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學校前身是鹽城市首批“四獨立”改制學校濱海中學附屬雙語國小。現有47個教學班,近2900名學生,136名教學人員。作為一所缺少文化底蘊的年輕學校,我校秉承“打造和諧校園 奠基幸福人生”的理念,從校園文化的制度建設、環境建設、精神建設、活動建設等幾個方面入手,開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文化建設
一、校園制度文化建設---以民主思想引領人
科學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園文化中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運行的潤滑劑,其潛在的功能無疑是巨大的。因此,學校必須建立一個凸現本校優勢,體現校本意識,具有獨特文化特色的規範、高效、完整的組織管理系統和和相關規章,構建學校民主制度文化。所有制度遵循法規,體現尊重,以此樹立學校制度文化中的民主意識、科學用人意識和規範操作意識,形成了全校上下積極進取、團結一心的良好局面。
學校實施校長負總責、分管校長牽頭、中層幹部蹲點、年級組長具體負責的年級組負責制。年級組管理過程中遇到的日常事務性問題由年級組及分工領導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及時向分管領導及校長匯報。班子成員分工明確,清正廉潔,乾淨幹事,率先垂範。所有制度的出台都充分尊重老師的建議,既注重終端考核,更注重過程管理和情感激勵,充分肯定教師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及時幫助他們克服工作過程的不足和困惑,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局面,保證了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以人文精神影響人
優美的校園環境給人以美的享受,產生持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陶冶人的情操,激發人的上進心和求知慾。該校的環境文化,以“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為宗旨,彰顯人文特徵,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校園文化風格。“平安校園、禮儀校園、詩意校園、藝術校園”的形象已初步形成。
彰顯朝氣的校園氛圍。校園外觀設計以淡粉為主色調,寓意著 “陽光般明朗的心態”。“永寧路 成長路 幸福路”“溢香園 諧趣園 七彩園”的橫幅標語把學校的良好願景彰顯出來。教師宣言“教育,我所從事的神聖事業;教師,我所選擇的崇高職業;育人,我所承載的終身使命。我將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以理想激勵學生,以人格感染學生,以愛心對待學生,以博學服務學生。做學生成長的有效引領者,做教育改革的主動參與者,做終身學習的積極踐行者。即使非常辛苦,我也將堅定不移地實現這一承諾,並時刻準備著,責無旁貸地為學校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體現了130餘名教師敬業愛崗、勇於爭先的高尚師德,學生宣言“我是永寧路實驗學校的一名學生,面對國旗莊嚴宣誓:我將熱愛祖國,熱愛學校;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誠實守信,嚴於律已;勤奮學習,快樂成長。以優秀的成績和健全的人格答謝父母、感恩老師、回報社會。”則彰顯出近3000名學生胸懷大志、勤奮學習的精神風貌。
洋溢幸福的笑臉牆。辦公樓東側以整幅牆的篇幅設計了一幅笑臉牆,笑臉取材於本校師生的日常生活,圖下文字型現了學校把校園打造成師生樂園的信心和決心:
在濱海縣永寧路實驗學校學習、工作,我們的內心溢滿了幸福和喜悅。
我們聚志凝心,勵精圖治,咀教改之英,茹創新之實,傾心締造我們的美好願景——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我們厚德勵學,鍥而不捨,立鴻鵠之志,練綜合之能,奮力描繪我們的美好藍圖----讓民族的星空更加燦爛!
