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故城

濰坊故城

大家可能都知道市區中劃分奎文濰城兩區的白浪河以前是老濰縣城的護城河,而老濰縣城有著高大的城牆,固若金湯。但是現如今,當年的城牆和城樓大多已無處覓蹤,很難想像當年濰縣故城的雄偉壯觀和城內的繁華喧囂。8月8日上午9點30分,77歲的老學者劉督寬,在百大汽車園老照片故事會上,為大家詳細講解了濰縣故城的歷史、形制和功能。劉老一邊講一邊用手比劃,十分形象生動,一幅濰縣故城的宏大畫卷仿佛在大家眼前慢慢展開……

歷史

濰縣地區設行政建置始於漢代,歷有平壽縣、下密縣、濰州、北海縣等建置稱謂,那時的治所城址,在後來的濰縣城以西,並不是緊靠白浪河修建,約在隋末唐初,才東移至白浪河西岸。

唐武德(唐高祖李淵年號)二年(619年)重置濰州時,州政權機構與北海縣機構同城,城址就已經在後來的濰縣城了。由此算來至1948年濰縣解放,濰縣古城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據《濰縣誌稿》載:“濰邑土城創於漢。”這只是一個籠統的歷史說法,期間含有諸多歷史變遷,不能作為存留到解放前夕的濰縣城確切的歷史依據。

濰縣城初建為土城,明正德七年(1512年)萊州府推官劉信重修。崇禎十二年(1639年)縣令邢國璽砌為石城,這所謂的石城城牆並不是全部由石頭壘砌,而是只有城牆外側為石頭牆,內側依然為三合土夯實的土牆。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縣鄭板橋倡捐大修。鄭板橋當年在濰縣任縣令時,經常鬧饑荒。為了解救災民,鄭板橋想到了一個兩全的方法。他令城中富戶支起大棚煮稀飯,然後號召湧入城中的一萬多災民來吃,但是提出條件說飯不能白吃,要修城牆。就這樣,災民吃飽了肚子,而城牆得到修繕。濰縣故城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重修,後在光緒年間又進行了六次小修。

結構

重修後的城牆,因地勢原因,東牆高3丈4尺余,厚2丈6尺;南牆西牆都高3丈8尺,厚2丈7尺;北牆高4丈,厚2丈5尺,全長1235丈3尺4寸,面積約合1.3平方公里。城牆上有1600多個垛齒,四角各建有角樓,城外建有與城牆等高的孤立的炮台,有暗道與城裡相通。南西北三面有寬2丈、深5尺的護城河,東面緊臨白浪河。

布局

濰縣故城的主城,也可稱之為西城,有四門,東為“朝陽門”,西為“迎恩門”,南為“安定門”,北門為“望海門”。東西南三門均建有“瓮城”,即沿城門外兩側連線城牆另築一圈城牆,在與城門方位不同處另開一門與城外相通,東西瓮城門都向南,南瓮城門向西。北門無瓮城,因避開與南門垂直的縣衙而向西偏移200米。

四城門都是空心門洞,上有高大的譙樓,立石為柱,雙層飛檐,蔚為壯觀。城內有一圈沿城而行的馬道,連通四門。城牆以上,東南角建有文昌閣、魁星樓,東北角建有北極廟,西北、西南角分別建有武昌廟和南極廟。北牆正沖縣衙處建有青陽樓,俗名“申冤樓”,相傳舊時蒙冤之人在上面喊冤,知縣即能聽到而接訟審理。1934年,當時的縣政府在修建朝陽橋的同時,拆除朝陽門的瓮城及譙樓,改建為高十幾米“哥德式”四面標準鐘的鐘樓,報時鐘響,四周皆能聽到。

城內平面近方形,地勢中高周低,最高點為城中心的大十字口(今東風街與向陽路交叉口),海拔31.7米,最低點為北馬道,海拔24.6米。整個故城呈龜背形,加上城門瓮城的設定形狀,活像一隻面南靜臥的神龜,故稱“龜城”。城內街道軸線對稱,大十字口為東西、南北兩條軸線交匯處,把城裡分為四隅,舊時曾設“四鎮”。全城48條街巷多以姓氏、名勝、地貌、景觀、署衙等命名,如郭宅街、胡家牌坊街、南寺前街、增福堂街、縣治前街等。

