瀍陽書齋

瀍陽書齋

瀍陽書齋,又名“文昌閣”(各地有多個文昌閣,此為洛陽孟津文昌閣)。為清代義學建築,始建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百科名片

此文昌閣為康熙辛未年(公元1691年)欽點進士賈之彥歸鄉所建。

今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城關鎮寺河南村。村子南邊,瀍河左岸,義學舊舍尚存,距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

創建人賈之彥

瀍陽書齋楹聯 瀍陽書齋楹聯

賈之彥,字漢公,號瀍溪,洛陽孟津人大楊河村人(該村因西河岸上曾有三株九丈九尺高的大楊樹而得名,今稱洛陽市孟津縣城關鎮寺河南村,又名大陽河村)。傳為洛陽名宗,賈誼之後。康熙辛未年間(公元1691年)進士,做過甘肅會寧邑侯。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他辭官回歸故里,在村中建立義學“瀍陽書齋”又名“文昌閣”,親自啟教後生。今村子南邊,瀍河左岸,義學舊舍尚存。距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

文昌閣的文化價值

學舍為二層閣樓,下為券窯,上為瓦房,總面積約110平方米,名曰文昌閣。

其下層正壁上,嵌有“瀍陽書齋”一石匾。文昌閣中鑲嵌著《瀍陽義學記》、《訓家要略》等多方石碑,碑文為賈之彥所撰。

賈之彥先生於《瀍陽義學記》中表明了其辦學宗旨:“學者也,非徒取榮名與厚祿,所以致知力行,求為聖賢也。”他還用抒情的筆調讚美這裡的學習環境:“瞻彼室號,瀍水之濱,山圍水環,翼然中存。”

《瀍陽義學記》以抒情的筆調,講明了義學所處位置:“河南天下之中也,而洛陽又居河南之中,自周公卜洛,歷漢晉唐宋建都於此,乃四方清淑之氣所會集,帝王將相之所鍾也……”碑文後半部分主要內容是對其辦學宗旨“學者也,非徒取榮名與厚祿,所以致知力行,求為聖賢也”的論證和解釋,最後還讚美這裡的學習環境。碑文記載,此碑為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所立,與學舍主樑上的建造年月一致。

《訓蒙要略》則為賈之彥對學生進行教育的“行為準則”,內容四字一頓,八字一句:“天地之內,惟人為靈;欲令成人,需先正蒙。”“先生講書,傾心敬聽;再將註解,細加研窮。”全文共12小篇2200多字,內容豐富,簡明易記。

據有關資料記載,瀍陽義學的創辦人賈之彥曾於康熙辛未年間欽點進士,做過甘肅會寧邑侯(縣令)。康熙五十五年,賈之彥辭官回歸故里,在村中建立義學,親自啟教後生。瀍陽義學代代相傳至今,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村國小建成前一直有學生就讀,傳授知識,技能,書法,繪畫等,曾經培養了大批學子,後文革遭受破壞,遺失損毀了大量書籍碑刻。文革後至今仍傳承文昌閣書法藝術者僅三四人,其十八代傳承者賈念齊先生先後在孟津洛陽等地開辦文昌閣書法研究室,為社會培養書法人才。大陽河村大多數人家姓賈,他們以其七世祖賈之彥為榮。而瀍陽書齋經歷風雨變革,近300年的歷史,至今仍然保存較好。其保存下來的《訓蒙要略》,現今仍然實用,仍有很高的價值。

文昌閣的建築特色

現在,村中仍存有許多明清時期賈氏建造的宅院,多為三進院落。每進院落均有上房和對列的廂房,其前兩進的上房都很軒敞,房頂呈“五脊六獸”狀;最後一進的上房為磚券窯洞,分上下兩層。窯外崖壁皆砌以青磚,上方多嵌有青石橫額。今村民賈西安家的崖壁上有三塊橫額,東邊一塊的文字是“輝東壁”,西邊一塊的文字是“邁西清”,中間一塊的文字是“惠迪吉”。現今,這些深宅大院雖然破損,但仍能顯出賈氏家族當年富甲一方的程度。

除義學建築外,村里還有大片古建築。據村民介紹,這些建築均為賈之彥及其後人所建。可惜由於年代久遠,這些建築多數已經糟朽不堪,其中部分建築已坍塌,亟待保護。

文昌閣中原幾百餘塊歷代書法藝術石碑,現今已在文革中被損壞遺失大半。

文昌閣其下層正壁上,嵌有“瀍陽書齋”一石匾。文昌閣中鑲嵌著《瀍陽義學記》、《訓家要略》等多方石碑,碑文為賈之彥所撰。賈之彥先生於《瀍陽義學記》中表明了其辦學宗旨:“學者也,非徒取榮名與厚祿,所以致知力行,求為聖賢也。”他還用抒情的筆調讚美這裡的學習環境:“瞻彼室號,瀍水之濱,山圍水環,翼然中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