寓意深遠的校徽。進入學校大門北望,辦公樓顯要位置的校徽— “騰飛”便展現在大家面前。圖案的造型元素是永寧路的“永”字,傳統的草書漢字與現代設計元素的完美結合,體現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用激情和智慧精心打造詩意、幸福的和諧校園。校徽下方的“日進日新”四個大字,莊重、嚴謹,時刻警醒師生堅持循序漸進,日進日新。
詩意飄香的長廊。每一層樓道的牆壁、橫樑都是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視窗。學校結合“詩文讀創”特色創建,在教學樓四個樓層走廊上端橫樑上分別設定分別設定《千年三字經 精華教做人》、《走近<弟子規> 感悟真善美》、《以美德為燈 與<論語>同行》以及《誦千古警句 做謙謙君子》四個文化長廊,營造了濃烈的“誦讀經典、傳承文明”的氛圍,使全校師生天天都能與先賢先聖對話,充分體現了學校“ 培養有品位、有追求的永寧路學子”的目標。
潛移默化的景區。剛進大門,左邊花草間端坐一手捧書本的雕塑,激發師生以書為伴。走過教學區,步入綠化景區,這裡花柳相依、棲息小亭可供學生休息讀書,一方池水輝映藍天白雲,也讓學生想起了朱熹的至理名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回味經典中感悟人生。
三、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以書香詩意陶冶人
學校秉承“打造和諧校園 奠基幸福人生”的理念,將精神文化追求外顯於物質之上也落實在具體的辦學行為上。以“經典誦讀,詩文讀創”活動為抓手,舉全校師生之力,著力打造詩意校園。
構建“閱讀超市”,拓寬學生視野。為每個年級構建一個“閱讀超市”,圖書由學校配置、師生捐贈,學生可以像逛超市一樣進入閱覽室,任意選讀自己喜歡的圖書,並適當地做讀書筆記。身邊閒置的圖書進了閱讀超市,就發揮了原先幾百倍的功能。
實施“詩文讀創”,打造學校品牌。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積極開展“詩文讀創”活動,一到三年級背童謠、寫童謠,四到六年級背詩歌、創童詩,同時穿插《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國學經典以及小學生必背古詩七十首。為落實“面向國中辦國小”的理念,強化九年一貫制學校國小、國中的磨合,該校還安排高年級學生每周背誦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在大量背誦的基礎上,利用每周一節的地方課,由語文老師指導學生創作童詩童謠。為滿足孩子的發表欲望,學校創辦了校報《詠娃》,專門發表師生創作的童詩童謠。“詩文讀創”特色建設初見成效,多家媒體對此項工作作了報導,《實施“詩文讀創” 提升語文素養》已被立項為市“十二五”教科研課題。
開播“永寧之音”,愉悅師生身心。 紅領巾廣播站組織學生自己采編,自己組稿,自己錄音,在規定時間廣播。欄目有熱點新聞、校園風采、美文欣賞、好書推薦、英語誦讀等欄目,既鍛鍊了學生的能力,也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愉悅了師生的身心。
四、校園活動文化建設——以生命教育塑造人
教育學生,首先應把學生看作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尊重他們的生命本身,尊重他們的成長規律,使他們充分享受成長的快樂。學校圍繞著“我樂學、我會學、我努力、我成功”的“生命文化”目標,開展了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得到了自主的發展。
督促與養成並舉。習慣成就美好未來,堅持鑄造幸福人生。學校組織開展了“習慣養成教育推進月”活動,組織開展宣誓簽名、主題班隊會、手抄報、班報, 開展“一日十評”、“我的習慣養成小故事”評比,“‘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手記”評比,習慣養成案例設計評比,“好習慣益終身”主題學生徵文評比,“ 習慣養成教育”主題師生演講比賽,“大手拉小手 文明一起走”家校合作等系列活動,旨在通過活動引導學生養成努力學習、艱苦樸素、孝敬父母、關心集體、愛護公物、文明守紀、誠實守信、愛護環境等良好習慣,培養正直、堅強、熱情向上的心理素質,最終達到“知”與“行”的完整統一。
傳統與節日同行。結合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六一節、建黨節、建軍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等節日開展主題班隊活動、歌詠比賽、講故事比賽、繪畫比賽、少先隊入隊儀式等活動,創造性的開展德育工作。
安全與幸福攜手。認真開展“安全教育日”活動,通過錄像、掛圖、講座、演練等形式,向師生講授初級的、易於掌握的現場救護知識和技能,並舉行緊急疏散演練,強化學生安全防範意識。
希望與勉勵接力。利用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有利條件,組織開展“紅領巾,我為你自豪” 新隊員入隊暨七年級同學青春宣誓儀式。在嘹亮的少年先鋒隊隊歌聲中,七年級的同學摘下了伴隨自己六年的紅領巾,親手為一年級的新隊員們戴上,把他們對紅領巾的忠誠傳承下去。
校園無小事,校園無小節。弘揚民主的制度文化、凸現人文的環境文化、體現詩意的精神文化、彰顯生命的活動文化,構建了該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整體框架,使“為學生奠基幸福未來”的理念落到了實處,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