽湖人居的文化生成
6.1.2 關於橫斷山區域人居環境的文化發展
6.2 瀘沽湖人居的景觀生成與發展的定理
6.2.1 關於瀘沽湖景觀生成
6.2.2 關於橫斷山景觀發展定理
6.3 聚落生成與發展的定理
6.3.1 關於瀘沽湖聚落的生成
6.3.2 橫斷山區域人居環境的聚落髮展
附錄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