與濰縣主城隔河相對的是東關塢,也稱東城。早在元代就有人群臨河而居,墟市交易。明代濰縣撤州改縣隸屬萊州後,成為縣城東去交通必由之地,是重要的商賈聚居區。明成化年間為保護商人,四周築起土圍牆,各通道口建起許多閣子,上設神廟,下設閣門,晝開夜閉,俗稱“八閣圍子牆”。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土圍牆頹塌重修,至同治六年(1866年)竣工,面積擴展約三分之一。塢圍牆長1457丈,高1丈5尺,頂寬9尺,垛齒1223個,規模近似濰縣城。

東關塢共設七個塢門:與縣城相對的方向設四個門,西南為“奎文門”,正西為“慶城門”、“通濟門”,西北為“耀武門”,各有一橋與縣城相通,依次是“保全橋”、“朝陽橋”、“小石橋”和“大石橋”(青龍橋)。南門叫“鳴鳳門”,東門叫“升曦門”,北門叫“游麟門”。各門上都建有譙樓。

此時的東關塢被稱作“七樓、八閣、九街、十八巷”。因其塢牆沿河而築,蜿蜒曲折,狀如盤蛇,與西邊的主城相對,遂使濰縣呈現一縣雙城,“龜蛇相依”的祥瑞格局。

作用

濰縣故城在歷史上有兩大主要功能,首先當然是預防戰事,保障城內安全。有了政權的穩固和居民的安定環境,才能推動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和發展,防禦戰爭,是歷史上所有城池構建的第一要義。史料記載,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軍萬餘步兵、三千騎兵圍攻濰城三個月,輪番用“紅夷大炮”轟擊,幾百架雲梯攻城,縣令周亮工率眾拚死抵禦,迫使清兵無功而退。全城軍民誓死保衛家園是獲勝的主要原因,而城牆的高大堅固厚實,也發揮了關鍵性的屏障作用。此後如捻軍起義、清末民初軍閥混戰中,也發生過規模大小不等的戰事,多次兵臨城下,皆因濰城易守難攻、堅不可摧而無一次破城而入。於是有了“濰縣石城,可抵十萬雄兵”的美譽。只有解放戰爭中,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以突破濰縣堅固的城防為重點,用猛烈的炮火和炸藥,將高大厚實的城牆轟開缺口,才攻入城內,因而成為“攻堅戰”的著名戰例。

濰縣故城的另一個功能則是防汛防洪。早年間,大雨季節,城中因築城時取土沿馬道留下了十幾個大灣,如荷花灣、撞鐘院灣、南宮灣等會大量存水。但是臨灣的城牆根處,建有排水暗溝,有閘門,城裡水大時可開閘排到城外月河中。而如果城外的月河河水猛漲,但因為有城牆相隔,大水不會漫進城內,有效地保護了城內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鄭板橋在《濰縣永禁菸行經紀碑文》中寫道:“乾隆十四年三月,濰縣城工修訖,譙樓、炮台、垛齒、睥睨煥然新整;而土城猶多缺壞,水眼猶多滲漏未填塞者。五六月間大雨時行,水眼漲溢,土必崩,城必壞,非完策也。予方憂之,諸煙鋪聞斯意,以義捐錢二百四十千以築土城,城遂完善,無復遺憾……”據道光二十八年《修城碑記》載,濰縣城牆東牆內外皆石,南西北牆外石、內三合土。鄭板橋所指土城,即南西北三面的內牆。以上碑文足以證明,城牆的防汛防洪功能,也是十分重要的。

近況

上世紀50年代初,拆除城牆與白浪河水患治理兩項工作同時交錯結合進行,拆除城東牆的土石,修建了白浪河城區段兩岸的防洪堤壩。之後隨著大規模城市建設的展開,原有的兩城城牆,在二三十年內被陸續拆除,在其原址上開闢道路,建設新樓區,城內外連成一片。1953年9月,國家水利部長傅作義來濰視察時,曾提出“拆除舊城牆不利於防汛”的建議,因而使東關塢臨白浪河的西牆,從南到北得以保留,至今猶在,修整後的西牆及仿原樣重建的“奎文”、“通濟”兩座城樓,成為臨河旅遊的景觀。

1982年開通向陽路拆除濰縣故城主城(西城)的北牆時,市領導建議路兩邊各留十幾米左右兩段城牆土坯,砌石加以保護,成為歷盡滄桑的千年古城僅存的原貌遺蹟。這兩段老城牆也成為後代追尋濰縣故城蹤跡的唯一去處。要想探尋兩城故址的位置,主城(西城)大致在今和平路—勝利西街—月河路—東大街、月河崖街方框內。而東關塢原址,則在沿原西牆南端的勝利西街折向濰州路,再折向福壽街,至西牆北端的範圍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